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方濟各《三鐘經》祈禱後發言
(亞洲新聞訊)歐洲每個堂區、修道院、修會或者朝聖地,「都必須收容一個難民家庭。面對幾萬名難民的悲劇,他們逃離戰火和飢餓的死亡邊緣,朝向生命的希望,福音召喚我們親近照顧最小的和被遺棄者。給予他們真正的希望。」教宗方濟各在9月6日中午《三鐘經》祈禱後說的。
教宗回顧德蘭修女的憐憫,她的禮儀紀念日在這週末:「天主的憐憫藉著我們的工作而給人認出來,正如我們見證真福德蘭修女的生活。」他隨即說:「希望是鬥志旺盛的,與堅韌不拔的人前往安全的目的地。因此,當我們接近慈悲禧年,我呼籲整個歐洲的所有堂區、修會、修道院和朝聖地,表達福音的現實,每個地方容納一個難民家庭。這個是為聖年作準備的具體行動。歐洲每個堂區、每個修會、每間修道院、每個朝聖地,必須收容一個家庭,從我的羅馬教區開始。梵蒂岡的兩個堂區,也準備歡迎兩個難民家庭。」
教宗然後呼籲「歐洲的主教兄弟們、真正的牧者,願他們的教區支持我這項呼籲,記住慈悲是愛的第二個名稱,『所有你們為我最小的兄弟做的,就是為我做的』。」
早前,教宗談到主日福音,是一個聾啞人的故事:「這驚人事件,顯示耶穌如何與天主和其他人重新建立完善的溝通方式。奇蹟發生在提洛地區,在個異教徒的領土之上。一個又聾又啞的人被帶到耶穌跟前,成為非信徒在信仰的旅途中的象徵。事實上,他耳聾表示他無能力傾聽和理解,不僅是對人的言語,也是對天主的話語。聖保祿提醒我們:「信德來自聆聽宣講道理。」
教宗說,耶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帶那人離開群眾:祂不想宣傳將要發生什麼事,也不想他的說話被周圍的聲音掩蓋。基督給我們的天主聖言,需要靜默接受,一如聖言治療、修好和恢復溝通一樣。」
耶穌的兩個姿態被突顯:他觸摸那人的耳朵和舌頭,這些器官障礙他們溝通,並懇求從天上、從聖父顯一個奇蹟。我們從這一事件得到的教訓,教宗方濟各說:「是天主不封閉自己,但會打開並且關懷人性。在祂的偉大憐憫,耶穌跨越了祂和我們之間的無限區別的深淵,而且來到我們中間。為了實現這個與人的溝通,天主成為人。」
但這段福音也告訴我們:「我們常常隱藏和封閉自己,和我們創造這麼多不能前往和沒有好客接待的小島。即使是最基本的人際關係,有時創造現實無法相互開放:封閉的夫婦、封閉的家庭、封閉的團體、封閉的堂區、封閉的院舍,這不是天主的。它是來自我們的、我們的罪。」
然而,教宗在念《三鐘經》前,總結反省:「我們基督徒生活的起源,在洗禮,我們精確地以耶穌的姿態和說話:『厄法達!開了罷!』奇蹟發生了。我們從耳聾和沈默中獲得治癒,我們因著自私和罪惡而封閉自己,我們獲得治癒及融合在教會的偉大家庭之中。我們聽到天主向我們說話,把祂的話說給那些從未聽過,或者已經忘記了,埋在棘手的麻煩和世界的欺騙之中。我們問問聖母,這位聽力和喜樂見證耶穌的母親,她支持我們,堅持承諾,宣認我們的信仰,及溝通上主的奇妙事蹟,善待那些我們在路上遇見的人。」
在《三鐘經》祈禱和提出收容難民的呼籲後,教宗以西班牙文有其他呼籲,希望委內瑞拉與哥倫比亞之間維持和平。然後,教宗說:「9月5日在西班牙赫羅納有三位列品真福,她們是赫羅納聖若瑟會的修女。儘管受到威脅和恐嚇,修女們仍然在勇敢地協助人,信靠天主。願她們英勇的見證給予力量和希望,給予那些今天因為本身的基督信仰而受到迫害的人。我們知道這些信徒有很多。」最後,在他對團體問候之前,他想起正在剛果布拉柴維爾進行的第11屆非洲運動會。
澳門仁愛傳教女修會慶祝德蘭修女紀念日
此外,仁愛傳教女修會9月6日上午10時於澳門的青州會院慶祝真福德蘭修女紀念日。修女特意邀請一些家庭,長者及露宿者一同參與主日彌撒及進行聚餐。
主日彌撒於早上10時15分開始,由慈幼會周伯輝神父主持,望德堂聖德肋撒歌詠團負責義務及禮儀工作。周神父於講道時讚揚真福德蘭修女的高尚情操,並鼓勵教友與修女們一起,時刻關懷貧苦中的貧苦者。彌撒後隨即移師操場進行聚餐。義工及其他參加者同心協力,使活動在和諧融洽的環境下圓滿結束。修女們特別感謝所有為分享活動贊助與出力的善長人翁,一同努力關心貧苦及有急切需要的群眾。

OneEurop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