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常年期第三主日 (甲)

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瑪竇4: 12- 23 洗者若翰被捕後,耶穌就搬到加里肋亞了,在那裡開始祂的公開生活。根據瑪竇的記載,耶穌離開家鄉納匝肋,住在則步隆,一座名叫加里肋亞的小鎮。一開始加里肋亞似乎不存在於默西亞的使命中,但耶穌卻在這個小村莊開始了祂的使命。祂的宣講可以用一句簡單的話來總結:「你們悔改吧!因為天國臨近了。」「宣講」說得更貼切一點應該是「宣布」,將好消息宣布出去。然而,要宣布什麼樣的好消息呢?就是「天國臨近了」的好消息。「天國」是一個很容易造成誤會的用語。對許多人來說,它可能就像「天堂」一樣,是我們希死後要去的地方,好像一定要「悔改」才能進入「天國」。一般我們所知道的悔改,通常是為了過去的一些錯誤行為感到後悔。然而,耶穌的要求不止於此。它是一個召喚,不只是要我們忘記過去,而是從現在開始放眼未來,尋找生活正確的方向,和天主一起工作,讓天主進入我們的生命中。 耶穌開始宣講之後,找到了第一批工作上的合作夥伴。他們不是法利賽人,也不是經師或學者,卻是一位沒讀書的漁民。耶穌主動召叫他們,他們就立刻放下了魚網,跟隨了耶穌。他們完全地信靠耶穌,事先不知道他們將何去何從,就放棄了他們唯一的謀生工具。耶穌離開納匝肋時,也是放棄了祂的家人、祂的生活、以及祂木匠的工作。從現在開始,他們的生活將以服務為中心,服務他們的兄弟姐妹們,特別是那些需要幫助的。捨棄他們原本的謀生方式,引導他們進入簡單的生活型態,完成耶穌交代他們的工作。他們開創了全新的方向,生活在一個相互支持的團體中。他們與家人分離,不是因為他們不愛家人,而是因為他們知道,身為耶穌的門徒,他們屬於一個更大的家庭。他們在新的團體中,不僅學習要愛自己,也要關心和憐憫需要被愛的人。剛開始的時候,他們首要關心的可能是家人,就像耶穌醫治了伯多祿的岳母一樣,但後來他們將這樣的愛擴大到外邦人、陌生人,甚至是敵人身上。跟隨耶穌就是大家庭的一份子。雖然今天的教會有許多的分歧,這是耶穌不願見到的,但在今天的感恩聖祭中,我們求主讓我們彼此團結,同屬一個基督的大家庭。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 耶穌的呼召(甲年常年期第三主日)

梁展熙 究竟伯多祿和安德肋、雅各伯和若望為甚麼會跟隨耶穌?根據瑪竇(及馬爾谷)的敘述,他們四人在此之前對耶穌全無認知。當他們有一天正在葛法翁工作時,耶穌走來,並對他們說:「跟隨我吧!」他們就馬上照做。回應耶穌的呼召,就意味著要為了一個未知的將來而放下自己的家庭和事業。他們究竟為何會這樣做?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新聞簡訊

聖座開放羅馬聖堂 供露宿者禦寒過夜 (梵蒂岡電台訊)羅馬聖艾智德團體為應對這幾天的寒流,本月7日起開放位於台伯河畔的聖加理多堂,供露宿街頭者禦寒過夜,直至當局解除低溫警報為止。聖加理多堂的聖堂及其附屬空間均處於聖座域外管轄區。 教宗救濟所在一份公告中表示,聖加理多堂是個古老的敬禮場所,環繞加理多一世教宗於公元222年殉道的水井而建。現有的建築物興建於17世紀,與台伯河畔的聖母堂毗鄰,委託於聖艾智德團體管理,用以敬禮活動和講授要理,特別為長者和殘疾人士服務。 聖加理多堂的聖堂及其附屬空間此刻設置了暖爐、折疊床、棉被和衛生設施。他們每天傍晚7點先在附近的聖艾智德團體食堂用膳,然後在晚上8點至10點之間進入聖加理多堂,隔天早上8點左右離開聖堂。在聖堂開放的所有時間,聖艾智德團體的義工都輪班職守,夜間也不例外。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意大利中部再發生強烈地震 大雪封路令情況危急

