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教區高主教書院於上周四至六(23至25日),組團來澳舉辦境外學習活動,內容包括參觀聖堂及文化遺產景點等。透過三天的行程安排,讓30名高主教書院的小四及小五學生了解本澳的宗教與文化。
同時,為了促進港澳教區教育的交流與合作,教區天主教教育委員會亦特意安排兩場訪校活動,包括參觀聖保祿學校,及與鮑思高粵華小學小五學生進行聯合宗教課,課堂亦榮幸邀得何家輝神父任教。
參觀聖保祿學校,讓學生體驗科技校園
學習團於3月23日下午到訪聖保祿學校,並獲校長蘇輝道神父、代理校長陳信望神父、聖保祿學校學生會同學及多名教師的熱情款待。蘇神父在致辭時感謝高主教書院給予學生會同學一次「自我實踐」的機會,他表示學校是為學生而工作的場所:「聖保祿學校的學生會自主性很強,會長由全校學生選出來,他們亦會負責營運小食部,以及協助學校舉辦各項活動,而今天整個活動的安排亦是由他們負責。」高主教書院學生在短短半天內,在蘇神父的帶領下參觀了校園的科技設備、黎鴻昇主教花園、大禮堂及小聖堂,同學尤其對花園內的各種植物感興趣。過程中,兩所學校的教師亦交流了有關教學的心得,並期望未來能有更多合作機會。

最後,蘇神父與一眾同學在小聖堂內祈禱,並囑咐同學們要多為教師祈禱,他表示:「我們經常為父母、家人、好朋友祈禱,但你們有沒有為老師祈禱呢?一所學校,學生重要;老師亦很重要,所以我們要為老師祈禱,讓上主照料他們的教育工作。你們試想想,如果沒有老師,誰教你們知識呢?」學生在小聖堂裝嚴的氛圍下,了解到天主教信友祈禱生活的重要性。
港澳天主教學校聯合宗教課,實現教育的「合一精神」
活動第二天學習團到訪鮑思高粵華小學,並與該校30名學生舉行聯合宗教課,課堂由澳門教區禮儀委員會辦事處主任、慈幼會士何家輝神父任教,教學主題為「認識聖鮑思高神父」。何神父以活動教學的模式,為學生建立了一次以閱讀、分享及感受為主的學習歷程。在短短的一小時內,讓學生能透過了解聖鮑思高神父的德行及信仰生活,反思自身的不足之處,藉閱讀聖鮑思高神父的故事,學習邁向聖德之路的精神。

高主教書院小學部劉薇薇校長在致辭中表示,感謝澳門教區的協助與安排,他相信在三天的行程內,能讓學生大開眼界。而鮑思高粵華小學黎意芬學校亦感謝高主教書院的到訪,課堂不單是學生的學習,更讓老師了解到活動式教學的技巧,引發他們對未來教學模式的思考,最後,他亦期望學生學習友校同學主動回應、積極表達的長處。
在聖所內感受上主的仁愛與美善
在完成聯合宗教課活動後,學習團緊接參觀聖母誕辰主教座堂,並由助理司鐸劉偉傑神父負責導賞。開首時,劉神父給予學生兩份「功課」,就是要學生在聖堂內尋找「聖母誕辰」及「主教座」。參觀其間,學生對聖堂內各項設計甚感興趣,劉神父亦一一回答學生們的提問。
最後,基於澳門與葡萄牙間的歷史淵源,而本年亦是慶祝花地瑪聖母顯現一百周年的日子,高主教書院師生在劉神父的帶領下,進行了敬拜花地瑪聖母的祈禱,誠心地為社會的安定、港澳教區的發展、港澳天主教學校的教育工作而禱告。

參訪兩間學校及聖母誕辰主教座堂後,高主教書院小學部李耀邦主任認為,澳門的天主教學校投放了大量資源,「這樣為學生建構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而在中、小、幼設立學生會,並由他們負責統籌和設計活動,亦很值得欣賞。另外,非常感謝澳門教區及兩間學校的師生對高主教書院的支持和照顧,期望未來港澳教區間更多交流的機會,彼此學習。」
教區天主教教育委員會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