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德泉蒙席 著
關於沙勿略遺骨的文件
在本澳現在尚保存有一份文件能夠證明聖方濟各沙勿略的遺物的真偽。
「這是東方宗徒的一塊肱骨,是從果亞送來澳門聖保祿學院的。在耶穌會士被驅離澳門後,還放在那裡。雖然1835年1月26日發生一場大火,人們仍把它搶救出來。
同年的2月19日,被送到主教座堂。而該堂的財產清單冊的附註上寫著,按明德祿主教(D. António Joaquim de Medeiros)的指令,這遺骨應交由聖若瑟修院的神父保存。1865年的時候,本地富商安多尼彭利來先生(António Pereira)特從倫敦訂製一個銀造的骨匣以安放聖髑。」
從澳門教區事務行政處,我取得同意後摘出以下的筆錄:
「大砲台聖保祿學院收藏及挖出的聖物筆錄。
天主降生壹千捌佰叁拾五年弍月叁日,在天主聖名之城本人之辦事處內,按照本筆錄冊第2後頁的副主教指令作出以下的記錄。本人乃根據實況記錄。教區事務書記若瑟安多尼蘇沙高地路(José António de Sousa Cordeiro)。」
其後是副主教的指令,以及一連串的救火人士的作供,如他們怎樣救出財物,有甚麼物品,和放在哪裡等等。而關於傳教主保聖人的遺骨則有以下的敍述:
「上述之同月同日(即1835年2月3日),本書記和管理神父來到以前用作總辦事處的地方,而巴士度先生(António Teixeira Machado Bastos) 代表市議會把三箱遺骨交給我們,大部分是從聖方濟各小堂的牆中取出來的,那因為是查善主教(D. Francisco de N. S. Luz Chacim, OFM)命人放在那裡的,還有小部份是放在正祭台方面的。另外有七箱由李傑(Júlio António Liger)送來的遺物,和兩根銀製棒,和兩盞銅燈枱,一大一小,但已破壞。尚有一吊燈,他們說是聖方濟各小堂的,亦已損壞。此外,還有一被火燒過藏有聖方濟各的肱骨的銀製骨匣,它原先是放在正祭台牆上的。上述所有遺物全由辣法爾蘇沙神父(Pe. Rafael de Sousa),巴士度(António T.M.Bastos)和管堂菲利伯蘇沙(Filipe de Sousa)拿來的。並為確認此事,他們把右手放在聖經上宣誓。同時我本人若瑟高地路,蘇沙神父,巴士度簽名作實。)(待續)
【註一】明德祿主教任期為1884-1897,故交由聖若瑟修院保管的指令是在他任期內發出的。他在1890年時候重召神穌會管理聖若瑟修院。澳門有一街道是記念他而命名的,但譯作美的路主教街。
【註二】查善主教的任期為1804-1828,他是方濟各會士,亦是第一位在主教任期內於1803年往上川島朝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