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Related Articles
【神學入門】 第七章:聖傳(一)
José Morales José Manuel Fidalgo 譯:姚子汶 啟示和救恩是針對或指向所有時代、所有地方的所有人。為了執行這項神聖的計劃,宗徒傳達了他們從基督和聖神所得到的東西。聖傳是來自宗徒言語和生活上所傳遞的已揭示的真理。 1. 文化中的聖傳 人類是聖傳的存在者。他接受聖傳,並把它傳給其他人。他創造了一些傳統,同時亦消減了其他的傳統。聖傳是人類文化的制定元素。聖傳的事實,是組織經驗、知識和一些為後世而建立之事的處理方式。所有人類團體都創立一些傳統;而傳統,反過來說,又會影響及塑造那些創造本身傳統的團統之心態和行為。 1.1 定義和特徵 傳統是人類集體傳遞文化的能力,這些文化是由團體中的個體創造出來的,並將這些文化增加起來、豐富起來及保存下來。 – 與語言捆綁在一起、不能或缺。傳統傳遞一些習俗、技術與技巧、禮儀、規範、敘述、以及教義。它們全都與語言捆綁在一起,也是傳遞聖傳的重要方式。語言本身就是聖傳的一個方面。 – 傳統創造公共角色和功能。要傳遞傳統,社會通常會創造一些公共職務或功能,如神父、法官、老師。傳統還會創造一些公共地方或機構,如崇拜、法律、學校、劇院等等。 – 傳統允許發展。傳統促進個體個性的發展。這個體不必從零開始,他(或她)依賴社會的經驗,並轉化為個人的經驗。同時,他必須對傳統採取自由及明智的態度,這態度通常是獲受尊重,有時更是關鍵的。 – 它給了一個身份的感覺。聖傳是一種記憶,以及保存過去的一種能力,並給從中生活的人一種身份的認同。這個體從共同的聖傳中得到滋養,並透過這種傳統,可以將他(或)自己的歷史連接起來。 1.2 聖傳的反駁和修復 – 在新教改革中。從16世紀開始,西方文化及思想嚴重批評聖傳。這種現象的根源是宗教性和哲學性的。新教傾向純粹以傳教作為反對聖傳的原因:聖經與基督徒之間不應再有其他東西介入其中。因此,聖傳的教導或教會訓導都須被認為是不合理的。 – 在理性主義哲學中。在17世紀理性主義哲學的推崇下,新教與聖傳對抗的趨勢很快在歐洲知識分子中加固。這些哲學趨勢的中心前提是,真理完全依在思想本身的一致性,而且不需要現實(即思想外)的任何基礎。 – 在啟蒙運動中。18世紀的啟蒙運動堅持了笛卡爾的理論(Cartesian doctrine),就是有條理、有紀律地使用理性,來確保人類免於任何錯誤。它聲稱教會訓導當局和聖傳阻礙了一個人運用自己的理性。據這說法,理性是唯一擁有實現真的特權,而聖傳意味著明智的人不能容忍的一些額外要求和限制。 – 在20世紀中。聖傳的觀念出現了有意義的哲學性恢復。其文化的先例是19世紀和20世紀初的浪漫主義思想家(JG Herder、F Schlegel、Novalis等等)對這一問題的新理解。這些作家對啟蒙運動的批評,為聖傳帶來重要的復修。聖傳被認為是不可代替歷史先例的,更是理解的一個條件。理性不能在真空的狀態中行動。
聖座駐聯合國代表 應讓女性在世界和平與安全進程中發揮作用
(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座常駐聯合國觀察員奧薩(Bernardito Auza)總主教週一(4日)在聯合國安理會紀念第1325號決議啓動婦女、和平與安全議程20週年的機會上發言,指出在和平與安全的進程中仍有許多武裝衝突的婦女受害者被遺忘,安理會應以行動「讓婦女參與和平進程」,而不光靠言詞。
聖大開設葡語密集課程
(本報訊)聖若瑟大學將於今年九月開設葡語密集課程,該課程為一年全日制課程,分為兩個學期一共10個單元。如此密集型的強化培訓將使學生達到申請澳門本地大學甚至葡萄牙的大學,學士學位所須要的B1,B2水平。該課程將為澳門提供掌握流利葡萄牙語的雙語人才。申請人無須任何葡語基礎, 只要求高中畢業文憑。 此外,聖若瑟大學亦將於7月13日至24日舉辦葡萄牙語暑期密集課程。四十五個小時的課程除語言學習亦包括文化及社會部份,為讓學生們充分地受到葡萄牙文化的薰陶以及切身體會到澳門的多元文化和葡萄牙的文化遺產。澳門本地的申請人可使用澳門政府的教育補貼報名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