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高秉常主教的二戰回憶

第二次世界大戰與澳門的天主教會

澳門榮休主教高秉常(D. Arquimínio Rodrigues da Costa)在1938年來到澳門,並親身經歷了澳門抗戰時期的生活。當時他主要是在聖若瑟修院生活,所以他的觀點或許與外界有所不同。數年前,他接受了葡文記者的訪問,談到了當年的情況。他是從民生角度去看抗戰時期的澳門。本報藉著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七十周年,謹截譯高主教短短的回憶,作為對了解澳門在二戰時期的一個側面。

「我是1938年離開亞速爾群島的碧谷來到澳門,一直至1956年的悠悠18年,我沒有再見過故鄉。在這段期間,澳門經過了太平洋戰爭帶來的困難時光,而當時最大的問題是糧食短缺。那時候,我的主糧麵包是是要配給的。那時候我住在聖若瑟修院內,很多時候都沒有麵包吃,那就要由番薯、芋頭或冬瓜所代替。慶幸的是米糧還是不缺的,那時我們每天也有三頓飯吃,是用水和鹽煮的,沒有餸。

當時不斷有傳言說日軍或偽軍將佔領澳門。感謝天主,這傳言終於沒有發生,但澳門的居民非常惶恐,並終日受這謠言所煎熬。

這段期間,澳門人口以兩倍或三倍的速度增加,數以萬計的難民為逃避戰禍,不斷從大陸湧來。他們希望來到這裡能找到安樂的生活,但可惜願望落空,因為澳門沒有能力去養活這不斷來到的難民。故此,數以萬計的難民在到澳前已餓死或凍死在路上。

就算澳門的墳場亦沒有足夠的地方去埋葬那麼多的死者,故此每天都有船把撿到的屍體運往氹仔的亂葬崗,此舉對一個中國人來說是最不幸的事,因為死後的一副棺木是非常重要的,我曾聽人咒罵人時說:「死你冇棺材」,故此,很多人為了慎重起見,一早已經買定棺木作保險呢!
對澳門人來說,太平洋戰事的結束就是惡夢的完結,而社會環境亦逐漸回復正常,而一切可憐的狀況亦消失。」

另外,澳門論壇報在2009年亦曾有過一篇有關高主教的訪問,其中亦說過:「澳門最辛苦的時候應是二戰時期。當時澳門的經濟主要都是靠香港的。當香港淪陷後,很多華人家庭失去了收入來源而要過艱苦及飢餓的生活。成千上萬從大陸淪陷區逃到澳門的難民死在路上。澳門人口激增三倍,政府是完全沒有辦法為那麼多的解決食住的問題。

至於澳門的本地居民,亦面臨著糧食的問題。在修院裡面,麵包是配給的,我們每人每日可分到四份一個麵包。後來,麵包由芋頭、番薯,冬瓜所代替,不過慶幸是米糧還是不缺。

但由於修院和澳門教區大部份收入來源是來自香港的投資,淪陷後便失去收入。當時的院長費神父(Fr. Abílio Fernandes)打算把所有華籍修生辭退,遣返回各自的家鄉去。而葡籍修生由於大戰關係,不能遣回葡國,只好繼續留在修院內。後來,當時澳門總督戴思樂(Gabriel Maurício Teixeira)聽到這消息之後,親自來到修院,在所有神父及修生前當面答應每月批給一筆款項,令修院能繼續運作,故在大戰期間,修院能如常維持下去。」

高主教現年91歲。自1988年退休後已回到家鄉碧谷安享晚年。

【編按】本文取材自澳門國際研究所出版的《抗戰時期的澳門-1937-1945》。本報以此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勝利七十周年紀念。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