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馬主場)教宗方濟各四月底到訪埃及,此前亦答應會到訪孟加拉,但官方亦未有確認今年會訪問孟加拉的行程。教宗自己曾親自說明這些牧靈訪問行程的使命,就是要傳達和平、對話和聆聽。我們與穆斯林的伊瑪目(Imams,穆斯林的祭司)坐下相討,看看他們對這些不久的宗教對話之期望。
東訪教會神父:教宗訪問埃及深具大公意義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上週五(28日)展開訪問埃及行程,於首都開羅的其中一項活動是禮貌拜會塔瓦德羅斯二世宗主教。宗座基督徒合一促進委員會東方教會部門助理奎克神父(Gabriel Quicke),接受《梵蒂岡電台》訪問,並講述教宗對埃及訪問的意義。 奎克神父:教宗今次訪問能加強埃及與梵蒂岡之間的關係。但是,我們從訪問中的各種活動可以看出,這次的訪問毫無疑問具有非常重要的大公意義。教宗方濟各當選數月後,他在梵蒂岡宗座大樓接見了塔瓦德羅斯宗主教,隨後他們二人在宗座大樓救主之母堂一起祈禱。在那機會上,教宗和宗主教承諾每天要為彼此祈禱。這是一件意義非凡的事,因為這意味著他們之間有一種精神上的聯繫。教宗這次訪問也具有宗教交談的意義,因為在可怕的恐怖襲擊事件的背景下,穆斯林團體與教宗的會晤能給整個世界,包括穆斯林世界一個非常重要的信息:絕不能利用天主之名和宗教之名施行暴力。
聖瑪沙利羅學校 童心關愛地球 實踐綠色生活
(本報訊)聖瑪沙利羅學校為回應教宗方濟各於2015年頒佈的《願祢受讚頌》 – 天主為人類創造天地萬物,讓人來管理天主所創造的一切,人類是有責任好好保護和管理地球。因此本學年的學校發展計劃中幼稚園訂定了幼兒創思方案教學的主題為「2017童心愛地球」,以關愛地球、珍惜資源為教學重點。
2017國際明愛慈善宴
(本報訊)由澳門明愛舉辦的「2017國際明愛慈善宴」,定於6月25日(星期日)中午12時及晚上7時半,假澳門君怡酒店2樓君怡軒舉行,每張餐劵澳門幣380元。 國際明愛主要為人道緊急需要、戰禍及天災的受害者服務,當前尤其關注敘利亞難民孤兒問題,及身處於動蕩國家的家庭,改善其惡劣的生存環境和不公平對待,並積極推行為敘利亞和平發起的運動 “Syria: Peace is Possible” ,期盼在提供援助的同時,為難民帶來和平、尊嚴及希望。另外,亦繼續推進全球性的“一個大家庭”方向,呼籲人人關懷困苦,不分遠近,幫助世界上弱小、貧窮和被邊緣化的人。 是次宴會主要目的是為國際明愛籌款,為其在國際上的各項援助工作籌募經費,並希望透過宴會讓各界善長加深對其的認識和了解,為國際明愛添加力量,促進全球人類大家庭的公益,為世界送上溫暖。 如欲購買餐券或查詢,請致電2893 3255與李小姐或任小姐聯絡。為善最樂,福有攸歸!
「家庭放暖五月天」活動
(本報訊)澳門天主教美滿家庭協進會,將於2017年5至6月份(逢星期六),舉辦「家庭放暖五月天」活動,藉此推動家庭成員的共同參與,以提昇家庭的互動關係及情感連結。活動內容:(1) 5月27日14:30 – 16:00廚餘大變身(剩食變果醬 廚餘變酵素)、(2) 6月3日14:30 – 16:30蚊膏蚊香DIY。歡迎有興趣之家庭報名參與(如有小孩,必須年滿5歲),額滿即止。如欲報名、查詢詳情及費用,請致電2838 8886,亦可瀏覽該會網站www.mcaf.org.mo。
教宗訪問馬爾谷宗徒建立的教會 「As-salamu alaykum!」
文:文祖賢神父 譯:姚子汶 「As-salamu alaykum!」(願平安與你們同在!)教宗方濟各以這傳統阿拉伯的問候,來向埃及人發表視頻訊息。教宗按原定計劃,在4月28日至29日訪問埃及。 埃及的教會可以追溯到宗徒時代。教父凱撒勒雅人安瑟伯(Eusebius of Caesarea,260-341)在其教會歷史中獲記載,「他們說這馬爾谷是首位被派到埃及的人,及宣告他所寫的福音,並在亞歷山大(Alexandria)建立了教會。」這就是為何科普特基督教(Coptic Christianity)稱聖馬爾谷宗徒為父親。「科普特」一詞意即「埃及人」。
澳門教區主保之一 瑟納的聖加大利納
