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澳門舉辦紀念利瑪竇之拉丁文彌撒音樂會

作曲家冀創作中文彌撒曲

(天亞社訊)為向耶穌會傳教士利瑪竇(1552-1610)神父致敬,意大利作曲家於澳門舉行音樂會,由多個合唱團演唱。有聽眾欣賞後表示感安祥,也有希望推動禮儀音樂。
這場「拉丁文彌撒」音樂會於四月廿六日在聖若瑟修院聖堂內舉行,由在澳門工作及生活的作曲家龐保頤(Aurelio Porfiri)作指揮,其中的大部分音樂也是由他創作的。

他把吉勞多神父(Cesare Giraudo)神父選取的耶穌會傳教士聖召的文章章節,以拉丁文演繹出來。同樣是耶穌會士的吉勞多神父是聖道禮儀顧問,儘管這台拉丁文彌撒不能確切地成為禮儀。
這次活動是為紀念由意大利前往中國傳教的利神父。這位天主之僕在前往中國大陸地區之前,曾於一五八二年在澳門生活,準備日後的旅程。
音樂會由澳門的多所學校合唱團參與表演,包括花地瑪聖母女子學校小學及中學合唱團、聖庇護十世音樂學院合唱團、男女高音等,差不多一百五十人。
聽眾林泳對這場音樂會讚口不絕,她說,在差不多已有二百五十年歷史、培養了無數傳教士的聖若瑟修院教堂裡,聽一場利瑪竇彌撒曲,「實在是賞心樂事」。
她告訴天亞社:「(歌聲)時而高昂快速、時而委婉緩慢,或是哀嘆求援、或是感恩讚美,祈禱聲隨著悅耳的歌聲上達於天。」
她又感受到短短一小時的演出,「讓聽眾心靈獲享寧靜安祥」。
另據《亞洲新聞》報道,修院院長劉哲明神父強調,彌撒曲的「莊嚴」是表達禮儀感的完美方式。為此,他呼籲同樣出席活動的澳門教區黎鴻昇主教鼓勵在宗教儀式中使用這種形式的樂曲。
至於指揮家龐保頤,他未來的創作計劃包括關於利瑪竇本人的清唱劇,以及一個新的彌撒曲,這一次是採用普通話。
他對《亞洲新聞》說:「今年是澳門教區成立四百四十周年。我希望我得到所需要的支持,去譜寫一個完全中文的新的大禮彌撒曲,成為現在和未來幾代華人禮儀作曲家的一個範本。」
更重要的是,他續說,如果「澳門是天主教在亞洲的門戶,這(音樂)也可能是好的聖樂的門戶」。

圖:Oswald Vas / 華超權
圖:Oswald Vas / 華超權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