閑人
復活了的耶穌被提升天
馬爾谷福音記載了一週的第一天,大清早,瑪利亞瑪達肋納、雅各伯的母親瑪利亞和撒羅默來到墳墓那裡,天使告訴她們耶穌已復活了,她們趕快跑去報告耶穌的門徒。「他受難以後,用了許多憑據,向他們顯明自己還活著,四十天之久發現給他們,講論天主國的事」(宗1:3)。
其中一次,在他們中有兩個人往厄瑪烏去,他們在路上正談論所發生的一切事時,耶穌親自走近他們,與他們同行,並把全部經書論及他的話,都給他們解釋了。另一次,耶穌在提庇黎雅海邊顯現給門徒,教他們那裡撒網,就會捕到魚,並為他們準備早飯。兩次都在耶穌拿起餅來,遞給他們,門徒才認出他來。
而在路加福音的結束及宗徒大事錄的開始,則記載了耶穌復活後四十日在橄欖山上升天的事蹟。耶穌告訴門徒,聖神將臨於他們身上,並命令他們從耶路撒冷開始,直到地極,為他作證,他會作他們的後盾,天天給予力量。說完這話,他被舉上升,有雲彩接了他去。為了紀念耶穌升天,遠在第四世紀,在山上已築有大教堂,中世紀時又築了另一所八角形的大殿。可是,在今日的橄欖山上,只留下一座破舊的耶穌升天小堂(Chapel of the Ascension),十字軍年代的雲石柱頭仍清晰可見,但該小堂現已成為回教徒佔用的地方。小堂內,有一塊部份仍露出地面的石頭,相傳石頭上留有的痕跡就是基督升天時的足印。
聖言共享
祂臨升天前,還對宗徒說:「天上地下一切的權柄都交給了我,所以你們要去使萬民成為門徒,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給他們授洗,教訓他們遵守我吩咐你們的一切。看!我同你們天天在一起,直到今世的終結」(瑪28:18-20)。「耶穌領他們出去,直到伯達尼附近,就舉手降福了他們。正降福他們的時候,就離開他們,被提升天去了。他們叩拜了他,皆大喜歡地返回了耶路撒冷,常在聖殿裡稱謝天主。」(路24:50-52)。
竭力由窄門而入,他在天國等待我們
宗徒們與耶穌共處三年,眼看他升天遠去了,內心怎會不難過!但他們知道耶穌沒有遺棄他們,他在天國上等待著他們,還派遣聖神護慰他們的靈魂,於是他們高興地在聖殿裡感謝上主。今天,我們也可以在聖經中找到耶穌的面容,他的教誨,他的行事,又在聖體的神糧中,祈禱中與他接觸,如同他就在我們的中間。
「我去了,為你們預備了地方以後,我必再來接你們到我那裡去,為的是我在那裡,你們也在那裡」(若14:3)。「誰愛我,必遵守我的話,我父也必愛他,我們要到他那裡去,並要在他裡作我們的住所」(若14:23)。聖施禮華的激勵也猶在耳邊:「我們絕不該欺騙自己。天主不是虛無飄渺,天主不是遠在天外,把我們創造了出來,就丟下不管了。天主也不是個外出不回的主人。儘管我們的感官不能感觸祂,但是,祂的存在,比我們能感觸目擊的現實世界,更千真萬確。天主就在這裡,同我們一起,祂確實臨在,祂是活著的。祂看著我們,聽著我們,指引著我們;而且,祂洞察我們最瑣細的行為,最隱蔽的思念。這我們都相信─然而在我們的生活中,卻無視於祂的存在,我們對祂既不思念,也不談話;既不服從祂,也不努力控制自己的私慾偏情;既不向祂表示我們的愛心,也不痛悔賠補自己的過失…。難道我們就這樣帶著一個死信德繼續活下去嗎?」(《犁痕》,658)
既然我們是旅途中的朝聖者,天國才是我們終極的家鄉,那麽,我們還等待什麽呢?以為單單只靠已受洗的身份便一定能夠入場天國?即使面對有著「上主選民」稱號的猶太人,耶穌也以不願開門的家主作比喻,表明進入天國不是靠身份,而是要竭力經窄門而入。耶穌不是在真福八端山上,已教導了如何登上天國的寶訓嗎?他升天前不是給了最後的命令嗎?就讓我們在生活中竭力實踐,向天國的窄門出發,前進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