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草原上的幸福

羅芷芬

北朝時代,有一首樂府民歌名叫《敕勒哥》,描述敕勒,即今日內蒙境內,是一片望無天際的平原,極目所視,只有天空與大地:

欶勒川,
陰山下,
 天似穹廬,
籠蓋四野。

身處草原上,無刻不感覺到自己的渺小,好像除了天、地和自己外,什麼也没有。
風一吹,草彎低,一頭一頭的牛羊便冒出來,緩緩地吃著青草,安逸於大自然的懷抱裏:
天蒼蒼, 野茫茫
風吹草低見牛羊。

在蒼蒼茫茫的大地上,詩人感悟到人的虛無,然而,在看似平平無奇的草原上,發現了冒出來的牛羊,原來它們一直與他並存,悠悠的,俏俏的,居停在此,意象無窮。
與降生成人的小耶穌在一起,可會有這種與天地渾然合一的感覺?
「聖言成了血肉,寄居在們中間」(若1:14)。天主子必須進入人類生命方能雋永,澎湃的生命力和創造力與人的內心連成一體,透煥出人獨特的靈氣。
首位得到這份恩寵的是瑪利亞,在她回應天使的那句話「願照你的話成就於我吧」(路1:38),她的身體頃刻間起了變化,從上而來的生命進入了她内,把一位平凡少女轉變為「上主婢女」,表示著從今以後一切的事要都是按天主的旨意而行。
巨大的變化沒有使瑪利亞慌亂,反倒催使她成為一個默觀的母親: 「瑪利亞卻把這一切事默存在自己心中,反覆思想」(路2:19)。默觀之道在於靜,教人隨著人間景物,進入無際的空間,尋找隱藏在「腹中歡躍」的天主子(路1:14)。
即使身處生命的矛盾中,瑪利亞在她的深度默觀祈禱中找到最恰當的定位。
當瑪利亞在小耶穌身上細味著幸福的體會時,在另一邊廂,老西默盎一直期待著以色列的安慰,「他曾蒙聖神啟示:自己在未看見上主的受傅者以前,決見不到死亡」(路2:26) 。生命對他最大意義就是能窺見「那普照每人的真光,正在進入這世界」(若1:9)。他一直等,一直等,長年的等待無損他的信德,反之,因著他的望德和愛德,他對天主的嚮往日益加深,小耶稣成了心中不滅的路燈。
不論是一個沉靜內斂的少女,或是一個正義虔誠的老人,厄瑪奴耳──天主與我們同在–的影響力足以令靈性迷醉,為追隨者譜出最幸福的人生。

Leave a Reply

Your email address will not be published. Required fields are mark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