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log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香港教區和主教 白主教 骨灰

2015年4月2日

遷葬香港主教座堂 (公教報訊)教區三月二十五日於堅道主教座堂,為香港的和主教(1894-1904年出任香港宗座代牧)及白英奇主教(1951—1969年出任教區主教)舉行安葬禮儀,把兩人從意大利遷來的骨灰,下葬至福傳小堂的地下墓穴,讓信眾紀念。 禮儀由教區主教湯漢樞機主禮,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宗座外方傳教會代表,及多位神父及信徒參禮,他們共同為香港教會祈禱,並感謝兩主教的貢獻。 和主教原葬於其家鄉碧嘉木(Bergamo)、白主教原葬於萊科(Lecco),經宗座外方傳教會及意大利當局的協助,起出遺體及火化後,把骨灰運回香港。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安多尼堂四旬期退省

2015年4月2日

(本報訊)為了讓教友在四旬期內準備好心靈、善度基督的復活,聖安多尼堂於3月22日(星期日)下午2時30分在堂區中心舉行退省,主題為「聖召和回應」。當日約有20多名教友及慕道者參加,由主任司鐸李仁皥神父及副主任司鐸柳在炯神父主持。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明愛4月將舉辦青年義工基礎培訓

2015年4月2日

(本報訊)由澳門明愛主辦、澳門大學曹光彪書院協辦之《Make a Difference青年義工基礎培訓課程》,將於4月19日及26日分別在澳門大學曹光彪書院及黑沙灣明暉護養院舉行,以提升青少年之服務技巧與效能,培養助人自助的能力,提高義工的自我價值感及拓展人際網絡。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但丁冥誕七百五十周年

2015年4月2日

史學家辦朝聖及研討會紀念 John Burger / Aleteia 天亞社編譯 今年是世界名著《神曲》作者但丁.阿利吉耶里(Dante Alighieri)冥誕七百五十周年。這位長期被放逐的意大利偉大詩人的故鄉佛羅倫斯,正籌備盛大的慶祝活動。 然而,美國歷史教授愛德華.馬札(Edmund Mazza)正結合一個在羅馬的會議及一次屬靈的朝聖來向但丁致敬,不單作為對詩人的周年紀念,也同時紀念多位中世紀和文藝復興時期人物,他們對廿一世紀的人們留下許多話語。 馬札是阿祖瑟太平洋大學歷史和政治科學系的教授,其主要研究領域是中世紀歐洲、古代史、教會史和俄國歷史。他向意大利教會新聞網站《Aleteia》講述這趟計劃在五月成行的朝聖之旅。下文為部分的訪問內容: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若瑟大學3月27日舉辦就業展覽會

2015年4月2日

(本報訊)聖若瑟大學將於3月27日週五下午二時半舉辦就業展覽會,是次展覽會邀請到四十多間公司、非牟利機構及政府部門參予,並為學生提供約二十場專業就業講座。展覽會開幕禮堂中更請得扶康會的數位朋友演唱。 展覽會以多元化就業機會為主題,除了邀請到澳門國際機場、澳門電力股份有限公司以及大型酒店及博彩業公司以外,具挑戰性的工作包括有財務、建築、平面設計、媒體製作、娛樂、餐飲、心理咨詢及社工專業等有關就業機會。 大學的實習暨就業輔導部主管林博士表示,他期望學生能透過是次展覽會了解現時市場就業趨勢及人才需求。本年聖若瑟大學的應屆畢業生約有四百五十多名,而他們的專業有來自建築、工商行政、媒體製作、設計、教育、政府研究、資訊科技、心理學及社工。參加展覽會的學生期望能早日以其領域所長貢獻社會。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號角舊文, 陳繼容博士

聖經中「美」的管闚

2015年4月2日

耶穌的十字架(二) 陳繼容 2. 十字架事件是復活事件的開始:十字架上的死原來是生命 耶稣的死於十字架上,並非整個苦難事件的終結。正如我們在前面提過,並非天主把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是人類的罪把耶穌釘死在十字架上,但最後的勝利卻屬於天主,因為天主從死者中復活了耶穌。所以耶穌的死於十字架上是另一個事件──祂的復活事件──的開始。換句話說,耶穌的復活才是祂死在十字架上這事件的完成。所以十字架不只是死在十字架上的耶穌的十字架,也是復活的基督的十字架。這表示耶穌基督的十字架從今以後將成為生命的記號:把人帶入生命中。每個人都要忍受自己的死,耶穌基督所忍受的死,卻是為了要讓我們獲得生命。祂為了人類的罪忍受死亡,自願被釘死在十字架上,以消滅人類的罪。所以耶穌基督從死者復活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事實:十字架上的死原來是生命。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

2015年4月2日

「你們尋找那被釘在十字架上的納匝肋人耶穌,他已經復活了,不在這裏了」(谷16:6) 梁展熙 在四部福音中,我最喜歡的是當中最早成書的《馬爾谷福音》(約於主曆七十年前後)。無他,在四福音中,《馬》的神學反省相對原始、雕琢較小、質樸無華,但不乏深度。今天的福音選讀,正是一例。 事情發生在耶穌行刑後的第三天。放棄了耶穌的門徒──【按:四福音對門徒們──以至任何人物──的描述都是有差別的,大家讀福音時,還是不要把四本混為一談,當成一本的好。畢竟,誠如上世紀天主教聖經學泰斗之一伯朗(Raymond E. Brown)所言,教會傳統為我們留下了四部福音,就是要我們周旋於四個有差別的耶穌(及與他相處的人)的經歷的敘述。至於差別為何,有機會另文再議】──並沒有回來【按:谷16:8乃《谷》原本的結束,現存的版本中16:8之後的故事,為《谷》後來的抄經者或編修者所加】。出現的三位,全都是女性:瑪利亞瑪達肋納、雅各伯的母親瑪利亞和撒羅默(16:1)。她們來,是為傅抺已死去第三日的耶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