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於普世教會為在中國教會祈禱日的前一次週三公開接見活動中,提醒信友們5月24日,進教之佑聖母瞻禮當天,為在中國的天主教徒祈禱。教宗說:“讓我們祈求聖母瑪利亞幫助在中國的天主教徒在自己的同胞中始終做仁愛的可信見證人,並使他們在精神上與被立為教會磐石的伯多祿聯合在一起。” 教宗方濟各在多次機會上強調普世教會與在中國的教會團結一致,並且十分關注這個國家的形勢。他於2013年3月13日剛當選為教宗,便在西斯汀聖堂內向前來恭賀他的香港主教湯漢樞機表示:“中國在我的心坎上。本篤教宗敞開了一條修和的道路。”隨後,教宗方濟各又於2014年8月從韓國首爾返回羅馬的座機上向隨行記者們表示,他隨時樂意訪問中國。他並說,本篤十六世教宗寫給中國教會的那封信“為中國教會問題仍然重要且具有現實意義”。
國際 World
教宗聖神降臨節彌撒(2015年5月24日)
拒卻聖神不但沒有自由,也是罪行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5月24日聖神降臨節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大禮彌撒,勉勵信友們接納聖神的恩賜。教宗強調,如同昔日在宗徒們身上發生的那樣,聖神在今天也將人引向真理、更新大地並產生效果;誰若對這恩寵行動自我封閉,便是罪行。 「就如父派遣了我,我也同樣派遣你們。你們領受聖神罷!」(若二十21,22)。教宗重復《若望福音》的話説,耶穌宣布聖神要降臨在宗徒們身上的這句話,在五旬節這一天實現了。今日教會如同初期時那樣,繼續領受聖神的恩賜。
教宗方濟各宣佈慶祝慈悲禧年詔書(5)
慈悲的面容(Misericordiae Vultus) 教宗方濟各 信訊 恭譯 21. 仁慈並不相反公義,而是表達出天主對罪人的行動,給他再一次悔改、皈依和相信的機會。歐瑟亞先知的經驗幫助我們,向我們展示出朝向仁慈的跨越公義。這先知身處的時代,是猶太人歷史中最動盪的時期。王國將近要滅亡;人們不再忠於盟約,他們已離開天主,也失去了他們祖先的信仰。按照人類的邏輯,天主想拒絕這不忠信的民族,也是對的:他們並沒有遵從他們同意所立之約,那麼適當的懲罰就是應得的,即充軍塞外。先知的說話也如此作證:「他們將不會回到埃及地,而亞述將成為他的王,因為他們拒絕了回到我這裏來」(歐11:5)。然而,在這呼求公義的反應之後,先知徹底地改變了他的言語,並啟示出天主的真正面容:「我心在我內忐忑,我五內被憐憫燃燒著。我不會再屈從於我的忿怒,我不會再摧毀厄弗辣因,因為我是天主,而不是人;我是在你們中的聖者,我不會因我的忿怒而來到你們這裏」(11:8-9)。聖奧斯定,幾乎就像在評注這先知的這段話般,說:「對天主來說,去抑制怒火較抑制仁慈容易得多」[13]。就是這樣了。天主的憤恕只是一剎那的,但他的仁慈卻永遠常存。
教宗方濟各宣佈慶祝慈悲禧年詔書(4)
慈悲的面容(Misericordiae Vultus) 教宗方濟各 信訊 恭譯 17. 這禧年的四旬期也應更強烈地活出其作為慶祝和經驗天主仁慈的有力時間。在四旬期的幾個星期中,我們有多少頁的《聖經》可供默想以重新發現天父的仁慈面容!米該亞先知的話,尤值重溫:上主啊!祢是個除免罪咎和寬恕罪過的天主,祢不會永遠保留祢的忿怒,祢卻喜歡展現仁慈。上主,祢將回到我們這裏並憐憫祢的子民。祢將踏碎我們的罪咎,並把我們的罪過拋到海底(見7:18-19)。
教宗方濟各與慈幼會胡子義神父
教宗方濟各於2015年5月13日公開接見活動期間特意與慈幼會胡子義神父見面。陳日君樞機於社交網站Facebook透露,他門晉見教宗時向教宗聖父介紹這位年過100歲,來華傳教80年,並為癩病人服務60年的慈幼會友。教宗方濟各並親吻了胡子義神父的手。(圖:CNS photo/Paul Haring)
