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公開接見 「任何人都不孤獨,因為天主絕不會忘記我們」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20日)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公開接見活動,在要理講授中繼續以《天主經》為主題,省思了我們的「在天之父」。教宗強調,天主「愛我們」、「愛我」。「即使我們的父母不愛我們,在天上卻有愛我們的天主,世上任何人從未、也絕對無法像祂那樣愛我們」。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為參與巴拿馬世青 中東青年願跨重重障礙

(綜合天新社訊)三年一屆的世界青年節上月底於巴拿馬舉行,數十萬名青年齊集一處,一起度過一星期的活動和祈禱。為不少來自世界各地的青年而言,參加只需要報名及繳費便可,但為中東的青年,他們要取得簽證便是一個重大的挑戰。數名來自中東地區的青年接受《EWTN》訪問,分享遠赴巴拿馬所遇到的難關。 來自巴基斯坦的朝聖青年納比爾(Nabil)表示,他和幾名基督徒朋友在祖國一直面臨許多挑戰,當地政府亦讓情況複雜化,以致他們難以遠赴巴拿馬。他說,因為護照上顯示了宗教信仰,導致他們遭到巴基斯坦移民局拘留:「當他們知道我們是基督徒,便試圖拘留我們,以阻止我們到巴拿馬參與宗教活動。所以,我們拍下一段[移民局的]短片,並指出若不讓我們前往的話,便把短片放在YouTube上。他們聽到後害怕,便讓我們離境。」他又說,這只是其中一個基督徒遭歧視的例子。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教會的分裂、改革和分立】第二十七章:神權政治(2)——教會分裂的產生

文:Vitor Teixeira 譯: 余漢釗 從1123年至1215年,舉行了四次大公會議,全都是在羅馬的拉特朗大殿進行,那是羅馬教區的座堂。這些都是在西方首次舉行的會議,在會議上肯定了教宗在整個拉丁教會的無上權威;換句話說,肯定了教宗的神權統治。如果說上述的四次大公會議確定了告解聖事及聖體聖事等事宜,那亦成了教會分裂的基礎,並在十四世紀出現了。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欲父施於己者,先施於人

文:梁展熙 丙年常年期第七主日 今天福音選讀中的「你們應當慈悲,如同你們的父那樣慈悲」,大家應該還記憶猶新。沒錯,這就是教宗方濟各為2016慈悲特殊禧年所定的主題——「如同天父,滿懷慈悲」——的出處。雖然慈悲禧年轉眼已逝兩載,但這並不代表我們不再需要待人慈悲。相反,耶穌勸勉是不限時限的。換言之,祂對我們說的是:「你們無時無刻都應當慈悲」。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常年期第七主日(丙)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路加福音6: 27-38 今天讀經的重點在於說明聖潔的本質。我們為甚麼要追求聖潔呢?因為天主是聖潔的,而我們是根據祂的肖像被創造的。但是,到底甚麼是聖潔呢?是花很多時間祈禱嗎?還是每天都去教堂呢?在瑪竇福音中,耶穌繼續教導祂的門徒及群眾,鼓勵我們要做得比舊約律法還要更多更好。在舊約時代,人們常說「以眼還眼,以牙還牙」,耶穌卻提出了一個完全不同的想法:「不要抵抗惡人;而且,若有人掌擊你的右頰,你把另一面也轉給他。」「如果有人與你爭訟,拿你的內衣的,你連外衣也讓給他。」「如果有人強迫你走一千步,你就同他走兩千步。」看似是多麼不切實際的想法!但在耶穌眼中,把另一邊的臉頰也轉過來,是需要非常大的勇氣與安全感。我們的生活中,這種人應該不多吧?

本地 Local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20)任何人都可以詮釋聖經嗎?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任何人都可以詮釋聖經嗎?聖伯多祿在其第二封書信中給予了明確的答案(伯後1:20-21):「最主要的,你們應知道經上的一切預言,決不應隨私人的解釋,因為預言從來不是由人的意願而發的,而是由天主所派遣的聖人,在聖神推動之下說出來的。」 所以《天主教教理》第109點教導我們:「在聖經裡,天主是以人的方式向人說話。因此為正確地解釋聖經,必須留心探討甚麼是聖經作者真正要肯定的,以及甚麼是天主藉他們的話要表達的」(參閱《天主的啟示》第12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