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余佩嬋
教區青年牧民中心於9月29日舉辦了「聽!大自然在說話……」經驗分享會,當晚在望廈聖方濟各堂區中心,已見熱鬧的人群齊集於中心的客廳,檯面放滿了食物及水果等,是今晚分享會前提供各人進食的簡餐。品嚐簡餐後,便在一樓禮堂進行分享會。首先由青年牧民中心趙珠青總幹事(Tammy)介紹舉辦經驗分享會的目的:經歷8‧23風災,喚醒我們對大自然的關注,因此我們要對人類與大自然的關係重新定位。為此,中心籌劃是次分享會。出席分享會的有四組青年朋友,第一組是聖羅撒英文中學的「生態環保小組」同學,他們於八月去了內蒙古,進行了親親大自然的生活體驗;第二組是澳門教區代表團出席第七屆亞青節在印尼日惹活動的青年代表;第三組是由公教中心重建計劃靈修培育小組,他們於八月到印尼爪哇,親身體驗大自然與信仰生活的關係。第四組是8‧23風災後參與義工服務的青年代表,為大家帶來環保訊息。
在兩小時的分享會中,四組青年朋友憶述他們的生活體驗,讓我們也感受大自然的訊息。他們遠赴印尼的泗水、日惹和三寶壅教區,以及內蒙古等地,在這些地方親身接觸大自然,欣賞它們的美妙:晴空、草原、星夜、農夫、野果、走獸等。讓我們也感到「高天陳述天主的光榮,穹蒼宣揚祂手的化工。」(《聖詠》十九2)。對愛好大自然的朋友而言,今次的分享會是一個難得的機會,再次提醒我們推進環保意識,增強對這「地球村」的歸屬感,並實踐教宗方濟各《願你受讚頌》通諭,說明「愛大自然的責任與義務,是信仰中不可或缺的一部份。天主創造的一切,都是祂所愛的,包括人與大地。天主、人、大地彼此互相緊扣,當中存著最基本的元素──愛」。為此我很欣賞這群參與「親親大自然的生活體驗活動」的青年朋友們,因他們無私地將所感受到的大自然生活的心得與眾人分享。
分享會上先由聖羅撒英文中學的「生態環保小組」的三位師生代表,分享了他們在中國內蒙古五天的「草原之旅」:參觀風力發電機廠、黃花溝風景區,感受大自然之美;恩格貝生態示範區參與沙漠地區的植樹工作,主要減輕地球沙漠化,為地球綠化出一分力,可達到「前人種樹,後人乘涼」的環境。接著澳門亞青代表的四位青年朋友講述參與印尼泗水教區,並獲安排入住的接待家庭,體驗為期三天的當地生活;了解當地居民的日常生活與信仰的表達。他們在泗水傳統社區裡留意到當地人民的環保工作,在傳統社區內建立綠色村莊進行綠化環保工作,每戶都有簡單的廚餘收集桶及濾水器等,可達到普及環保的目標。而每人都自備水壺出行飲用,避免飲用膠樽水而產生廢料。這些環保工程在印尼廣泛推行,為什麼作為先進城市的澳門倒沒有推進環保的工作呢?實在值得我們好好反思呀!
第三組青年朋友是公教中心重建計劃靈修培育小組,代表們分享了印尼中部的爪哇之異地體驗,認為是開啟了生命的另一雙眼睛。他們寄住印尼不同的農舍家庭,體驗大自然生活,反思大自然要向人類傳達甚麼訊息。最後是在「天鴿」風災後上街當義工的青年代表,他們注意到澳門種植的樹受風災吹襲而倒塌,破壞之餘還影響綠化環境之效果,所以我們要珍惜自然環境及社會文化環境。讓我們想起教宗方濟各的通諭「生態皈依」訊息:人心若不能改變,大自然的聲音永不會被聆聽。最後環節是互動時間,提出兩大問題:到底大自然有什麼說話要跟我們說?我們如何回應大自然對我們的留言呢?在各組討論後便派代表發言講述不同的見解。
總結時刻,先由教區青年牧民中心的社工代表及兩位曾當義工青年發言,說出他們舉辦此次活動的心得,最後由鍾志堅神父以簡短而又精警的感言作結。他引述九月十五日《號角報》刊登的一篇題為《寫於「天鴿」後六名本澳教友集合災後意見》,其中有句:「筆者與幾位教友雖然不是專家,但生於斯長於斯,本著對小城的愛,以五餅二魚方式,分別作了一些意見,寄交到相關部門,為小城出一分力」。他讚賞寫文的教友有聖經的底蘊,引用五餅二魚,他們說出信仰在那裡?同時說出對澳門城市的心懷,在風災發生時我們要對社會的事情而發聲,不應龜縮。在今晚分享會上,眾人都見證本澳近日發生風災大事,它帶給我們的訊息,是我們應從做細小的事情開始,耶穌曾說:「我們是小小羊群」,所以我們要謙卑,但我們要發聲,這些是我們的使命,這是我們信仰的團體,尤其在家庭、堂區內可以一齊推廣,我們有些方式是可以彼此提醒的,如在Facebook上談論,堅持下去,持之以恆去做,可改變社會的某些習慣。今晚我們有機會聚在一起,去聆聽大自然告訴我們的訊息;因大自然正面臨人類的破壞,造成生態危機。因此我們要推動環保工作,同學們可以先從三個或四個人開始推動,無須等待擴大群體才去做,我們社會要有學識的人才去推廣一些事情,如渠務、衛生、建築、道路、醫療等的人才,為政府的未來建設出謀制策。活動的尾聲是以播放一首聖詠作祈禱而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