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夫婦胎兒流產被視為醫療廢物
教區墳場設「天使花園」安葬流產胎
(香港公教報訊)香港早前有公教夫婦的胎兒流產,由於胎兒不足24週,當事人一度無法取得醫院證明書以安葬胎兒。香港天主教墳場委員會與政府當局協商後,當局最終讓這對夫婦Kevin 和Angela(化名)的胎兒安葬於天主教墳場。
香港天主教墳場委員會主席陳志明副主教6月19日對《公教報》說,教區已接獲當局通知,批准天主教墳場安葬不足24週的流產胎兒遺體;並於上週六(24日)在柴灣聖十字架天主教墳場舉行葬禮。
Kevin對接受《公教報》訪問時稱,對於能妥善安葬胎兒,夫婦二人感到安慰,內心傷痛亦暫且得以釋懷,並希望以此案為例,日後能幫助更多遇上相同處境的夫婦。
香港傳媒早前報導,Kevin夫婦的胎兒遺體此前一度遭醫院視作「醫療廢物」,經交涉後夫婦方可領回遺體。陳志明副主教重申,教會認為生命從受孕開始便當被尊重。
天主教墳場委員會已著手於柴灣天主教墳場設置「天使花園」,以安葬流產胎兒。有關設計和其他事宜,亦正相繼展開。
教宗方濟各今年9月牧靈訪問哥倫比亞行程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新聞室6月23日公布了教宗方濟各今年9月牧靈訪問哥倫比亞的行程。教宗將於今年9月6日週三啟程前往該國首都波哥大(Bogotà)。翌日,他將首先會晤國家當局,然後再前往主教座堂,接見該國主教和拉丁美洲主教團委員會(Celam)領導委員會,並於當天下午主持彌撒。
9月8日週五,教宗將前往比亞維森西奧(Villavicencio),在那裡主持彌撒,參加全國修和祈禱大會。9月9日週六,教宗也將在麥德林(Medellin)主持彌撒,並接見男女會士。
9月10日主日,教宗將訪問卡塔赫納(Cartagena),上午為「塔里塔古木」(Talitha Qum)機構的無家可歸者之家舉行奠基祝福禮,正午誦唸三鐘經,之後前往聖伯多祿‧克拉韋爾(Pedro Claver)朝聖地,下午主持彌撒。傍晚時分,教宗將告別這個拉丁美洲國家,他的專機將於翌日抵達羅馬錢皮諾機場。
梵蒂岡博物館介紹《教宗方濟各:我的藝術觀》紀錄片
(梵蒂岡電台訊)梵蒂岡博物館6月27日介紹了《教宗方濟各:我的藝術觀》紀錄片。本片是由2015年12月出版的同名書籍翻拍而成,透過11件知名的古今藝術品,傳達教宗方濟各的藝術觀。當天出席記者會的有梵蒂岡博物館館長亞塔(Barbara Jatta)女士和同名書籍作者盧皮(Tiziana Lupi)女士。
盧皮女士指出,她與阿根廷藝術家馬爾莫(Alejandro Marmo)想要以文字推廣教宗方濟各的藝術觀,於是兩人一同前往聖瑪爾大之家晉見教宗,談論藝術。教宗表明,他的藝術觀具備雙重層面:第一個層面是「福傳的工具」,比方說「西斯汀聖堂如同一本人人都能誦讀的露天《聖經》」;另一個層面是「遏止丟棄文化的工具」。關於後者,馬爾莫的藝術品便是一項見證。「他不僅利用廢棄物,也與被社會丟棄的人一同創作」。
梵蒂岡博物館館長解釋道:「教宗方濟各的藝術觀就是慈悲的藝術。這是面向卑微者的藝術。」再者,「梵蒂岡博物館響應教宗方濟各有關藝術的訊息,接待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客,是個願意運用各種表達形式與不同現實交談的場所」。
亞塔館長說:「你們想想,我們此刻在聖伯多祿廣場與猶太教團體舉辦的猶太燭台展;你們想想,我們在聯絡未來在中國舉辦展覽的事宜,中國也將在梵蒂岡博物館辦展覽。這一切都是宗教交談、文化交談的訊息,那是教宗對我們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