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母院史:一冊未完成的回憶錄》

鮑思高神父著作

梁定國神父

我想以三個問題來介紹《母院史》這冊書籍。

首先,鮑思高神父為什麼要寫這本書。從「前言」中他清楚地指出,首要是因為「那位有最高權力者」命令他去寫。那麼,誰是這位「最高權力者」?是當時的比護九世教宗。當鮑思高神父於1858年首次前往羅馬覲見教宗,談及有關創立慈幼會的事宜,當教宗詢問他有否一些比較特殊的事情發生在他身上時,鮑思高神父敘述到他的九歲奇夢及其它的事情,教宗對此十分感興趣,鼓勵他將這些事情寫下來,因為為他將來的神子很有作用。常被稱為「服從教宗」的鮑思高神父也有不聽話的時候,當鮑思高神父在九年後(1867)再次覲見教宗時,教宗還記得他曾鼓勵鮑思高神父所做的事,但他卻因事忙,將這件事置諸腦後,完全忘記了,教宗於是「命令」他將所有重要的工作都要放下,執筆書寫。但鮑思高神父又再等了六年後,終於在1873-75年間才將《母院史》書寫下來。

書寫此書的另一個目的,亦從他的「前言」裡找到,那就如教宗所提及的,為他自己的神子「用作將來克服困難的法則」。因為鮑思高神父在書中分享了他對「天主的信賴」的寶貴經驗;當然,鮑思高神父以父親的態度,願意「作為我神子們娛樂消遣之用」。但是,亦有一個隱藏的目標,就是替慶禮院「賣廣告」,他利用此書,向恩人及其它人來宣傳他在慶禮院所採用的「預防教育法」的成功例子,好讓更多人能夠捐助他去做這份青少年的工作。

第二個問題:為什麼稱為《母院史》?母院是代表什麼東西?

母院就是鮑思高神父於1846年在意大利北部都靈市華道角地區所建立的「聖方濟沙雷氏慶禮院」,這座慶禮院日後孕育出「慈幼會」及「慈幼大家庭」的各個成員,成為眾會院的「母親」,故稱之為「母院」。但既然是有關鮑思高神父在1846年所建的慶禮院,但為何此書卻從1815年他出生那一年開始記述呢?因為鮑思高神父深深感受到,他的一生與慶禮院及日後的慈幼會是不可分割的,故此,母院的歷史與他的一生是形影不離。

最後,為什麼又稱它為「一冊未完成的回憶錄」呢?

雖然這冊書籍是鮑思高神父親自書寫,但卻不能稱它為「自傳」,因為從內容可以見到,鮑思高神父是選擇性地敘述他的生平,特別選用那些在「教育及靈修」方面有建樹的東西,所以,這本書只可稱為是一冊「回憶錄」,而非自傳。為何是「未完成」呢?因為鮑思高神父只記述了他最初四十年的生活,到1855年便突然間中斷了,不是因為他寫了下冊,而後人找不到,而是在於他立意編寫自1859年成立的「慈幼會歷史」,作為《母院史》的續篇,但可惜事與願違,便出現了大家手上的「一冊未完成的回憶錄」而已。雖然這樣,作者無形中亦邀請讀者們,去延續鮑思高神父教育青少年的使命和夢想。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