(天亞社訊)菲律賓的天主教主教發起了一項倡議,與政府機構合作,確保菲律賓外地勞工的福利和保障。 天主教主教團外勞和流動者牧民委員會的一名人員表示,與海外菲律賓人委員會、司法部和菲律賓海外就業管理局合作的項目已經正式啟動。
José Morales José Manuel Fidalgo 譯:姚子汶 2.2 禮儀的語言 禮儀的語言直接基於聖經中禮儀及讚頌的語言。它名副其實代表著基督宗教教義的財富,並在教會祈禱的層面上發展,及主要包含在彌撒、日課和聖事禮儀中。 2.3 神學的語言 在某程度上,神學的語言源於聖經及其敘事語言。由於需要以嚴謹和精確的方式來表達基督宗教的奧秘,神學語言逐漸發展和成長。第一世紀的基督宗教神學家,利用亞利士多德(Aristotle)、柏拉圖(Plato)和普羅提諾(Plotinus,公元205 – 270年)所代表的典型形上學語言。神學家借用一些術語,例如實體或自立體 (英 substance;希臘語 ousia)、主體 (subject;hypokeimenon)、位格(person; hypostasis)、個體(individual; atomom)、本質(nature;physis)、原因(cause;aitia)、潛能(potency;dynamis)、形式(form; morphe)、物質(matter;hyle)等等。 一些作者,特別是新教的作者,如哈奈克(A. Harnack)和利奇爾(A. Ritschl)等,聲稱這種適用於神學的形上學語言,破壞或污染了基督宗教訊息的原始純正性。他們說利用這種語言的基督教神學家,沒有必要將基督宗教希臘化(即是他們允許希臘文化影響信仰)。在現實中,若我們仔細地分析古代教會所作的,我們會意識到教會教父、神學家及教會議會皫神學性與權威性的教學工作,都是要將希臘哲學基督教化。 2.4 教理的語言 教理的語言是一種用來傳遞信仰基本內容的語言,以這種方式所提出的,是最佳的方式來活出信仰。教理傳道員以有系統的方式來解釋信仰,使聆聽者能在生活中變得更有效。
(綜合梵蒂岡新聞網)第九屆世界家庭會議上月21至26日於愛爾蘭首都都柏林舉行,今屆的主題為「家庭的福音:世界的喜樂」。教宗方濟各25日乘搭專機前往都柏林,展開他的兩天訪愛之旅。他在機上接見同行70多名記者,形容今次訪問十分緊湊,並提到38年前曾在愛爾蘭練習英語。他又指今次是他「第二次參加世界家庭節會議;第一次是在費城參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