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繼容 天主教澳門教區禮儀委員會於2017年1月7日及21日為教區的讀經員舉辦了兩次講座,筆者將這兩次講座的內整理成本文,以方便未能參與講座的人士,並蒙《號角報》刊載,謹此致謝。全文內容除導言與結論外,共包括7個重點,本期先談及兩點。
天天誦唸玫瑰經的四大理由:連接花地瑪
文:Tom Hoopes 譯:何紹玲 今年是聖母在花地瑪顯現的100週年紀念,正好讓我們向聖母顯現的訊息作敬禮。之前我曾提過花地瑪「為罪人悔改」的訊息,剛巧它隨着慈悲禧年之後這一年。 這次我想指出的是花地瑪另一重要訊息,那便是:每天誦唸玫瑰經。
教宗探訪羅馬堂區:罪惡猶如給天主一巴掌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上主日(12日)下午到訪羅馬西北郊的堂區進行牧靈訪問,他在彌撒中提到罪惡的醜陋:「罪惡是對天主的冒犯,是給天主刮了一巴掌!」
【聖言啟航】活水泉旁的撒婦
梁展熙 在(甲年)四旬期的第三、四、五主日,我們會讀到《若》中的三個信仰萌芽(to come to faith)的故事。今天的教會禮儀,一般強烈建議在合共於三個主日(即四旬期三至五主日)舉行的三階段考核禮的彌撒中誦讀這三篇福音,無分甲、乙、丙年。原因大概是,當中有激勵人心的人物,又有深富象徵意義的水和神,光和信,死亡和生命,這一切都是用來作候洗教理講授的理想材料。不過,我倒想用另一個角度,從《若》第四章中的撒瑪黎雅婦人切入,來看看今天的福音選讀。
【聖言心語】四旬期第三主日(甲)
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若望 4: 5-42 今天的讀經的主題是「水」。福音的一開始,我們看到耶穌真正的面貌,又累又餓又渴的出現在一位撒瑪黎雅婦人面前。耶穌常常在福音中用各種方式提醒我們:其實祂充滿人性,跟我們每個人一樣都有自己的需要。從福音中我們得知,撒瑪黎雅和猶太人是對立的族群,但耶穌並沒有避開他們,反而說要賜給他們活水。那名婦女因此質問耶穌什麼都沒帶,還要向她討水喝,更不懂耶穌口中的「活水」到底是什麼意思。這名撒瑪黎雅婦女希望以後永遠都不用再辛苦汲水,但耶穌所說的活水是永生的泉源,是超越一切物質的活水。
【神學入門】第六章:聖經(一)
José Morales José Manuel Fidalgo 譯:姚子汶 神學家稱他們取材論證的地方為神學的來源。沒有一個神學的來源是與其他的來源分離:即它們都包含在一個互相深層的聯繫上。第一個來源就是聖經,也是神學的靈魂,因為聖經為所有神學的工作賦予生命和意義。
教宗方濟各當選4週年 聖座國務卿:常與信友「相互交付」
(梵蒂岡電台訊)聖座在剛過去的星期一(13日)慶祝教宗方濟各當選伯多祿繼承人4週年。聖座國務卿帕羅林(Pietro Parolin)樞機於前一天(12日)接受梵蒂岡電台專訪,談及這位教宗的幾個特點和聖座各部會在他領導下的改革工作。
新聞簡訊
越南曉明之星聖母修院慶祝重開25周年 (天亞社訊)越南中部曉明之星聖母大修院慶祝重開25年,芽莊教區武德明主教2月22日主持慶祝修院成立25周年的感恩祭,約近千人參加。 曉明之星聖母大修院位於慶和省首府芽莊市,於25年前成立。儘管修院當時受到共產政權的壓制,但仍滿足國內天主教會的需要。修院院長吳定進神父指,在過去25年來,修院為全國9個教區培育近500名司鐸,他又表示,共產政權在1975年統一全國後,這批神父解決了各個教區對神職人員的需要。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神父指,政府1979年將芽莊教區從前的曉明之星修院及60間教會設施充公,1976至1990年間便再沒有祝聖司鐸,其他神父亦禁止從事牧靈工作。 20世紀80年代,政府頒布「開放政策」及容許6間大修院重開後,芽莊教區已故的阮文和主教決定,在1991年重開曉明之星修院。 吳神父表示,政府只准修院每兩年取錄30名學生。他還指出,作為地下教會期間,修院仍有為那些沒有接受正統訓練、來自全國9個教區的老修士,開辦神學導修課。
耶路撒冷拉丁禮宗座署理發表牧函
(梵蒂岡電台訊)耶路撒冷拉丁禮宗主教區宗座署理皮扎巴拉(Pierbattista Pizzaballa)總主教,在四旬期開始之際發表牧函,分享自擔任宗座署理7個多月以來的工作,以及宗主教區當前的難題。
聖瑪沙利羅學校 「認識祖國 愛我中華」學習之旅
(本報訊)為讓學生了解孫中山先生的生平事跡、學習他愛國愛民的精神。聖瑪沙利羅學校日前組織師生,進行了一次「認識祖國 愛我中華」學習之旅,同遊孫中山故居及參觀珠海農科所。師生一行28人帶着愉快心情,從拱北出發,開展一天有意義的行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