文:FAUSTO GOMEZ OP 譯:Jasmin Yiu 澳門玫瑰聖母堂是遊客的熱門地之一,但同時也是教友們的喜愛之地。聖堂由三名來自西班牙的道明會傳教士興建,他們於1587年9月1日到達澳門。這座巴洛克式聖堂內的祭台以玫瑰聖母置中,右邊是道明會會祖聖道明(St Dominic de Guzman)的聖像,而左邊則是瑟納的聖女加大利納之聖像。聖女加大利納(St Catherine of Siena,又名加大利肋.西恩那),一位意大利道明會第三修會的聖女,是澳門教區的其中一位主保,每年的4月29日,教會都會慶祝她的紀念日。 加大利納.貝坎加薩(Catherine Benincasa)於1347年3月25日、聖母領報瞻禮,於意大利瑟納出生。她的父母,雅各博(Jacobo)和娜珀(Lapa)共育有25名孩子,而加大利納排行第23。她是一個非常虔誠的女孩,年幼時上下樓每走一級,便跪地念聖母經一遍。當她大約17歲時,便加入了瑟納的道明會第三會。她一生受盡五傷帶來的痛苦,最後於1380年4月29日離世。在1461年,教宗比約二世將她列為聖品;在1939年,教宗比約十二世宣布她為歐洲的主保之一;1970年,教宗保祿六世宣布她為教會的聖師。
專訪駐敘利亞神父 有關敘利亞的報道是這個時代最大的謊言
法蘭德斯(Flemish)的達尼爾神父(Father Daniël Maes)今年78歲,住在位於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以北90公里、一幢已有六世紀的雅各伯修院(Mar Yakub monastery)裡。達尼爾神父見證著「內戰」,更指西方國家對敘利亞衝突的報道是十分誤導。簡而言之:「美國人與他們的盟友要徹底破壞(這個)國家。」 問:你十分關心媒體對敘利亞的報道。有甚麼困擾著你? 達尼爾神父:「(報道)一些反對總統阿薩德的想法是完全錯誤的。自2012年起,我一直都在卡拉(Qara),我親眼目睹敘利亞以外那些激進分子如何招募年輕人,並組織反對政府的抗議行動。那是由《半島電視台》拍攝和播出的,並給人一個像是發生叛亂的印象。國外的恐怖份子殺害遜尼派(Sunni)及基督宗教團體,以便在敘利亞人民中種下宗教間和民族間的不和。以我的經驗,敘利亞人民事實上是十分團結的。 在戰爭前,這本是一個和諧的國家:一個平凡的現世國家,各個宗教團體都和睦共處、彼此和平地生活。當時幾乎沒有貧困,教育也是免費的,而醫療保健的政策也很好;只是不能自由地表達你的政治取向及觀點,但大多數人都不在乎的。
陳日君樞機談:我與中國
文:Prof. Aurelio Porfiri 譯:鄭定鈞 澳門著名學者奧利祿‧卜飛利(Prof. Aurelio Porfiri)教授在復活節假前,訪問了香港榮休主教陳日君樞機,現在扼要地為讀者整理如下: 問:最近我訪問了馬高‧杜薩廸(Marco Tosatti)先生,他一直關心中國教會的發展,他在博客和雜誌有發表他的論點……我們也有提到您,他也特別支持陳樞機您多年的「抗爭」。但是杜薩廸先生觀察到,為了讓中梵關係保有空間,似乎您的立場有點被孤立,有人更覺得陳日君樞機主教的立場早已不合事宜……陳樞機,您讚成這種說法嗎?也就是說您的立場已被忽略了嗎? 答:面對坊間流行的不同意見,我知道我自己只代表一小數人的意見;但我個人有一個對極權國度的體驗,而不是人人都有經歷過的……我是中國人,出生於上海,來自一個頗大的教區。雖然我很年輕的時候,就離開了上海,但我吸收了這個教區很多美好的東西。慈幼會在上海開始了很多事業,例如備修院,他們有很多聖召,我們的團體具很多樸實的宗教氣氛。共產主義來到上海前,我已到了香港。(註:1948年照正常程序,我在上海完成備修階段而來香港進初學,那時也預想不到大陸會在1949年赤化。)轉眼至今,有很多我的兄弟神父被歸屬於地下教會,起因於他們一開始就拒絕脫離普世教會。
四旬期愛德運動成果
今年2月,教宗方濟各就南蘇丹的嚴重糧食危機表示關注,同時作出呼籲,伸出援手支持受影響的人。 本澳教區勞工主保堂的教友團體,按照教宗方濟各的這個呼籲,為南蘇丹的難民發起籌款活動,以減輕南蘇丹飢荒中兄弟姊妹的痛苦。這個呼籲得到了很多澳門人的接納和慷慨支持。我們同為此意向,共籌得澳門幣270,000元。善款將會直接送到在南蘇丹服務的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士手中,以確保善款能切實地幫助有需要的人。 以那些從我們分享中的受益者之名,多謝你們!如欲繼續幫助南蘇丹的災民,可與勞工主保堂本堂神父或職員聯絡。 願復活的基督和祂的恩寵,臨於你們和你們所愛的人當中!天主保佑! 馬嘉道神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