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osé Morales
José Manuel Fidalgo
譯:姚子汶
4.4 類比的三種方式(階段)
類比的推測方式能在三個步驟應用到:正面的、負面的,和顯著的。這些相當於所謂透過正面的方式(via positiva)、透過負面的方式(via negativa)和透過卓越的方式(via eminentiae)。
– 正面的方式
在第一步中,我們透過正面的方式來談及天主,即是我們歸屬於某些完美性(屬性),例如善良、智慧、永恆、愛情和正義等等。
* 在若望一書中談到「天主是愛」(若一 4:8),我們「愛」這個字以其人類的意思來應用到天主身上。然而,這個「愛」字卻保留著文字原有的意思時,卻有一個超性的意思。同樣的事能應用在聖保祿談及天主的正義與我們的正義(參閱 羅3:21 及後章節)。正義的意思已被「轉換」,但並不純粹只是隱喻。
– 負面的方式
接下來,我們消除所有與天主的精神,和不可見性質不相容的特質(物質,身體,時間等等)。
– 卓越的方式
卓越的方式最終試圖表達在天主屬性中找到的無限方式。當我們說人是好的、自由的、有智慧的,我們確認天主是極度的好、自由和智慧。透過類比,聖多瑪斯嘗試解釋我們對天主的認識(不足,但是確定的知識)。然而,卻同時尊重或承認天主的超越性,因為天主並不包括在創世時受造物的領域中。
5. Analogia entis(存在的類比)和信仰的類比(analogia fidei)
信德的類比這個表達源於聖經。它意味著「與信德相符」(羅12:6);與其說是教義,倒不如說基督徒應該要按照福音的教導來生活。
教父利用「信德的類比」這個表達,來表達舊約和新約之間的一致性和對應性,或自然真理和所啟示的真理之間的對應關係。這種思想在中世紀最重要的神學家之間繼續。聖多瑪斯.阿奎納堅持認為,聖經文本或一篇信條,不應被單獨採納,而是應該按整個聖經來閱讀和理解。「當我們表明聖經某一處的真理,與另外一處的真理並不衝突時」,信德的類比便出現了。(神學大全第一集第一題第十節釋疑二)
在信仰的類比中,天主走近人類,並幫助他(或她)去理解人類語言意味天主奧秘的各個方面。感恩有著天主的聖言,我們能使用一些不單隱喻且類比的術語,例如「父」、「子」、「神」、「生」等。若我們只依靠理性(而非啟示)時,這些適用於天主的術語只能在隱喻的意義和層面上。
* 在新教的神學中,特別是加爾文主義神學家的卡爾.巴特(Karl Barth,1886-1968),質疑了類比方法的範圍及其在有關天主的語言中的應用。巴特認為,有了天主絕對卓越的肯定,天主是相對於生物的「根本上其他」的。因此,他否定了受造存在與天主存在之間真實關係的類比可能性。巴特認為古典基督教神學的類比為analogia entis(存在的類比),並說這與analogia fidei(信仰的類比)不相同。他指,信仰的類比意味著對天主的認識,而這認識不是基於人類理性的力量,而是基於恩寵。巴特所談及的信仰的類比,則不是基於事物的存在或語言的能力,而是基於啟示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