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澳門天主教朝聖服務協會將於2017年9月14 – 18日,舉辦「貴陽、遵義、黃果樹朝聖五天高鐵團」。 行程特點: 乘坐高鐵動車前往貴陽朝聖,瞻仰中華殉道聖人張大鵬、吳國盛等墓地,到訪遵義、安順等歷史悠久的天主教聖堂,並參與彌撒;遊覽「亞洲第一」國家5A級旅遊景區的黃果樹大瀑布,及被譽為「萬傾盆景」、 「千古絕畫」的天星橋景區,品嚐貴州風味小吃。
本地簡訊三則
(一)氹仔嘉模聖母堂慶祝主保膽禮 氹仔嘉模聖母堂將7月16日,慶祝嘉模聖母堂主保膽禮。,是日上午10時30分於澳門大學附屬應用學校舉行感恩聖祭,敦請澳門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主禮,並於感恩聖祭後,中午12時45分於皇庭海景酒店,舉行教友聯歡聚餐。每張餐券售價為澳門幣200元正,有意購買者可於辦公時間到聖堂辦事處購買,餐券有限,欲購從速,售完即止。歡迎教友踴躍參加。 此外,嘉模聖母九日敬禮,亦於7月7日開始,在每日的中、英文彌撒中進行。 (二)中華殉道諸聖慶日 公教婦女進行會於7月8日(星期六),舉行該會主保中華殉道諸聖暨會慶日。該會於會慶前三日(5日、6日、7日)一連三天上午7時30分,在望德聖母堂奉獻祈求彌撒;會慶日(8日)上午7時30分,在望德聖母堂舉行感恩聖祭。歡迎教友參加,同頌主恩。 (三)聖經講座 適逢花地瑪聖母顯現100週年, 天主教澳門聖經協會邀請母佑會高夏芳修女於7月29日(星期六)下午2:00至5:00, 在聖若瑟修院宏恩堂舉行聖經講座,主題為「妙哉!瑪利亞」。高夏芳修女熱愛聖經,並出版了多本以「妙」字命名的信仰小品;近年亦出版了「語橋」、「語梯」等祈禱小品集。 報名可電郵致:macaubiblical@gmail.com或whatsapp/致電62381306 是次講座費用全免, 歡迎自由捐獻。名額有限, 額滿即止。
明愛明愛托兒所2017畢業典禮
(本報訊)澳門明愛托兒所於6月10日(星期六)舉辦「明愛托兒所2017畢業典禮」,本年237位小畢業生進行畢業匯演,展演幼兒的學習成果和才能,畢業典禮同時加強托兒所和幼兒家庭的聯繫。 畢業典禮於上午10時至12時,假何黎婉華庇道演藝劇院進行。是次活動邀請到社會工作局兒童及青少年服務處處長劉結艷、澳門明愛總幹事潘志明、澳門明愛服務總監袁志海、明愛托兒所顧問歐陽麗相及明愛托兒所主任吳斐莉擔任主禮嘉賓。 澳門明愛潘志明致詞時,感謝家長選擇捨棄其他事務到來參加子女人生的第一個畢業禮,並透過台上一片前後移動的白雲,寄語托兒服務一方面做好保育工作,同時勉勵大家要同樣地關心乖巧和活潑好動的幼兒,同樣給予適切的照顧及鼓勵。最後,感謝社會工作局對托兒所工作的支持和資助。
傳頌主愛至萬代(五)
阮美芬修女 聖老楞佐堂另一位令我起敬的牧者是陳維統神父。1962年我領洗時,並没有注意他在堂區內,祗留意到聖堂對面學校二樓的一間課室,在週末常亮着燈,懷着年青人的好奇心,我們都希望探個究竟。雖然聖堂及學校共用同一幢樓梯,但仍劃上了無形的楚河漢界,不能隨便越過。偶然會看見從房中走出一位身材健碩、皮膚黝黑,眼神深遽、手中拿着煙斗的中年男士。他會俯身看着在下面談話的我們,也嘗試與我們溝通,但我們都聽不懂他在說什麼,這更增加了我們的好奇心,要揭開這位神祕人士的身份。過了一段日子,他開始舉行主日早上第一台彌撒,用拉丁文頌念經文,我們無從下手去揭秘。好時機來了:梵二之後改用中文舉行彌撒,他用普通話頌念經文,由另一位神父用廣東話講道,我們都猜他是中國北方的來客。
葡萄牙中部發生山火 教宗表達關懷並呼籲祈禱
(梵蒂岡電台訊)葡萄牙中部葡萄牙中部發生嚴重山火,目前造成至少62人死亡、50多人受傷。總統索薩(Marcelo Rebelo de Sousa)表示,這場大火或是該國數十年來死傷最嚴重的山火。當局宣布全國哀悼三天。 事發於當地時間周六(17日)下午,葡萄牙中部山區城市大佩德羅岡(Pedrógão Grande),距離首都里斯本約200公里,相信當時有閃電擊中樹木,引起山火並一發不可收拾。 教宗方濟各翌日(18日)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向葡萄牙人民表達關懷之情:「我向親愛的葡萄牙人民表達我的關懷,因為熊熊烈火正在襲擊大佩德羅岡附近的森林,造成為數眾多的人罹難和受傷。讓我們靜默祈禱。」 葡萄牙近日受熱浪侵襲,氣溫高達攝氏40度,國內約156處發生山火。當局出動超過1600名消防員、400輛消防車及18架滅火飛機到各地救援。
