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青年是友愛和希望的標記」- 澳門教區代表團世青節分享

第三十一屆普世青年節已於上月7月31日由教宗主持的閉幕彌撒後圓滿結束。澳門教區代表團已於8月3日下午平安返抵澳門。回顧兩星期的旅程,團員們都感到事事充滿恩寵,收穫豐盛。以下為代表團於當地教區生活的體驗分享。

接待教區體驗

大約經過十幾小時的飛機航程,代表團於當地時間7月20日中午到達波蘭首都機場,接著乘坐專車,驅車前往已聯絡的教區弗羅茨瓦夫 (Wrocław) 並入住該堂區 (Czepielowice and Kościerzyce)。堂區不太,是由兩條小村莊組成,有兩所聖堂,居民住在聖堂的周圍,團員被分成二至四人,並寄住在教友家中。堂區每天均安排活動,好讓團員都能參與及體驗他們的信仰生活。每天活動由集體祈禱或彌撒開始:第一天首先安排眾人前往小鎮布熱格 (Brzeg) 觀光,透過導賞,認識當地的歷史事跡和天主教的足跡;第二天活動是探訪當地孤兒院,黃昏進行了 “Road of the Light” 的朝聖活動,起點是Kościerzyce的聖堂,然後步行到Czepielowice的聖堂作結,期間誦念玫瑰經及信仰反省,並邊行邊唱著聖歌。

第三天是教區性的活動,在弗羅茨瓦夫的世青參加者都同到主教座堂島,進入主教座堂的慈悲聖門,晚上是大型表演節目 “Sing Europe”,同場有著名的意大利年青修女Sr. Cristina Scuccia的演唱,現場氣氛熱烈。

星期日與堂區的教友、接待家庭及義工們共同參與主日彌撒,下午是堂區嘉年華會,與堂區教友一同歡聚。星期一早上,與堂區教友早禱後,互相道別後,前往切布尼察 (Trzebnica) 派遣彌撒後隨即前往克拉科夫,參與世青節的官方大型活動。

除本澳教區團外,另有幾位從南美洲厄瓜多爾的世青參加者也同樣入住該堂區。

教宗:青年是友愛和希望的標記

教宗方濟各8月3日上午在梵蒂岡保祿六世大廳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這是在7月份暫停後的第一次。教宗在要理講授中回顧了他剛結束的波蘭牧靈訪問和世青節活動。他強調,在一個遭受戰爭和暴力傷害的世界上,世青節的青年們成了建立在友愛基礎上的希望標記。

教宗稱世青節是一個為歐洲和全世界的先知性標記。「新世代的青年承繼聖若望保祿二世開啟的朝聖之旅,對今日的挑戰作出回應,成了希望的標記」。這標記「名叫友愛」。「正是在這個陷入戰爭的世界上,我們需要友愛,需要關懷,需要對話,需要友誼。有了友愛,便有希望。」
教宗強調,世青節的青年願意建造橋樑,一起活出「相遇的喜樂」。世界青年在克拉科夫「聆聽了慈悲的訊息,藉著精神和身體的慈悲善舉把這訊息帶到各處」。

教宗也談到參訪奧斯威辛集中營(Auschwitz-Birkenau)的感人經驗。教宗表示,他在波蘭的訪問「具有世界視野」,這個世界正陷入「一場斷斷續續的戰爭」,因此必須回應戰爭的挑釁。而他在奧斯威辛的「沉默無聲勝過了一切言語」。

「在沉默中,我聆聽,也感受到所有在那裡逝世的亡靈的臨在;我感受到天主的憐憫與慈悲,一些有聖德的靈魂即使在那深淵中也曉得懷有這慈悲。在這無言的沉默中,我為所有暴力和戰爭的受害者獻上了祈禱。」

教宗表示,在那個地方「我比以往更加領悟到,記憶的價值不僅在於紀念過去的事件,也是對今天和未來提出警告和責任意識,不讓仇恨和暴力的種子在歷史的行程中生長」。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