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天主教青年月刊《清泉》三月六日正式創刊
陳庭鋒
澳門天主教青年月刊《清泉》為《號角報》之副刊,並獲天主教澳門教區核准作每月定期出版,成為本澳公教出版的「新秀」,以後請大家多多指教。
《清泉》:每月第一星期以副刊形式出版
《清泉》,英文名稱《Spring Monthly》,意思是指活力、生命泉源和新生活,青年人作為社會未來的楝樑,我們必須關注他們的發展、成長及價值觀。本青年月刊就是希望讓他們從生活中反思,藉著宣揚耶穌基督的仁愛,為青少年建立正向的價值觀,並培養他們的智慧,學習尊重自己與別人,以感受天主引領的生活。
《清泉》作為青年月刊,每月出版後將派發到本澳的天主教學校,並期望可送到校內每個班房,將上天的福音交到他們手上;同時,除了天主教學校外,還會派發到其他地點,預計每期派發點超過三十多個,包括大專院校、青年中心及圖書館青少年常聚集的地方。
《清泉》:以生命影響生命
《清泉》定位為青年月刊,除紙本出版外,還於網上增設Facebook專頁版,以超越地域的界限,同時配合現今青年喜愛網上閱讀的習慣(網址為:https://www.facebook.com/spring.monthly),增大月刊傳播的幅度。
內容方面,月刊設有人物專訪欄目「我是主的羊」。每期將訪問一位有影響力的人物,透過了解他們的生活及成功之道,圖以生命影響生命。除了人物專訪外,團隊現時亦會走訪本澳各所天主教學校,讓大家了解每間天主教學校的校園生活及辦學特色,並會由老師及學生的訪問中,體會到校內的文化。而教友生活及青年價值觀上,本刊藉此感謝澳門教區鍾志堅副主教及主教座堂主任司鐸劉炎新神父的協助,擔任本刊的顧問編輯,並透過「金句王」及「Teen Teen好生活」的欄目,宣揚天主教的生活態度及精神,為讀者在思言行上作正確的指引。除了上述的欄目,還邀請了不同界別的人士撰寫專欄,使內容更為豐富及具意義。
為青年人播下喜悅的種子
現今社會,年青人重視物質的追求,在功利主義之下,他們獲得的『喜悅』
又是否真正的「喜悅」呢?《清泉》就是希望讓他們反思生活中,除了追逐物欲,其實還有很多值得我們重視及欣賞的事情,每一份《清泉》就像一粒「喜悅」的種子,散播後一同期待它們發芽,使年青人心靈上能結出豐盛的果實。
文祖賢社長:願青年副刊能為本澳青年的心靈旅路作伴
是次出版青年副刊屬本報的重大改革,見證了本報作為共融及分享平台的角色,亦能讓更多不同的讀者及團體參與其中。本報編輯及所有員工都非常期待能夠與青年多作交流。社長文祖賢神父感謝教區對是次改革的支持及肯定,並衷心祝願青年副刊能為本澳青年的心靈旅路作伴,作為路標的身份去協助指引,選擇與及辨別青年的未來。正如岳厄爾先知所言:「我要將我的神傾注在一切有血肉的人身上:你們的兒子們和你們的女兒們要說預言,你們的老人要人要看夢境,你們的青年要見神視。」(岳厄爾3:1;參宗徒大事錄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