【主教公署通告】李主教就葡國大佩德羅岡大火作出呼籲
CN/14/226/2017 教區主教公署秘書長辦公處通告 日前在葡國大佩德羅岡發生的山林大火,造成嚴重的人命傷亡,本著基督徒應有的團結與憐憫之心,李斌生主教特作出以下呼籲: 六月二十二日(星期四)下午六時在主教座堂,將為災區舉行祝禱彌撒; 六月二十五日(主日)當天各台公開彌撒聖祭中,將舉行第二次募捐,以表對受災者的關懷。款項將全數用於是次災區的救援,請各位教友慷慨捐獻,捐款將由堂區送交主教公署總務部代轉災區。 特此公告 秘書長 馬嘉道神父 二零一七年六月二十日
世界難民日:教宗接見羅馬堂區的難民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週一(19日)傍晚接見了羅馬堂區接待的難民代表。羅馬教區內的38個堂區和修會團體,為響應教宗去年9月6日接納難民的呼籲,兩年間共接待了121名難民。他們在世界難民日前夕向教宗呈獻了這慷慨接納的經驗。 自教宗發出上述呼籲以來,羅馬明愛推動了兩項難民計劃:第一項是「我作客時,你們收留了我」;第二項是「提供住所:難民在我家」。參與首項計劃的38個堂區和修會團體,總共招待了121名難民。當這些客人有能力獨立居住,便,會搬離住所,把床位讓給新來的有需要難民。 羅馬明愛於去年6月展開了第二項計劃,鼓勵家庭也投入其中。目的是促進移民和難民融入當地社會,以及推廣一種真正的分享經驗。目前已經有3戶人家接納了3個移民,其它家庭則正在接受相關的培育。 此外,羅馬明愛也在世界難民日的機會上編輯了一本資訊手冊,介紹尋求庇護和國際保護者某些鮮為人知的問題,尤其是酷刑受害者的健康和心理創傷、歐盟國家重新安置難民的計劃,以及世界各地衝突、天災和人道危機所引發的人員流動。
教宗主持聖體聖血節禮儀:聖體聖事是天主之愛的活記憶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前往聖若望拉特朗大殿,在大殿前的廣場主持隆重感恩祭,慶祝基督聖體聖血節(Corpus Christi)。彌撒後,參禮的聖職人員和信友們,依循傳統舉行聖體遊行,教宗則在聖母大殿迎接基督的聖體,在遊行隊伍抵達後頒賜聖體降福。按照教會傳統禮儀年曆,基督聖體聖血節原本在天主聖三節後的週四(即今年的6月15日)舉行,但教宗決定將今年的慶節移到主日(18日)慶祝,以便信友能更踴躍地參加禮儀。
重拾對耶穌臨在的重視 聖體聖血節與遊行的來源
文:施莉德 在傳統的禮儀年曆中,聖體聖血節(Corpus Christi)是在天主聖三節後星期四。今年,教宗方濟各將聖體聖血節移到主日,目的是要喚起更多的教友,加強對聖體聖事的熱愛。因此,本澳教區亦於本主日,舉行聖體出遊和講座。藉此,培養教友對聖體中的耶穌,有一份最基本的熱誠與敬禮。
讓我們一起善領聖體聖事(二)
文:陳繼容 編按:陳繼容博士去年9月獲教區禮儀委員會邀請主持一個有關聖體聖事的禮儀講座,陳博士把該講座內容輯錄成文,上週已於本報刊登第一部分,今期繼續刊登餘下的部分。特別感謝陳博士將文章紀錄,讓更多教友能細味與學習之餘,亦能讓教友好好準備這周的「聖體聖血節」。 (3) 教友領受主的體血的正確方法 下面所說有關教友領受主的體血的正確方法,主要引載自《救贖聖事令》。 A. 領聖體的準備 這準備包括外在和內心兩方面。外在指的是衣着整潔端莊、守時、彌撒中態度虔敬等。內心方面指要省察自己有沒有重罪,若有便不能領聖體。所以牧者應設法透過教理講授,幫助參與彌撒的信友準備自己,誰若意識自己有重罪,要先告解後,才參與彌撒聖祭和領受主的聖體。除非有重大的理由,且無機會告解;在此情形下,應切記要先發上等痛悔,且決定會儘快去告解(參看80-81號)。因此,梵二後很多時教友會不加分辨地,每次參與彌撒都成群結隊前去領主的聖體。牧者有責任糾正這一流弊(參看83號)。 要勸導信友養成良好習慣,設法於彌撒以外辦告解,這樣他們可以從容告解,而不致阻礙他們參與彌撒。應教導那些每日或經常領聖體的教友,按照各人的可能性,經常告解,最好能定期告解(參看86 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