(綜合報道)意大利中部18日上午發生黎克特制5.3級地震,並在1.5小時內先後發生11次2.5至5.7級餘震,震源深度9公里。震央位於羅馬東北111公里的城市蒙特雷阿萊(Montereale)。首都羅馬和多個大城市均感到震動,據報羅馬地鐵一度需要疏散。 蒙特雷阿萊的憲兵隊長比翁迪(Giuseppe Biondi)表示,震央整個地區情況危急,有些地方因大雪受阻隔,「亦因為餘震時斷時續,居民不能留在家中。」列蒂(Rieti)教區主教蓬皮利(Domenico Pompili)則表示,學校全都立即疏散:「我們這裡寒冷,冷得刺骨。我們的情況與阿瑪特利切和阿庫莫利(Accumoli)相似,那兩個鎮都陷於1米深的厚雪中。」 蒙特雷阿萊位於阿奎拉(Aquila)和列蒂之間,距離去年8月底發生嚴重地震的阿瑪特里切(Amatrice)只有7公里。意大利部長會議主席真蒂洛尼(Paolo Gentiloni)立即與民防局接觸,政府保證全力援救地震災民。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吳庶深博士為利瑪竇中學舉行生命教育研討會

(本報訊)利瑪竇中學於2017年1月7日(六)下午邀請來自台灣的吳庶深博士蒞臨為該校中、小、幼教師和150多位家長進行生命教育研討會。吳博士現任職於國立台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副教授。吳博士於台大社會系社工組第一名畢業、東海大學社會工作研究所碩士、英國伯明罕大學哲學博士,主力研究生命教育、死亡教育、悲傷輔導和臨終關懷等。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粵華中學慶祝聖母無染原罪瞻禮暨91週年校慶

(本報訊)粵華中學於上月12月8日慶祝校慶91週年。當日,該校舉辦了一系列的慶祝活動,以紀念其91年不平凡的辦學歷程。 當日上午八時開始,師生們回到學校,到大聖堂舉行彌撒聖祭,在眾聲合唱和悠揚的樂曲聲中,師生們在簇新的大聖堂裡沐浴着令心靈昇華的精神之光。宗教活動之後,舉行了大聖堂(聖類思小堂)翻新啓用儀式。大聖堂自上世紀60年代建成啓用,至今已有超過半個世紀的歲月。它除了是莘莘學子一處陶冶性情、提昇個人靈修品質的修身場所之外,還成為附近社區部分市民經常前去參加活動的一處聖堂。這次翻新重開,必會令前來的師生、校友等有耳目一新的感覺。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義・常精彩」2016年系列活動暨社區大使嘉許禮

(本報訊)由社會工作局與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合辦的「義・常精彩」2016年系列活動暨社區大使嘉許禮,於2016年12月17日下午假中葡職業技術學校舉辦,活動約150人出席。是次嘉許禮由社會工作局副局長區志強先生及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行政總監葉永強先生致詞後揭開序幕,活動希望藉此嘉許參與義務工作的家庭義工、機構推展的義工服務計劃及一眾支援社區工作的社區關愛大使。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澳門明愛2017年度慈善餐會

(本報訊)由澳門明愛舉辦之「澳門明愛2017年度慈善餐會」 (Caritas Macau Annual Charity Ball 2017),將於2017年2月11日(星期六)晚上八時,假澳門美高梅一層大宴會廳舉行,主題為「涵道修善 晉理納德」,餐費每位為澳門幣壹仟貳佰元正,目的是讓長期支持明愛的善長們聚首一堂,了解明愛來年的服務發展,迎接新一年好開始。明愛呼籲善長慷慨支持,將愛與希望帶給有需要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