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紐約方濟會敬禮聖安多尼逾百年 每年收40萬個祈禱請求

翻譯及整合:周嘉穎 天主教徒認識聖安多尼為方濟會司鐸、教會聖師,以及失物主保,但對於美國紐約上州的贖罪方濟各會(Franciscan Friars of the Atonement)會士來說,聖安多尼更是他們的長兄。該會院院長特里神父(Father Brian F. Terry)在6月13日聖安多尼紀念日前接受訪問,表示他們的修會對這位十三世紀、來自葡萄牙的聖人的敬禮持續時間最長。他強調:「不只是九日,我們由團體成立時,已經開始這個敬禮。」 受聖方濟各.亞西西啟發,天主忠僕保祿.華生神父(Father Paul Wattson)創立贖罪方濟各會,與迷失及需要天主醫治的人同行。這個紮根紐約的修會1898年在聖公會成立,於1909年加入天主教會。特里神父表示,連同正在接受培育的會士,修會現時有約65人,也有90名修女。 贖罪方濟各會會士向聖安多尼的敬禮始於1912年。當時,他們剛在會院中的聖方濟各堂放置一尊聖安多尼像。有一天,華生神父站在聖像前,有人給他一封信。信件來自一位母親請求代禱,因為她名叫安多尼(Anthony)的嬰兒瀕臨死亡。華生神父在他的日記中憶述:「我立刻跪在懷抱着耶穌聖嬰的聖安多尼像前,懇求這位七個世紀以來的『奇蹟工匠』,為小安多尼的生命轉禱。」華生神父和其他會士每晚都向聖人祈禱。兩星期後,這位母親再次來信,指小安多尼奇蹟痊癒了。 從那時起,會士開始每日在聖像前祈禱,獻上這個「恆久敬禮」。這祈禱的地方稱為「聖安多尼角」,會士在那裡為收到的意向獻上祈禱。特里神父表示,他們每年接收超過40萬個祈禱請求。這些信件來自世界各地、以不同語言撰寫,但同樣請會士向聖安多尼祈求。 每年6月13日聖安多尼紀念日,都吸引數千名朝聖者來到紐約上州這座會院的聖安多尼國家聖殿(St. Anthony National Shrine)。今年會院舉行自2019年疫情以來,最大型的慶祝活動。特里神父說:「這裡其中一個傳統,就是人們喜歡帶蠟燭到聖殿。到了晚間時分,聖殿周圍的梯級有數千根蠟燭,這是非常美麗、迷人。」 特里神父表示,華生神父畢生大部分時間敬禮聖安多尼,這所聖殿也是他的心願。聖殿於1960年奉獻,位於山上、400英畝的贖罪方濟各會會院之中,是美國奉獻給聖安多尼最大的戶外聖殿,有一尊大型的聖安多尼雕像,懷抱着耶穌聖嬰。 特里神父形容聖安多尼不停走向人群,與他們會晤,並向他們講述天主愛的故事。他們的會士也在服務中延續這種精神,包括在言談間鼓勵信友,以及營運聖基多福宿舍(St. Christopher’s Inn),接收180名無家可歸、受酗酒和吸毒問題影響的男子。 對於不能親身前往聖殿的人,會院網站也有個「聖安多尼祈禱角」,當中有聖人的故事、會士與聖人的關係,以及向聖人祈求的禱文和敬禮。其中一段禱文寫道:「良善的聖安多尼,你愛主以及愛人的熱誠使你堪當承受施行奇蹟的權能。你常樂意為遭受苦難者代禱,求你賞賜我所求的恩典。如我所求,需要上主破例,賜以奇蹟,我也相信你代禱的能力。因此,望你聆聽我的祈禱,俯允我的請求。」 來源:天新社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週三公開接見

榮福童貞瑪利亞是教會之母

普世教會每年均在五旬節後的星期一慶祝教會之母的瞻禮,今年則在6月6日,許多本澳教友亦不忘到各堂區參與彌撒聖祭。現任教宗方濟各在2018年3月3日下令,並讓教廷禮儀及聖事部頒布法令,將「教會之母榮福童貞瑪利亞紀念日」列入《天主教羅馬禮禮儀日曆》。但其實教會之母紀念日可追溯至梵蒂岡第二次世界大公會議。

uncategorised

修女在烏克蘭的使命

修女在烏克蘭的使命「天主從不和我們開玩笑,祂把我們抱在懷中度過這一切」 (梵蒂岡新聞網訊)戰爭改變了現實,也考驗着聖神婢女傳教會修女的信仰。在羅馬求學的聖神婢女傳教會的斯維特拉娜.馬修克(Svitlana Matsiuk)修女去年1月返回了烏克蘭,她本應在9月恢復學習,但此刻她不知道自己是否能夠做到這一點。斯維特拉娜修女對《羅馬觀察報》說:「戰爭從根本上改變了我的生活,並將繼續改變它。」戰前,她的團體生活在赫梅利尼茨基(Khmelnytskyj),她們自1995年以來一直在那裡,現在她們不得不搬到一個叫馬特基夫茨(Matkivtsi)的小村莊,借宿方濟各小兄弟會的地方,好能繼續幫助那些從受戰爭影響最嚴重地區逃出來的人們。

uncategorised

中國教會首位貞女:陳子東(4)

文:段春生神父 陳子東這次來到溪填原是聖劉方濟神父的計劃和安排。他很擔心會出甚麼意外,次日早晨就趕到溪填探問情形。子東看見神父來了,不禁喜出望外,把自己昨晚的遭遇向神父述說了一遍。神父聽了連聲讚美和感謝天主,並用善言善語安慰了一番。隨即叫來周家子弟,嚴厲批評他違反誓言,舉動無恥,若不悔改,將來必受天主的嚴懲。周家人在神父面前答應八天後把她送回頂頭去。可是神父走後,新郎故態復萌,每夜必到房裡甜言蜜語,百般勾引。到了第八天也不送子東回去。(陳子東《遇到而相信》269頁)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第六屆世界窮人日文告:耶穌的貧窮使人「自由和安詳」

(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座新聞室於週二(14日)公布了教宗方濟各第六屆世界窮人日文告,標題為「耶穌為了你們卻成了貧困的」(參閲格後8:9)。本屆世界窮人日將於今年11月13日舉行。教宗在文告中提到窮人和因疫情的「風暴」和烏克蘭戰爭淪為貧窮的人、難民及無家可歸者。總之,戰爭是當下造成貧窮的一個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