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洛迪古修女(Sister Maria de Guadalupe Rodrigo)
中譯/吳志濠
我們知道狙擊手潛伏在某些街道。穿越這些街道時,我們必須奔跑。一般情況下,我們兩三人結伴同行,在街角口停下來等待時機,適時就全速奔跑。這樣能減少狙擊手的注意。我們結伴同行,是為萬一有人跌倒,身邊的人亦能攙扶你。這就是我們日常的生活。
導彈來襲頻繁。我們見慣不慣了,有人稱其為「天降彈雨」。當年青人聊天時,他們會問:「週末時您所在的地區下了多少雨(導彈)?」
「噢,下了五十滴雨。」它是本土製的小型武器。其危險之處在於由鋒利的物件製成:釘子、錫罐等。導彈炸毀房屋不是主害。更可怕的是爆炸以後緊接著的事。數分鐘內,鋒利的彈片分散四方。
故此,在街上行走時,如果聽到這類耳熟能詳的爆炸聲,你就知道必需立即奔跑和尋找堅固的物件藏身。彈片降落的次數頻繁得連救護服務也嚴重受阻。
然而,眼前的一切並不是電影,即是,爆炸聲響起,警察、救護車、記者就隨之而來…不像這樣的。爆炸每15,30或40分鐘就會發生一次,有時甚至會降落在同一地點。上一次見到救護車已是很久以前了。
反之,當爆炸發生時,最先到達的反而是圖片中的貨車。他們來是執拾殘骸,人的殘骸。他們用大黑色垃圾袋迅速收拾:一只手臂、一只頭、一只腿…然後運載它們到醫院的停屍間。半小時後,大家返回街上、瓦礫堆中,依舊地生活。
如果有人要尋訪親朋戚友,或確認屍體,那他就要到停屍間將垃圾袋逐一打開,直至找到那個人為止。我們的神父們經常要處理這事。
在持續的威脅下,有些事情難以避免。我們遇見死亡無數次,有時候離你身處的位置不遠。有一次導彈很不幸地降落在我們的區域。圖片中是從主教辦公室的屋頂拍攝的。我們就是居住在這裡,即主教座堂旁邊。導彈在50米以外墜下,恰巧在貨車背面。現在彈坑內放置了貨車填平空隙,這條街道本來已經鋪好,但因為瓦礫碎,它看起來並不似。
這曾經是三條線的道路,街上能看見小販和他們的手推車。現在,在大學校舍中你會看見難民的帳篷。這一枚導彈使400人喪生,其中大部分是大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