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主持聖枝主日彌撒「在被捨棄者的呼喊聲中認出耶穌」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主日(2日)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聖枝主日彌撒,是他入院留醫三天後的公開活動。在講道中,他以耶穌在十字架上所說:「我的天主,我的天主,祢為甚麼捨棄了我?」為核心,提醒信友們在默思主基督苦難的時刻,絕不要忘記我們身邊許多「被捨棄的『基督』」。
國際 World
教宗抱恙主持公開接見活動
「相信耶穌不是憑信念,而是因為祂改變我們的心」 (綜合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在當天的公開接見活動要理講授中,繼續談及有關「使徒熱情」(apostolic zeal)的主題,並引述了聖保祿的熱忱,稱他「作出了何謂熱愛福音的模範見證」。教宗表明,對基督徒而言,皈依意味着經歷保祿「跌倒和重生」同樣的路程,並分享這就是他自己投身於使徒工作的起因。
教宗方濟各期勉秉持倫理原則運用人工智能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一(27日)接見了密涅瓦對話(Minerva Dialogues)活動的參與者,讚許科技和人工智能在促進公共福祉方面的益處,同時也提醒眾人切莫不符合倫理、不負責任地使用人工智能。
菲律賓將第五次迎接聖女小德蘭聖髑
文:杜亮神父 譯:澳門教區教理培育委員會 對於菲律賓將再次迎接聖女小德蘭的聖髑,該國上下都雀躍無比。這次是菲律賓第五次迎接聖女聖髑的到來,聖髑在今年1月2日聖女小德蘭生辰當天抵達菲律賓,直至4月30日,即她列真福品100週年紀念為止。
教宗方濟各接見司鐸及修生:「司鐸是牧者,而非官員」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一(3月27日)接見來自意大利卡拉布里亞大區的主教、修院院長和負責培育的司鐸及修生們。修院院長、司鐸及修生是在該大區的主教們來向教宗述職的機會上,與主教們一同晉見教宗。
鞭笞石柱:聖女巴西德堂守護的奧秘
(梵蒂岡新聞網訊)座落在羅馬市中心的聖女巴西德大殿早在教會初期就開門接納了基督徒。大殿內右側的小聖堂裡,保存著一根芝麻黑白花崗岩石頭的小石柱,保護它的聖物盒做成了鍍金的殿宇形狀。據信,當初耶穌受鞭刑時,正是被綁在這根石柱上。
一年一度慈青日:邀請青年作天主的英雄
(香港公教報訊)刻下疫情受控,一年一度的慈青日慶典,今年終於可以實體進行,於2月25日下午,假香港仔工業學校舉行,有300多位來自港澳區慈幼院校及堂區的青年,連同慈幼家庭的神父、修女及聖鮑思高慈幼協進會士同聚一堂。本年的主題為「效法聖方濟沙雷氏以溫良仁愛去關心他人」,透過遊戲、小話劇及感恩祭,讓參加者學會如何學會去關愛他人。
敘利亞地震後一個月,援助未能抵達:“情況非常嚴峻”
(梵蒂岡新聞網訊)保護聖地協會(Associazione Pro Terra Sancta)的發言人阿維杜托(Andrea Avveduto)表示:「阿勒頗的情況依然沒有好轉,沒有清理瓦礫的工具;藥品短缺,並有發生流行病的危險」。許多屍體仍埋在瓦礫下,人們還在繼續用手挖掘,同時阿勒頗(Aleppo)的方濟各會士們繼續為難民提供幫助。
納匝肋的修道院和慈幼會修女學校遭到襲擊
(綜合梵蒂岡新聞網訊)從納匝肋傳來一則驚人的消息。上週四(3月23日)晚,五名蒙面男子持棍棒襲擊了修院和慈幼會修女學校。
耶路撒冷:逾500名學生參加以「寬恕」為主題的苦路善功
(梵蒂岡新聞網訊)超過500名耶路撒冷的學生上週五(24日),在皮扎巴拉(Pierbattista Pizzaballa)宗主教、聖地守護人巴頓(Francesco Patton)神父和老師的帶領下,沿着耶路撒冷的街道拜苦路,起點是耶穌受鞭笞修院。上月2月2日該修院的一尊耶穌雕像被一名猶太極端分子嚴重破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