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四旬期文告「四旬期是省察內心是否冷漠的最佳時機」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週二(6日)發表2018年四旬期文告,指出「舞蛇人」利用人的感情來奴役他們,道出現今社會的「假先知」給別人廉價的幸福,透過不義之財、虛幻的自由等,去盜取人們最珍貴的一切,包括尊嚴、自由及愛人的能力。

在這份於去年諸聖節(11月1日)簽署的文件中,以《瑪竇福音》的金句為主題:《由於罪惡的增加,許多人的愛情必要冷淡》。教宗解釋,此話出現在基督於橄欖山上、開始受難時所說有關末世的訓導。祂回答門徒的問題時,預言了一個大磨難,且描述了一個信友團體極易陷入的情境:在重大的考驗當中,假先知會令人誤入歧途;但福音的核心——愛,在許多人心中會冷淡下來。

他指出,現時有很多人就如「舞蛇人」般,操縱人的感情,去奴役他人,把他們帶到他們想要帶去的地方:「有多少天主的兒女被一時的享樂所迷惑,誤以為那是真正的幸福……有多少人一輩子都相信他們只需依靠自己,最後卻陷於孤單之中!」但同時,我們每個人應該檢視自己的心,查看自己是否落入這些假先知的謊言中,並學習仔細觀察,認清何事會在心中留下良善且持久的印記,只有天主才是對自己有益的事。

另外,教宗又以「冷漠的心」為題,指出人們都該自問,為何內心的愛會轉為冷淡;又如何能看到自己的愛開始冷淡?教宗指,很多人拒絕天主以及祂的平安:「我們寧可生活在淒涼孤寂中,也不願在天主的聖言和聖事中找到安慰。」他續指,在我們自己的團體裡,愛也可能漸趨冷淡,而四旬期正正是自我省察這一點的絕佳時機。

教宗又引用《福音的喜樂》勸諭,稱自己試着描述缺乏愛的明顯記號,即自私、精神懈怠、悲觀主義、自我陶醉的誘惑、不斷地自相殘殺,以及讓我們只關心表面,因而減少了傳教熱忱的世俗心態;這都是冷淡的象徽。

話雖如此,但人類仍須懷着希望:「教會──我們的慈母與導師,加上『真理』的苦口良藥,能讓我們在四旬期用祈禱、施捨、守齋等作為療藥。」

教宗又舉出三個主要的行動,來對抗現時的各種誘惑及冷漠,分別是祈禱、施捨和守齋:「我們以更多的時間祈禱,就能讓自己的心脫離那隱藏著的各種欺騙自己的謊言,也就能得到天主給我們的安慰。祂是我們的父,祂要我們好好地生活。」

他指,在四旬期中行施捨最合適不過,又稱在我們施捨他人時,事實上參與了天主對祂每一個子女的眷顧。而守齋則能減輕我們的暴力傾向,緩和我們的怒氣,成為我們成長的重要機會:「一方面它讓我們體驗自己必須忍受怎樣的孤寂和饑餓。另一方面也表達我們自己在主內靈修生命上的饑渴。守齋使我們清醒。它使我們更注意天主和我們的鄰人。它重燃我們服從天主的渴望,因為唯有天主能滿足我們的饑渴。」

教宗最後總結時,呼籲教會人士以熱心走上四旬期之旅,藉由施捨、守齋和祈禱獲得力量。他又宣布,今年3月9至10日繼續推行「奉獻廿四小時給天主」這個充滿恩寵的活動,並鼓勵信友在朝拜聖體的時間內領受修和聖事。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