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 – 基督聖體聖血節 (丙)

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路加福音 9:11-17

在某種形式上,我們在聖週四時已經慶祝過基督聖體聖血節了。聖週四那天,教會強調的是耶穌建立了聖體聖事。聖體聖事是耶穌在受難以前留給我們的禮物之一。我們今天再一次慶祝這個節日是因為在復活期後,我們已從四旬期和聖週的悔改中得到自由釋放。

此外,今天福音所敘述的增餅奇蹟,也讓我們再一次從團體的角度,反省彌撒真正的意義,思考那些常被我們忽略的意義。我們常以為「參加彌撒」是我們個人的事情,好像出席一場表演一樣。很多人認為只有聖詠團負責唱歌、只有「司儀」透過麥克風負責宣讀禱詞,更有不少人遲到早退。我們或許不覺得奇怪,甚至早已習以為常,但參加彌撒最深層的意義到底是什麼呢?

當我們每個人都積極參與時,感恩聖祭是最基本,且最能展現基督徒團體特質的時刻。我們在這裡回顧我們成為基督徒的初衷,不外乎是基於我們對耶穌的生命、受難、死亡和復活的認同。這種認同感不是透過一對一的關係,而是透過每一位被召叫成為基督徒的人,用團體的方式展現出來。基督宗教並非是個人主義的宗教;相反地,基督宗教是一個水平的信仰,我們要與身邊的兄弟姊妹一起走向天主。如果我們只想要和耶穌有一對一的關係,那不如自己待在家裡。參加彌撒最重要的意義就在於我們是以團體的身分,和所有的使徒們共同參與耶穌的聖宴。「如果你們之間彼此相親相愛,世人因此就可認出你們是我的門徒。」(若13:35)「願眾人都合而為一!使他們完全合而為一,為叫世界知道是你派遣了我,並且你愛了他們,如愛了我一樣。」(若17:21,23)當然,我們應該優先從日常生活中展現對耶穌的愛。我們可能會發現,在彌撒時很難經由團體的共融表現自己,那是因為我們尚未建立基督徒合而為一的向心力。因此,當我們主日走進聖堂時,常常都像陌生人一樣。在「互祝平安」的時候,大部分也只局限於制式的鞠躬和握手,很少有真正熱情或友愛的行動表現。聖體聖事的核心在於「從內心接受耶穌」。在我們「和耶穌交談」的同時,聖詠團代表我們每個人,用歌聲獻上感恩。但是我們要記得,我們是和周圍的兄弟姐妹參與一場歡樂的盛宴。領受聖體聖事不應只是獨自一人單方面的「接受」,而是在團體中分食並共享同一塊餅,同一個身體。我們應該意識到在領聖體的過程中,分享耶穌身體的每一個人都成為耶穌身體的一部份。真實的基督聖體聖血不只出現在餅酒之中,更出現在每位分送聖體及領受聖體的教友之中。如果在團體中,從信仰和行動層面上缺少了耶穌的臨在,那我們的感恩聖祭還有什麼意義呢?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