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亞社訊)聖周前數天在菲律賓中部的班塔延島上,藝術家們為島上古老教堂天花上的壁畫添上最後的修飾。 該堂的神父若瑟利圖.達納奧(Joselito Danao)說,天主的想法是何其「奧妙」,衪想到以視覺讓人「理解和明白天主的愛與寬恕」。
Month: May 2019
達文西《最後的晚餐》掛毯復修後將在米蘭和法國展出
(梵蒂岡新聞網訊)為紀念意大利著名藝術家、科學家、文藝復興時期代表人物達文西逝世500週年,一幅保存於梵蒂岡博物館的《最後的晚餐》掛毯將在法國昂布瓦斯和意大利北部米蘭展出。《最後的晚餐》掛毯由弗朗切斯科一世贈送給教宗克萊孟七世,於1533年抵達梵蒂岡。掛毯上的徽章在修復前被認為是添加的部分,事實上卻屬於編織的一部分。一般認為這幅掛毯可追溯至1515年後。但是從其它細節來看,《最後的晚餐》掛毯是在1516年底製作完成。專門研究達文西作品的其中一位專家,伯多祿.馬拉尼(Pietro Marani)表示,達文西在那個時候已在法國昂布瓦斯。因此,這幅掛毯的真正作者及製作地點無從確定。
[意大利主教團第73屆全體大會] 教宗方濟各:不認識弟兄司鐸的主教,就是削弱教會
(梵蒂岡新聞網訊)意大利主教團第73屆全體大會週一至週四(20至23日)梵蒂岡召開,主題為「傳教新臨在的模式和工具」。教宗方濟各在開幕式上提出三大綱領,分別是「眾議精神和集體領導」、「婚姻程序的改革」,以及「主教與司鐸的關係」。
【論盡家庭】(2.7) 婚姻及家庭舞蹈:背對背地互相拉扯
文:梁敬之 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及認可督導 他們不但不側耳細聽,反倒依照自己的計謀,隨自己邪惡的心生活,頑固不化;不以面向我,卻以背向我。(耶肋米亞7:24) 丈夫說:「多年來,我不斷的努力,不斷嘗試改變自己甚至我的家人去迎合妳,但妳總是看不見……我低聲下氣的跟妳說:『妳不要再聽那些所謂媽媽群組、其實是八婆圈裡的人的意見了。因為她們都是婦人之見,說的完全沒根據、也不科學,只是一大堆是非、廢話而已。』但妳卻從不聽我的!」 太太反駁說:「你兇神惡煞,殺氣騰騰的要我跟朋友絶交,這算是低聲下氣嗎?你總是要我順從你,但你有沒有聽我的呢?那麼多年來,從我們結婚開始,我就好聲好氣地提議我們一起上課。我們教會有很多很好的培育課程、夫婦班、講座、避靜、朝拜聖體…很多教友都讚好。即使你不相信我,你也應相信眾多好人的口碑呀!難道他們都是傻瓜?世上只有你最聰明?你記得多年來你怎回應我呢?你從來不答應我,總說這些活動很悶、無用、無聊。但你永遠又不參加、不開放,那麼,這些活動對你來說怎會不沈悶?怎會有用?就舉梁先生的課程為例,我花了多少努力才拉到你來參加!你自己也說這課程有用呀!如果你肯聽我講、早點參加課程、學多點知識,我們就不會弄到這地步。」 丈夫說:「妳說得對呀!梁先生的課程當然好,因為他是專家,說話有根據呀!不像妳那些姨媽姑姐,只懂搬弄是非,不知所謂……妳只是聽妳的所謂專家的意見,那妳有沒有聽過我的意見呀?我到底有沒有把我,即妳的老公,放在眼內?好,妳也說梁先生說話有道理,但我又不見妳有跟着他的教導在生活中實踐……」 我對夫婦說:「請你們不要拉我落水,好嗎?」 * * * 有些夫婦的相處方式是面對面、有的是一個背負起另一個、有的相擁在一起、有的一高一低、有的互相疏離,而很多夫婦是互相背對背的互相撐着。 台灣繪本作家幾米在他的一本以愛情為主題的《你們我們他們》作品中,畫了一雙男女,互相背對背的依偎着,更好說是支撐着。幾米寫道:「當我們決定就這樣荒唐靠在一起,悲劇已然開始。我重心漸漸地移到你身上,而你的平衡也依賴着我的重量,我們畸形地相依偎着,一如我們殘缺的愛情,誰也不會倒下,卻誰也母站不直,誰也不能離開誰了……」 一對或情侶或夫婦,各人來自不同的原生家庭、擁有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理念,自然不過地兩人有不同的價值觀、眼光、優次和處理問題的方法。