教宗方濟各宣佈慶祝慈悲禧年詔書(3)
慈悲的面容(Misericordiae Vultus) 教宗方濟各 信訊 恭譯 14. 朝聖乃這聖年的特別記號,因為這是每個人的人生之旅的圖像。人生就是一次朝聖,人類就是個「viator」(旅客),是個走在通向他想到達的目的地的路上的朝聖者。同樣,到達在羅馬的或別處的聖門,每個人都要,按各自的能力,踏上的一趟朝聖之旅。這要成為一個記號,指出仁慈是個要到達的目的,而且需要投身和犧牲。那麼,願這趟朝聖成為皈依的酵素:透過跨越聖門,我們將讓我們自己被天主的仁慈所擁抱,我們也將對別人仁慈,就如天父一直如何對我們一樣。
第四十九屆世界社會傳播節文告(2015年5月17日)
把有利於在無私之愛中溝通的環境、家庭傳播開去 教宗方濟各 信訊 恭譯 家庭是教會深層省思的中心主題之一,也是一次需要用兩屆主教會議來進行的深層次的省思:即剛結束的特別主教會議和定於今年十月舉行的例行主教會議。所以我認為把今屆世界社會傳播日(World Communications Day)的主題以家庭作參照點是適合的。畢竟,我們學習如何溝通的首要地方,就是家庭。把省思集中於這環境能夠幫助我們使溝通變得更真實和更人性,同時使我們以一個新角度來看家庭。 我們可在述說瑪利亞探訪依撒伯爾的一段福音中得到啟迪(路1:39-56)。「依撒伯爾一聽到瑪利亞請安,胎兒就在她的腹中歡躍。依撒伯爾遂充滿了聖神,大聲呼喊說:『在女人中妳是蒙祝福的,妳的胎兒也是蒙祝福的。』」(41-42節)。
聖召包含著服從、謙卑、純樸和心靈的純潔
主業團劉孝祖神父分享他的聖召旅程 主業團網頁 2015年5月9日,擁有臺灣及墨西哥血統的劉孝祖神父(Mauricio Shiaw-Tsu Liu Roqueñi)與其他32位執事一起在聖安日納大殿(Basilica of San Eugenio)從主業團監督蔡浩偉主教手上領受了聖秩聖事。以下為劉孝祖神父與本報分享他的聖召旅程,在陌生的文化環境下的成長,並強調家庭對他聖召的重要性。
教宗方濟各祝願世人從二戰中學到教訓,促進和平文化
(梵蒂岡電台訊)教宗方濟各5月6日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結束之際,提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70週年紀念,為和平發出呼籲。他說:「歐洲某些國家的首都將在未來幾天舉行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戰結束的70週年紀念。在這個機會上,我依靠和平之后瑪利亞的代禱祈求上主。願人類社會能從昔日的錯誤中學到教訓;面對眼前撕裂世界上某些地區的衝突,願所有民政負責人能尋求公共利益,促進和平文化。」
米蘭世博會開幕:拉瓦西樞機談物質與精神食糧
(梵蒂岡電台訊)2015年米蘭世界博覽會於4月30日晚在米蘭市中心的主教座堂廣場舉行了開幕音樂會,並點亮了世博園內意大利館的標誌性建築——生命樹。從隔天5月1日至10月31日,全世界145個國家將在米蘭西北郊、占地110公頃的世博園內舉行以食物為題的展覽。然而也有負面消息傳出,黑衣蒙面的遊行群眾襲擊了銀行和臨時工仲介所,一度引發緊張局面。儘管如此,仍有2萬名觀眾參加了晚上的開幕典禮。意大利總統馬塔雷拉接受《晚郵報》採訪時,要求世博會成為一個轉捩點。他表示,“澤給蒼生”是個十分關鍵的主題。為了強調2015年世博會主題“潤養大地,澤給蒼生”的重要性,聖座也以參展國的身份出席展會。聖座世博會總代表暨聖座文化委員會主席拉瓦西樞機向梵蒂岡電台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