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生活中的其中一項要務是補贖,即透過悔罪和克己實踐皈依。悔罪首先是一種信仰行為,目的是愛和皈向天主;否則就僅是形式主義而已。 為使整個教會集體遵守共同補贖,教會規定「補贖日期」。在此期間基督信徒應以特別方式專務祈禱,實踐虔誠、慈善和愛德的工作,並藉更忠信的盡本身的義務,棄絕自己。在普世教會內,「補贖日期」為全年每周星期五及四旬期。「補贖」包括大齋、小齋或其他可取代之的行為。
四旬期各堂苦路善功
(本報訊)四旬期是一個更深入認識耶穌與默想其苦難,努力使生活「基督化」的時期,因此,各聖堂每週都有苦路善功的舉行。
聖灰禮儀各堂時間表
(本報訊)3月1日(星期三)是聖灰禮儀日,為四旬期的開始。把灰抹在教友頭上,表示悔過與補贖,提醒教友信賴天主的慈愛,悔罪改過而重生。是日本澳教友當守大、小齋。現將各堂聖灰禮儀時間列下:
明以致遠‧仁愛傳承 聖安妮仁愛修女會來澳服務30週年
(本報訊)聖安妮仁愛修女會於2月11日(露德聖母慶日)上午10時,在聖類斯公撒格之家舉行感恩祭,慶祝該會來澳門服務30週年,由郭春慶神父主祭。參加者包括有:明愛總幹事潘志明先生、服務總監袁志海先生,以及澳門明愛轄下服務單位的修女、主管和服務使用者約100人到場參與。慶典主題為「明以致遠,仁愛傳承」,感恩祭在溫馨和歡欣的氣氛下進行。
與青年談及兒時志願 教宗:想當一名肉販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上主日(19日)牧靈訪問羅馬東郊聖瑪利亞約瑟法堂區,會晤堂區青少年、病人,以及明愛會接濟的家庭。當地的青年除了把握機會與教宗自拍,又向教宗提出一些好奇的問題。
教宗探訪羅馬東郊堂區:祈禱是對抗仇恨的一劑良藥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於2月19日主日前往羅馬東郊的耶穌聖心聖瑪利亞約瑟法(Santa Maria Josefa del Cuore di Gesù)堂區進行牧靈訪問,這是他第13次探訪羅馬堂區。教宗邀請信友們走成聖的道路,向天主祈求不存有怨恨和為仇人祈禱的恩寵。
鮑曼與教宗方濟各的三個勸籲
文:Angela Ambrogetti 譯:鄭定鈞 社會學家齊格蒙.鮑曼(Zygmunt Baumann)於上月9日與世長辭,享年91歲。 去年9月,鮑曼參加了在意大利亞西西(Assisi)、由聖艾智德(Sant’ Egidio)舉辦的宗教交談大會。
【速食哲學 4】我們能說我們不知道的事情嗎?
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如果有人嘗試說一些他不知道的事情,情況會是怎樣?我們會說他胡言亂語。這是今次的主題。但是,讓我們先重溫早前的內容。 在這系列的第一篇,我們問及我們為什甚麼需要哲學。我們引用蘇格拉底的格言「未經反思自省的人生不值得活。」哲學正正就是幫助我們思考人生。再者,哲學在以下三方面能助長信仰的陶成:它幫助人準備去明白信仰;它加深人對信仰的認知;它有助解釋和捍衛信仰。信仰需要哲學和理性。榮休教宗本篤十六世說過,缺乏理解的信仰會引致迷信。
荷里活男星含淚促請停止人口販賣
(綜合報道)荷里活男星艾斯頓.古查(Ashton Kutcher)上週三(15日)在美國參議院出席外交關係委員會聽證會,發表反對現代奴隸制的演講,並斥責美國政府無法有效地遏止販賣與性侵兒童,更一度哽咽。
聖德蘭與聖羅撒中學進行教學觀摩交流
(本報訊)為配合教改,且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打造高效課堂,提升教學素質,聖德蘭學校於2月10日與聖羅撒女子中學(中文部)進行語文課教學觀摩交流活動。出席者除該校校長盧桂芳修女及11位語文老師外,還包括聖羅撒女子中學校長羅玉清修女、簡穗川副校長及23位老師、香港前督學李倩粧女士和3位內地優秀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