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4月19日(星期日)上午九時,聖老楞佐堂於主日彌撒後隨即舉行病人之痊聖母遊行。遊行隊伍先在聖堂內恭念玫瑰經,然後緩慢前進,途經慈幼中學校舍操場然後返回聖堂,約三百位熱心教友參加。(圖:葉家祺)
Blog
聖言啟航
2015年4月24日棄石與善牧 救治與愛情 梁展熙 今天的禮儀選讀觸及到一些重要的問題,包括耶穌的身份,以及用了兩個比喻來嘗試描寫以耶穌所履行的基督事件作為基礎的我們與耶穌之間的關係,和這基督事件在我們身上所呈現的效果。 首先是耶穌的身份。在讀經一中,伯多祿和若望因著他們所行的奇事──治好跛腿乞丐,以及接著的講道而吸引猶太人聽信,因而引致猶太權貴的質問時,伯多祿的回答中有道:耶穌基督就「你們所釘死,天主從死者中所復活的」(宗4:10)。可以說,耶穌的身份,至少我們人類可如何理解他的身份,是與他服從天主旨意所承行的基督事件分不開的。
聖方濟各沙勿略在東方(12)
2015年4月24日文德泉蒙席 著 復活死人 我每日唸經用的日課經書,用了四十多年。它在描述某些聖人的生平時,很多時都講了一些聖人們根本沒有做過的奇跡。舉個例子,它談及沙勿略的時候說:「他令很多死者復活,其中一個在前一夜已下葬,聖人叫人把他從墓中挖出來,把他復活了。另外兩人,則在殯葬途中,聖人拿著他們的手,把他們交給父母。」 我一路都深信著這些故事,直到有一天蘇哈默神父(見文末譯者按)對我說聖人從來沒有把死人救活過來,我才醒覺過來。
救恩史 -- 耶穌時代(四)
2015年4月24日耶路撒冷
主日福音 — 復活期第四主日
2015年4月24日恭讀聖若望福音 10:11-18 那時候,耶穌說:「我是善牧:善牧為羊捨掉自己的性命。
Sign of the Cross – Music by Aurelio Porfiri
2015年4月24日Liturgical Mass Sheet
教宗接見亞美尼亞主教
2015年4月17日只有作出具體修和行動,才能醫治各種創傷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4月9日接見亞美尼亞天主教會教務會議的20位主教,向他們提到這個主日4月12日他將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彌撒,紀念100年前亞美尼亞人遭屠殺的悲慘歷史。教宗強調,只有作出「修和與和平的具體行動」,才能對亞美尼亞人遭屠殺歷史的「解讀」達成共識。 100年前,150萬亞美尼亞基督徒因不放棄自己的信仰,而遭奧斯曼帝國統治者屠殺。教宗分擔亞美尼亞主教們的痛苦,他提到這個主日的彌撒說:「我們將呼求天主以祂的慈悲幫助眾人本著對真理和正義的愛,醫治各種創傷,使那些對這悲傷事件的解讀尚未達成合理共識的國家,能加速修和與和平的具體行動。」
評論:放眼望四周
2015年4月17日他真的可以影響世界? Pedro Daniel Oliveira 著 本報譯 看到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最近被《財富》雜誌選為全球第十位傑出領袖,我登時感到驚奇和詫異,更意識到塑造公眾輿論對這個世界是如何的重要,才導致分析有這麼大的誤差。 南華早報高級專欄作家盧綱(Alex Lo)也有評論這些粗淺分析,他說:「很難想像在同一文章同時弄錯這麼多關鍵的事實,可是《財富》雜誌這篇有關黃之鋒的佈道,它是做到了。 盧綱引用《財富》雜誌對黃的評論:他的非暴力抗議言論和積極的理想簡直令在場的人振奮,引至癱瘓香港三個月。
來自南蘇丹的信
2015年4月17日愛畢竟是戰無不勝的 田默迪神父 親愛的朋友們: 教會正在慶祝耶穌生命的高峰,即基督的死亡與復活,這正是我們的信仰的中心。 我在去年聖誕節給各位的共同信中,已經省思過這個問題。如果我們不認識天主之國的宣告以及耶穌復活的奧蹟,那麼慶祝基督的誕生也就沒有甚麼意義。現今的世界不太平安,但我認為我們必須經過這個階段才能產生突破,進而達到更深的合一。
朋友們,劇本是這樣寫的
2015年4月17日「你們到底說什麼?」 文祖賢 著 何紹玲 譯 聖路加福音第24章有載:「就在那一天,他們中,有兩個人往一個村莊去,村名厄瑪烏,離耶路撒冷約六十〔斯塔狄〕。他們彼此談論所發生的一切事(13-14節)。」 跟着的幾節我們便看到他們正談論什麼:「就是有關納匝肋人耶穌的事。衪本是一位先知,在天主及眾百姓前,行事說話都權力。我們的司祭長及首領竟解送了衪,判了衪死罪,釘衪在十字架上。我們原指望衪就是那要拯救以色列的。」(19-21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