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神有三個位格呢? 文祖賢 著 吳志濠 譯 你可能會發覺這數個星期的文章內容離不開創世紀第一至二章。(我不太清楚你對「從起初」能理解多少,因為直至我讀教宗若望保祿二世和本篤十六世的著作時才有所頓悟。) 我們都知道「從起初」天主願意以祂的肖像和模樣創造我們(參考創世紀第一章二十六節)。祂賦予每人一顆不死不滅的靈魂,而為使我們自由,再給予我們分辨是非的智力;我們,即男和女的模樣,是祂創造中的傑作和代表,是祂造世的一部分。
文:文祖賢神父 譯:吳志濠 我們探討過,行為的善惡是根據行為對象(finis operis)、目的(finis operantis)和環境這三種因素。 然而,生命是複雜的。我們的行為能引致其它的善或惡結果,當然,一些本是無意的。在我們眾多的行為中,各有不同的後果。在這些情況下,我們應該跟隨甚麼標準來判斷呢?
文:梁展熙 丙年天主聖三節 今天,禮儀為本日所選的讀經與本日的神學主題之間關係,跟平時的並不一樣。一般來說,是由當的讀經來構成當日的禮儀主題的;可是,今天,禮儀卻是基於今天的神學主題來選擇今天的讀經的。因此,我們必須從今天的禮儀主題出發,來解讀今天的讀經;反之不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