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天主教會的分裂,改革和分立】第一章:早期的基督教異端

文:Vitor Teixeira

譯:余漢釗

我們要找尋教會整體的真相,基督徒間的分立、分裂、改革、異端和決裂。與猶太教的不同是猶太教是由一個民族的歷史所聯繫,而基督信仰卻是使命、多元及普世性的宗教,是向萬民帶來教恩喜訊的宗教。因此,這訊息是傳揚給各地區有著不同的民族、習俗、傳統、語言、認知、窮人、富人及所有階層的人。亦因此而產生各種不同的演繹、意見,甚至是規定。

聖若望的弟子聖波里加主教(St. Polycarpus Smyrnaeus, 69-155年)寫信給菲理伯人時說過:「我們需要聽從司祭和執事,一如聽從天主和基督。必需要遠離一切虚浮及公開的謬論,且要緊守天主的誡命及祂的教誨。」這些智慧的說話道出了詮釋的難處,亦就是有些基督徒認為教理與聖經不相容而自找麻煩,自認正統而產生的難處。

但甚麼才是正統呢?高盧的一位修士及早期教會學者聖文森提烏斯樂林(St. Vincentius Lerins, -450)曾提出過以上的問題,並給了以下的答案:「那就是永遠的,何時何地,都受所有人相信的東西。」因而世上所有新的事物、主觀的思想、或任何意圖讓福音與其他宗教或相反的理論融合,只會導致產生異端。在最初的時候,那只是從福音中擇取一小段,而配上其他的內容或加上與福音沒有任何關連的一點微調。其中大部份都是混上一些引人入勝的簡化理論,或沒有那麼多的犧牲、要求或難明之處,但卻是離經背道,因而產生異端。

正統神學(Orthodoxy)或正道這名詞是於第二世紀的下半頁出現的,是由聖伊勒內(St. Irenaeus)主教及聖猶思定(St. Justinus)主教大力捍衛。這些神學家是第一批捍衛正統的信德,那就是由主教團傳遞下來的真實的教理。誰不接受這傳統就是異端。而初期出現的異端都是涉及教義的。

基督教義的重點有哪些呢?真神唯一論,三位一體,聖教會,悔罪,聖洗聖事和復活。如何明白及解釋這些要理是神學家們的目的,以便能說明和清晰正統教義。但有很多基督徒是來自教外和猶太教的,他們有自己的文化和主觀認知。故所以亦因此而出現了那麼多的理論及教義,它們之中有些是正確的,但有部份卻不是按耶穌的啟示來解釋基督教義,而是照他們從前相信的但與福音有抵觸的,如西滿術士(Simon, Magicus)、沙麼撒德的保祿(Paulus Samostata)、瓦倫蒂努斯(Valentinus)、薩培里(Sabellius)、諾斯底教派(Gnosticus)、諾瓦替安努斯(Novatianus)、蒙丹等(Montanismus),他們很多是以個人名義或集體名義提出了受教會駁斥或譴責的理論和教義解釋。

他們很多時是把教會的教義與這些新理論串連在一起,而並不只是向群眾解釋神哲學。因此,異端永遠是更容易被人們所接受。

對某些人來說,新舊約聖經是互相矛盾的,一些人說這兩者所說的是不同的神,或是很多個神。亦有些人指出耶穌的神性與天主的唯一性有衝突,他們不承認耶穌亦是天主亦是人,耶穌是一個普通人,只是在祂受洗時聖神附上祂體內而已。亦有一說認為祂是聖父的另一個元形,反對聖父與聖子分屬不同位格。另有一說是同一天主在不同時代的啟示:聖父在創世的時代,聖子在救贖的年代,而聖神則在人類聖化的時代。由上所見,我們可以看到各種不同及混亂的見解,而它們很快地便遠離了正統神學。

 

一個例子: 諾斯底教派

為了更清晰教會史上的分立,決裂及分裂,我們首先要了解其根源,那即是異端。最重要的異端就是諾斯底教派。這是以知識去理解救贖的異端。諾斯底這個字源自希臘文gnosis,解說知識。諾斯底教派的教義是二元論的,即是說神和永恆的物質,他們以寓言去解釋聖經,教義裡充斥著柏拉圖和畢達哥拉斯哲學思想。他們相信這個世界是惡的,是由一個殘酷及報復性強的神德謬哥(Demiurge)所創造的。真正的神是無人認識的,只有經由耶穌向那些肯定獲得救恩的諾斯底派人士所透露的「靈知」(Gnosis,或譯「真知」)才能認識到的,因為他們認為耶穌擁有的是真神性,與那個不認識的神是同性同體的。

這種諾斯底的通靈學(Theosophia)只是單一理論,一條充滿各樣元素的秘方,但卻得到了很大的成功,並是各式各樣異端的源頭。諾斯底派並不相信耶穌是天主降生成人,亦不信祂被釘在十字架上。寫於一世紀末的聖若望一書就是對這些偽信仰的指控和反駁。諾斯底派不尊重聖洗,反而強調火禮,他們亦不理會聖體聖事。而那時候才是基督信仰萌芽年代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