如果大家都開放、具彈性、兩人可以互相補足和訓練、成為團隊。但當兩人自顧自己的關注和視角,他們容易會忽略、不理解、甚或否定對方的觀點、繼而互相想把對方拉往自己的一邊,產生權力鬥爭。在互相不斷拉扯仍不得要領之下,兩人容易轉向逃避、彼此疏離、各自生活、孤單寂寞的感覺油然而生。 俗語有云:「贏得道理,輸掉關係。」基本上,我們都想對方聆聽、明白及接納自己的意見。因此,我們往往以提升聲調語氣、擺出強硬姿勢、衝擊對方的底線、矯正對方的錯誤,希望藉此可以改變對方。可惜,這些都是錯誤的方法。 我們可以用下列三個原則,讓對方明白自己的觀點。 一、當表達感受,看法和經驗時,不要使用指責或攻擊性的說話、包括語氣、身體語言,高高在上的姿態。採用柔和的表達方式使對方放下防衛,從他的世界出來,跟自己一起找到共同點。 二、每次交談只專注於一個問題。一對夫婦要處理的問題的確很多。雖然我們很想爽快、決斷地、即時地解決所有的問題。但是,我們越想在短時間解決越多的問題,可以解決問題的可能性就越小。相反,每次商討只專注並深入地討論於一個事件,,成功的機會越高。 三、辨認及保護伴侶的爆發點。不管我們是否喜歡或接受,我們每個人都有死穴,只要這些死穴受到刺激,我們的情感會爆發、變成非理性、衝突更可能隨之升級。期望自己或伴侶放下過往的經歷、陰影和切除爆發點是不切實際的。相反,我們可以用憐憫、温良的方式來保護伴侶的爆發點、避免衝突惡化。 背對背的依偎能我們看不見對方的容貌、需要、觀點、脆弱。如果大家能轉身相望、開放地認識對方,那麼,儘管兩人是何等難以相處,相方仍可以努力地建立關係。否則,我們可能會以為對方冥頑不靈、以自己的知識或「真理」傷害對方、破壞關係。
台灣舉行首屆「為生命而走」遊行
(天主教真理電台訊)天主教會第一屆「為生命而走」遊行5月11日在台灣桃園市舉行,來自海外及台灣500多位支持維護生命的支持者參與。
亞洲廣播影視工作者齊集印尼作交流
天主教亞洲廣播影視協會(Signis Asia) 週一至週五(20至24日)於印尼萬隆舉行主題為「數碼時代的電視節目格式」的會議,來自亞洲15個國家及地區、逾24位電視專業及製作人參與,一起交流及分享在各自教區內的傳播工作。天主教澳門教區社會傳播中心影視製作部廖國忠主任代表澳門出席。
望德聖母堂慶祝堂慶 聖祭中施放堅振聖事
(本報訊)望德聖母堂於5月26日(主日)上午10時舉行堂慶感恩祭,敦請李斌生主教主禮,在聖祭中為13位教友施放堅振聖事。彌撒後,在聖堂前地廣場設有自助餐,款待參禮的教友。(是日取消上午11時英文彌撒) 又於同日晚上七時半,假萬豪軒酒家舉行堂慶聯歡聚餐,並設有抽獎助興,相信屆時定有一番熱鬧。
「澳門教區青年年標誌設計比賽」現正進行網路票選
(本報訊)由教區青年年籌備委員會主辦的「澳門教區青年年標誌設計比賽」反應熱烈,共收到16份參賽作品,經過評審委員會評分後,有六份作品成功進入第二階段的網絡票選。由即日起至5月30日晚上9時,大家可到「澳門教區青年年」Facebook專頁(fb.me/cdaj.macau),讚好專頁後在心儀作品圖下點擊「讚好」(讚/Like)或「勁正」(大心/Love),每份作品所獲得的「讚好」和「勁正」總數將作為該作品第二階段的分數。歡迎大家踴躍投票,選出您心目中最能代表澳門教區青年年的標誌!
保護新生兒國際研討會 悉心照顧在脆弱中的寶貴恩賜
(梵蒂岡新聞網訊)宗座平信徒、家庭和生命部與「滴水愛心基金會」合作,週四至週六(23日至25日)在羅馬奧斯定會的「教父學學院」召開題為「在極度脆弱的情況下保護新生兒」國際研討會,來自70個國家的400位代表與會。
教宗方濟各:捍衛最無助的生命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週五(17日)在梵蒂岡接見了意大利天主教醫療協會300位成員。這個協會自成立以來已經有40年。教宗在向協會成員講話中,強調了維護、尊重和促進生命的重要性,又指「病患不是數字,而是人,且是獨一無二和不可重復的個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