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澳門教區舉辦傳教節晚會 李主教:起來!去吧!這是基督給我們的使命

(本報訊)教會於10月22日定為傳教節,天主教澳門教區於10月21日(星期六)晚上,於崗頂聖若瑟修院舉行「傳福音.建願景」傳教節晚會,包括祈禱歌詠、傳教歷史短片分享、傳教士見證等等,接近800名人士出席參與,當中有葡語及英語團體的教友,亦有不少青年與學生出席。

晚會由本澳教區六位修生率先以結他和短誦,帶領教友祈禱,期間修生不忘與台下教友互動,以活潑生動的方式為晚會揭開序幕。然後,在司儀的帶領下進入晚會的主題,期間播放多條短片,由劉淑珍修女擔當旁白,講述宗徒由耶路撒冷開始向外邦人傳福音,當中亦包括教廷的改革、修會團體成立等等的教會發展。短片又提到傳教士從歐洲,在發現新大陸的情況下,如何向普世傳福音,甚至把天主聖言傳到遠東的過程。

圖片:Ivan Leong

短片與短片之間均有回應,並由歌詠團帶領誦唱有關福傳及重申信德的歌曲。

除多條短片及回應外,晚會又邀請到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梁惠珠修女、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謝明浩神父,及澳門天主教朝聖服務協會李梁潤琼女士(下稱李太),分享作為傳教士的經歷與喜悅。本身是一名精神科護士的梁修女,憶述獲長上派遣到西非利比亞服務的經歷,指親身目睹當地受戰亂的情況,形容十分驚訝:「子彈橫飛的情況令人難以忘記,甚至都會有怕死的感覺,但完全能體會當地人民的壓力。」

梁修女稱,在利比亞的日子都不能到醫院服務,因此主要教導當地的護士一些基本的精神科知識。被問到在如此艱辛的情況下如何面對挑戰時,梁修女補充「是挑戰,也是得著。當地除了物質上的貧乏,也是精神上的貧乏,我能夠與他們分享的,就是一份自由,因為在戰亂的國家中,可說是失去這一份自由。這造就了我得到與天主一份很大的相處經驗。」她亦不忘感謝天主賜予她這一份傳教的經驗。

神父修女和教友分享福傳的經驗

而謝明浩神父在分享中表示,傳教士就是要離開一個很舒服、很安全的地方,到另一個較不舒服、較不安逸的地方去服務、傳福音:「到了非洲後,也有這個感覺,離開一件(較舒服的)事,去為社會有需要的人服務,把耶穌的福音帶給他們。」到非洲服務六年後,獲修會派往亞洲,謝神父笑言自己當時並不想離開非洲:「因為去了非洲已經害怕了,當時不知道澳門會是怎樣,所以不想過來澳門了!」

不過,直至有一位神父帶他到黑沙灣(當時並無聖堂,而且有很多新移民),謝神父才發現自己的使命:「這神父說『這裡將建聖堂,你們留在這裡服務!』我一聽到後放在心中……天主通過一些事情、一些人,讓我明白自己的使命。」

不過,傳教士並不只是修道人的工作,而是每一位平信徒都是傳教士、都有傳教的召叫。李太則分享自己皈依進教的見證,以及向家人和朋友傳教的經歷:「我真是一個很普通的『師奶仔』。其實當時到聖堂、參加慕道班,只是希望能夠學習如何『教仔』。」李太當時並不打算領洗,但機緣巧合下,她因為渴望成為教友、渴望領聖體,而加入教會,並發現到天主的召叫。李太為更好從事聖堂導賞的服務,她不斷勤奮充實有關知識,希望讓更多人接觸到基督的福音。

李太說:「回想這二十多年,天主透過一些人、一些事,去召叫着我。雖然每一次的召叫都有困難和痛苦,但我感恩我每一次都有回應。在積極回應的過程中,我有所成長。」她又深信,自己的回應能夠影響身邊更加多的人。

分享過後,由李斌生主教講道。李主教引用宗徒大事錄第八章,指斐理伯獲上主召叫去作反省。主教說:「天使是天主的使者,祂告訴斐理伯『起來!去吧!』這就是一個傳福音的標記……這就是我們每一個人領洗之後所接受的召叫,也就是耶穌基督給我們的使命。」不過,他又強調若要傳福音,第一件要做的,就是「起來」,不能夠只顧坐下,不能貪圖舒適、留在家或房間或聖堂中。

 

此外,主教指傳福音也需要聆聽:「我們要聆聽,當我們遇到某些人的時候,我們首先要聆聽他們,因為每一個人在他的心裡都有著一些蠢蠢欲動、不能夠靜止的渴求。」他又稱每人都該懇求聖神的帶領,去幫助我們去學習聆聽他人心中所想。

最後,便是要開口宣講天主的福音,但並不能只講而不行,要言行一致。李主教補充說:「我們在宣講時要大膽、大膽去宣講;但宣講的同時我們要以行實去作見證,告訴他們,我們並非完美,但是我們正在努力奮鬥地跟隨耶穌、跟隨祂的生活。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能夠有著這顆奮鬥的心去宣講。」

講道後,李主教為在場的參加者進行派遣禮,並降福他們,願眾人都能學會「起來!去吧!」的真正意義,並藉著天主聖神的助佑,以言以行去宣講基督的教導與福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