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孩子和家庭是不應分開的

專訪希望之源協會主席馬祖妮

Pedro Daniel Oliveira

澳門是一個富裕的地方,但卻不少家庭是有結構性問題的,當中兒童是最受委屈的一群。據希望之源協會主席馬祖妮稱,他們的庇護中心可算是發揮了很大作用,但最理想還是不應把孩子和家庭分開。

你於1994年成立了希望之源協會,目前有兩個庇護中心去幫助那些有需要的孩子。這構思是甚麼時候開始的?
當初開始希望之源協會時,我們的理念只是為三歲以下、可被收養的孩子提供臨時的一房子、一家園。大概到了1996 或1997,情況有所改變,當時不少有家庭問題的兒童,既不能被收養,便被帶返庇護中心,故需要更多地方,而希望之泉庇護中心便應時而生。

在工作上,你最關注的是什麼?
重點當然是放在兒童身上了,此外便是不要分開孩子和家庭。我們也希望能為這些家庭多做外展工作,因我們要面對的最大困難是要他們明白,自己在孩子心裏,地位是舉足輕重的。我們也為有孩子的家庭和常與兒童接觸的專業人士,不時舉辦很多會議和研討會,務求這意識能覆蓋整個社會。

最嚴重的個案是什麼?
我們常常收到被遺棄的兒童,包括一次在垃圾箱裏找到一個嬰兒;也有被遺棄在路旁或橋底的;更有經歷家庭問題的:例如母親患病、或父親染上毒癮、或沉迷賭博等等。遭受家庭虐待的孩子,無論身體上或性虐待,我們都歡迎。偶爾會有兒童被獨留家中數天 … 缺水缺糧。還有那些來自家中成員有精神問題的兒童。

怎麼這類個案還會在澳門發生?
其實不僅在澳門,同樣案例也會在很多地方發生,例如美國和英國。每個社會都需要機構去收容孤兒或本身有其他困難的兒童。

領養兒童在澳門還未被廣泛宣傳 …
事實上,能被領養的兒童並不是那麼多,雖然他們來自問題家庭,可是不能被領養。大概是時候政府需要干預,認真考慮去找一個解決辦法,因澳門仍有不少家庭是有意領養兒童的。

孤兒的情況又怎樣?
同樣很少,數目接近零,倘若是有的話,他們便會輪候等待領養。還有一點也應提提的:中國人家庭的孩子,一旦發生問題,孩子的祖父母或叔叔們,也會很樂意照顧孩子 … 可能是這個原因,再沒有待領養的個案吧。

談到非孤兒,卻來自有結構性問題家庭的孩子,他們會繼續和親屬保持聯絡的嗎?
會,我們的工作便是把每個案例,作一個研究報告,盡量協助孩子日後回家,這是我們的主導宗旨。我們也為這些家庭制訂了一些活動,試圖解決孩子與他們之間的問題和改善彼此的關係。社會工作局在監察這些個案也不遺餘力的。我們的專業人員、社工和心理學家們的工作猶如家庭治療。

你面對的問題是否常常都一樣?
每個案例也不一樣,有時問題出於家庭失去工作或家園,所有案例我們也會盡力找出解決辦法。每當我們收容一位小朋友,我們會立即為他訂下計劃,這計劃會每三個月修訂一次,之後每隔半年修訂一次,直至每年一次,這計劃全照著孩子的報告而訂。即使他們返回自己的家,我們也總會有時間作評估。

你覺得最難處理的是那些個案呢?
令我們最困擾的便是家人虐兒的個案;還有那些不合作的家庭,要找警方介入的情況也常常發生,有時更須要法庭處理。雖然在家受虐,但若去問這些孩子他們的心願,答案總是想回家,因為那裏能找到自己和歸屬感。

希望之源旗下的兩個庇護中心可容納多少孩子?
這裏(即希望之源庇護所)已達到飽和數額,即34 名;至於建在氹仔的希望之泉,我們已差不多達到上限的50名。

你們協會和澳門政府在工作上會聯手合作的嗎?
我們和社會工作局在工作上是夥伴關係,但澳門衛生局和教育暨青年局也給予我們不少幫助。

私營機構又如何?
自1994年,澳門國際婦女會不僅在經濟上支持我們,在專業層面或義工方面,他們也會鼎力相助。還有總部設在葡萄牙里斯本的東方基金會,這個近關閘的會址便是得他們2000年捐贈。在此我更不得不提的是前澳門總督韋奇立那段日子,因他的太太當時是母親會的總監,他們在牛奶和尿布上也給了我們很大的援助 … 直至1999年。

【翻譯】號角報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