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 Local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被遺忘了的寶藏

出於愛 說實話 文祖賢 著 何紹玲 譯 每個人也有權利去擁有物質的東西,這是他履行部份「耕種、看守這大地」這使命。(參照創世紀2:15)。除有權擁有物質上的東西,每人也有權擁有一些無形的東西,就如他的美譽或名聲。 可是這權利差不多每天也會有人去違反。不論在思想、在言語、甚至用行動去批評別人,我們已侵犯了那人的美譽。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耶穌聖體聖血節)

立約祭祀之血 導向將來的血 梁展熙 聖體聖血節,禮儀年三年循環的讀經都不相同。而貫穿今年三篇讀經的,是個「血」字。在讀經一中,按《出谷紀》廿四章所載,梅瑟以血灑在百姓身上,作為立約儀式的結束。至於在《馬爾谷福音》中,耶穌特別強調他的血是「為許多人而傾流」的(14:24)【見註】。最後,在第二世紀初,《致希伯來人書》的作者,把耶穌視作大司祭,模擬他在贖罪日當天在至聖所中執行大司祭的職務──向約櫃灑牲血。當然,他所帶去的,並非普通的大司祭按傳統規定的牲血,而是「自己的血」,並且「只一次而永遠進入至聖所,成就了永遠的救贖」(9:12)。從以上的撮要可見,雖然《谷》作者並只視耶穌最後晚餐杯中的「血」,以及他在翌日就要「為許多人而傾流」的血視為立約元素──發展自梅瑟傳統(?)──,而並沒有視之為祭祀,但初期基督信仰傳統很早就已開始從祭祀的角度來理解耶穌的死亡。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巴西雕像 體現外來文明影響

(中央社訊)巴西曾是葡萄牙的殖民地,16世紀傳教士相繼抵達巴西也引進足以影響巴西社會的當代文明,後世感念他們的貢獻,紛紛矗立雕像,紀念他們如園丁般的辛勤灌溉。 西元1553年,19歲的西班牙耶穌會傳教士安謝塔(Jose de Anchieta)神父隨葡萄牙航海大軍抵達巴西,1年後協助建立聖保羅市,設立耶穌會中學,對整個巴西歷史、教育和文化,影響深遠,足跡遍及南北,窮畢生精力於傳揚西方宗教。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為甚麼要望彌撒?

十個你必要參與彌撒聖祭的理由 Dr Raul Nidoy, STD 1. 參與耶穌在髑髏地的犧牲,作現場重温我們永恆天主那二千多年前,曾改寫歷史的救世奧跡;祂把那驚世最大邪行(殺害天主)演變成史上最偉大的行為 — 通過祂的犧牲死亡、祂的光榮復活 — 祂救贖了世人,把榮耀歸於天主。在彌撒中,我們穿越時空,回到那逾越奧跡。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明愛家居護養舉辦電影分享書,了解臨終關懷

(本報訊)澳門基金會明愛家居護養服務已於2015年5月23日下午二時至六時假明暉護養院禮堂完滿舉辦《臨終關懷──正面看生命電影》分享會,是次活動邀請到加拿大資深兒科、血科及腫瘤科醫生鄔維揚醫生主持。活動參加者踴躍,參與人數約60人,包括不少的長者、家屬、安老服務的社工、護士及個人護理人員等。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若瑟大學代表團拜訪國家宗教事務局和教育部

(本報訊)5月22日上午,聖若瑟大學校長薛沛德神父率代表團一行六人在北京拜訪了國家宗教事務局,受到陳宗榮副局長(副部級)等官員的熱情接見,並舉行座談。聖大參加這次拜訪活動的還有助理校長楊誠,行政及管理學院院長區如實,心理及教育學院院長高安雅,聖大校友會副主席岳宗斌和副理事長陳桂舜。此次會見在友好的氣氛中進行。薛沛德校長介紹了天主教會在澳門辦學的悠久歷史、聖大的國際化師生和全英教學特色以及特區政府對大學的支援等情況。楊誠助理校長介紹了聖大近期設立的各項規章制度,它們體現了嚴謹、有序、平等的原則。陳副局長在認真聽取介紹後表示,聖大是一座中西文化交流的橋樑,尤其可成為在天主教領域開展交流的橋樑。聖大建校以來取得的成績及平等、和諧、規範的治學理念值得肯定。他說,希望在相互尊重、互不隸屬、互不干涉的原則下,加強國家宗教局與聖大的學術交往和研究合作,並祝願大學越辦越好。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雲先會於聖老楞佐堂成立協會

(本報訊)二零一五年五月十七日,聖雲先會於聖老楞佐堂成立協會,在本區回應天主的召叫和社區的需要,服務貧窮和有需要人士。 聖雲先會為其中一個最備受尊重、廣為人知、發展蓬勃、激勵人心的國際平信徒慈善團體。聖雲先會於1833年在法國巴黎創立,並於1845年獲教廷確認為天主教平信徒組織。目前立足於150個國家從事扶貧工作,擁有80萬位會員、130萬位志願者及50,000個協會。每日服務3000萬貧窮人,並於2012年3月獲聯合國經濟及社會理事會(ECOSOC)確認為非政府慈善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