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向日葵之歌】無時無刻的分辨

文:羅芷芬 做個人避靜經驗中,專注於主是一個很重要的原素。記得初做八日避靜時,因為沒有經驗,曾遇上令我分心的事情,有些來至人為,有些來至內心的假善神的聲音。當時的神師給我的指導仍記憶猶新,他說:「妳跟朋友的分享會阻礙到妳尋求天主的渴望。」我以為平常的傾談是自然不過的事,但它會拿走我的注意力而不自知。今次的避靜中,我做了一些「措施」免受干擾,雖然同時有另一個團體進行避靜,但修女們很靜態的,相信各自都有祈禱空間。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花地瑪聖母堂舉行主保瞻禮

花地瑪聖母堂舉行主保瞻禮藉小聖人聖髑的臨在,讓我們看到成聖的希望 (本報訊)花地瑪聖母堂上主日(9日)提前慶祝主保瞻禮,敦請教區首牧李斌生主教主禮,該堂主任司鐸張俊鍵神父、教區秘書長劉偉傑神父、副本堂胡侶圓神父,以及多位神長共祭。當天亦有三位青年領受堅振聖事,以及十多位兒童初領聖體聖事。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冊封兩位新聖人

教宗冊封兩位新聖人「克服自我的誘惑,活出真正的同道偕行」 (梵蒂岡新聞網訊)五萬名信友上主日(9日)齊集聖伯多祿廣場,喜迎普世教會的兩位新聖人:斯卡拉布里尼(Giovanni Battista Scalabrini)和慈幼會澤德修士(Artemide Zatti)。教宗方濟各在講道中指出兩大重點:「並肩前行」和「心存感激」。教宗邀請眾人克服以自我為準則的誘惑,真正做個「同道偕行」的教會、包容眾人的社會。談到常懷感恩的重要性,教宗期勉要克服不滿情緒和冷漠待人的誘惑。在此機會上,教宗特別提到排斥移民的現象,稱這是種犯罪。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澤德修士畢生為服務病患奉獻

(梵蒂岡新聞網)10月8日星期六上午,教宗方濟各在慈幼會終身修士、真福澤德(Artemide Zatti)封聖的前夕,在保祿六世大廳接見慈幼會大家庭的成員。教宗的講話圍繞着新聖人的四大特質展開,即:移民、窮人的朋友、慈幼會終身修士,以及聖召的代禱者。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週三公開接見

【週三公開接見】教宗:渴望是分辨我們方向的指南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12日)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繼續以靈性分辨為要理講授的主題。這一次,教宗講解了「渴望」這個關乎分辨的因素,指出「分辨是一種尋找的形式,尋找則總是出於我們缺乏卻又熟悉的某件事」。渴望「是對一種圓滿的向往,這是永遠不會達致完全的圓滿,是天主臨在於我們内的標記」。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祈禱】(3) – 如何祈禱:禱告方式的一些注意事項

文:高凡濤神父(Fr Fausto Gomez, OP) 教會有不同的祈禱方法。只要結果是好的——即:與天主聖三有親密的合一,以及增加與天主和鄰人的愛——任何的祈禱方式或種類都是好的。聖女大德蘭告訴我們,祈禱的美善並不是源自想得多,而是愛的多。(《靈心城堡》)聖十字若望補充,善功的價值不在於我們祈禱的數量和質素,而是出自天主的愛。(《攀登加爾默羅》)確實,為愛撿起一根針,也能讓一個靈魂皈依。(聖女小德蘭)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神學

【速食神學】(193) – 甚麼是罪?

文:文祖賢神父jmom.honlam.org譯:吳志濠 我們已經談論過物質惡和倫理惡(參閱《速食神學》第53-56篇),現在讓我們談及更多有關倫理的惡——罪。 在耶肋米亞書(2:12-13),天主說:「諸天!你們對此應驚駭戰慄,大為驚異——上主的斷語,為我的人民犯了雙重的罪惡:他們離棄了我這活水的泉源,卻給自己掘了蓄水池,不能蓄水的漏水池」。

心遇聖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心遇聖言】耶穌治癒之愛,擁有探入內心的力量

文:孔維仁神父耶穌聖心金邦尼傳教會 丙年常年期第廿八主日 有一次,我因皮疹而到訪一名皮膚科醫生,我以為醫生只會處方一些藥膏給塗上。沒想到,他竟然問我的飲食習慣、睡眠模式,最重要的是,我整個人的心情和情緒狀態。那位醫生幫助我意識到,皮膚和情緒之間,原來有着密切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