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餵飽眾人 生命之糧

聖言啟航(乙年常年期第十七主日)

梁展熙

對於在澳門(以及一般現代城市)中居住的人來說,饑餓是個陌生的概念。即使現時賭業下滑,絕大部分的人仍不至於要過挨饑抵餓的生活。也許,大家最熟識的饑餓經驗,不過是「饑饉三十」。而對普羅大眾來說,饑餓更可能只是個遊戲或電影──我指被拍成電影的小說《饑餓遊戲》。

坦白說,「饑饉三十」(30 Hour Famine)是個相當好的善舉。它始於加拿大。在1971年2月,當時年僅十七歲的基督徒(非天主教)盧露絲(Ruth Roberts)和十四位朋友在教堂地庫中舉行了一次集體捱餓(starve-in)活動,以圖引起當地社區對當時籠罩整片非洲大陸的大饑荒的注意。她憶述:「我們決定一天半不進食,以求了解──即使是片面狹小的了解──那些孩童所經驗的」【註一】。遺憾的是,這類活動,也的確只可讓人「片面狹小的了解」三餐不繼的生活。例如,該活動的官方網站向讀者指出的禁食三部曲是:1)大量睡眠;2)汲取大量水分:確保隨身攜帶足夠的果汁和水;3)饑饉行動後要進食易消化的食物【註二】。然而,除了一直挨餓的人是無法好好入睡的,而且他們大概未曾飲過果汁之外,更重要的是,他們根本看不到自己饑餓會在何時結束。對身陷慘況的人來說,最難捱的未必是那慘況本身,更是在於困在慘況之中而沒有出路。這大概才是「困苦」的含意。更令我驚奇的是,官網的另一處在解釋行動的內容時,還有一句:「世界宣明會提供大量的活動,以使這活動成為一個充滿樂趣、富教育意義,以及改變人生的經歷」【註三】。我勉強尚可接受後兩者,但如果這活動的本意是要「了解那些[挨餓」孩童所經驗的」,卻用了「充滿樂趣」(totally fun)一詞就未免(或至少)不太適合。但是,不要誤會,我仍覺得孩童在小時候(或年輕時)有機會感受一下餓不得食,或至少聽一聽五臟廟所發出的怒吼,是有意義的。再者,饑饉三十所籌得的善款而得到幫助的人數也不少。只不過,我們不要以為,有一天半晚的經驗,就完全了解和明白終日三餐不繼的人的感受。畢竟,那些人根本沒有參加饑饉三十的本錢和運氣。
我為何花了如此篇幅來寫我對有關饑餓的活動的看法呢?這欄目不是以主日讀經為主軸的嗎?是的。只是,耶穌所行的這件「徵兆」(14節)【註四】,大家都耳熟能詳;而且當中的耶穌天主性、事情的聖事性(指預示聖體聖事)、物質再少但分享仍然足夠、甚至那帶著五餅二魚的兒童乃輔祭始祖等等的說法,也不乏名家大師闡釋。我沒需要也沒能力再補充點甚麼。我反而想把焦點集中在,身為基督徒的我們可以怎樣多一點了解耶穌,並按著這多一點的認識來生活?
首先,在本來接續上主日福音選讀的《谷》中,門徒們本來的計劃是──大概因為他們有的食物不多──讓耶穌遣散餓著肚子的群眾,那他們就可以趕在人家收舖之前買得到食物,而耶穌(亦即門徒們自己)就無需背負起填飽群眾肚子的責任。但耶穌顯然反對這樣做(谷6:37)。那麼,身為基督徒的我們,自當不可對世間的挨饑抵餓者視若無睹、袖手旁觀。
特別值得注意的是,在四部福音中,只有《若望福音》──今天的福音選讀──中的耶穌在群眾吃飽之後要門徒收集剩餘,「以免糟蹋」(12節)。的確,身為生命之糧的追隨者,我們又豈可隨便浪費拋棄食物?!正如教宗方濟各在上個月(6月18日)發佈的通諭《願祢受讚美》(Laudato Si)中,在探討如何解決貧富不均的問題是,他引用自己在2013年教理講授中的一句:「每當有食物被丟掉,那就像是從窮人枱面上偷走了食物一樣」(LS, 50)。而根據聯合國環境計劃官網,人類每年所浪費的食物幾乎等於整個非洲一年的農穫【註五】。至於澳門,按環保局的數字,單單去年(2014年)的廚餘就高達500噸【註六】。
的確,誠如聖詠作者所言,上主自會按時賜給人類飲食(見詠145:15),但人類有否善用糧食資源呢?我們有否濫用了上主透過大自然來滿足我們需求(見詠145:16)的恩賜呢?也許,這一次,我們未必需要與聖詠作者一起祈求說:「上主,請伸手滿足眾生的需求」(詠145:16)。因為,上主已做了祂要做的。接下來的,就靠你和我了!

【註一】http://www.worldvision.ca/aboutus/Media-Centre/Pages/30-Hour-Famine.aspx
【註二】http://www.30hourfamine.org/info-for-parents/about-fasting/
【註三】http://dev.30hourfamine.org/wordpress/learn-about-the-famine/famine-faqs-2/
【註四】希臘原文「σημεῖον」,音譯:「sēmeion」,即英語「sign」(徵兆、指示[牌])。《思高》和澳門教區現行的主日讀經譯作「神蹟」。
【註五】http://www.unep.org/wed/2013/quickfacts/
【註六】http://www.macaodaily.com/html/2015-02/22/content_976884.htm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