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尼神父與另外三位執事於2007年被伊斯蘭主義者槍殺,當局批准並開展他們的封聖程序(來源:Twitter / Benedict Kiely) (綜合報道)梵蒂岡已開始批准在2007年被伊斯蘭主義者槍殺的一名伊拉克年輕神父和三名執事之封聖程序。 2007年6月3日,甘尼神父(Fr Ragheed Ganni)與竇迪執事(Deacon Basman Yousef Daud)、伊斯豪執事(Deacon Wahid Hanna Isho)和比達域執事(Gassan Isam Bidawid)於主持天主聖三瞻禮後,在聖神堂外被殺害。 當時,伊斯蘭主義者問甘尼神父為何不關閉聖堂,而神父則回答:「我怎能關閉天主的家?」豈料這成為他在人世間最後的一句話,終年35歲。 根據《Zenit》報道,在甘尼神父臨終前一天,他曾向其中一名前教授克里斯特神父(Fr Robert Christian)撰寫電郵,並形容在伊拉克的種種問題:「這裡的情況比地獄還要差。自從我們上次見面以來,我的聖堂已被多次襲擊。上星期,聖堂裡的兩名侍衞被襲後受重傷。」克里斯特神父是羅馬聖多瑪斯亞奎納宗座大學(Pontifical University of St. Thomas Aquinas, PUST)的神學教授,他在甘尼神父的追思彌撒中分享,並公開該信件的內容。
國際 World
邁向封聖第一步 15歲「電腦痴」獲授「可敬者」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上週四(5日)承認卡洛.阿庫蒂斯(Carlo Acutis)的「英勇聖德」(heroic virtue),並授予他「可敬者」(venerable)的稱號。亞高迪斯是一名意大利的男孩,於2006年10月12日因患白血病而離世,終年15歲。 阿庫蒂斯是一名「電腦迷」,也緊貼各種各樣的新技術。他鍾愛電腦的程度,讓不少認識他並修讀計算工程學的成年人,也對他嘖嘖稱奇,認為他是一個電腦天才。 他在電腦界中其中一項最偉大的事迹,就是將全球所發生的聖體奇蹟編入紀錄。他在11歲時便開始這項工作,他當時說:「我們領受的聖體越多,我們越更肖似耶穌,因此我們在這世上也能預嚐在天國的滋味。」 然後,他又問父母開始帶他到訪所有聖體奇蹟發生的地方;兩年半後,這個[編錄]項目便完成了。 除了宣布阿庫蒂斯的封聖進度外,教宗方濟各亦承認另外兩名年輕人的「英雄聖德」,分別是維達尼(Pietro di Vitale)和巴洛斯(Alexia Gonzalez-Barros),他們與阿庫蒂斯一樣現被稱為「可敬者」。 維達尼生於1916年,是一名年輕修生。在1940年,在進入修院幾年後離世,終年24歲。 而巴洛斯於1971年出生於西班牙,其家庭是主業團的成員。巴洛斯自幼因患病受盡苦痛,八歲時到羅馬接受初領聖體,並有幸與時任的教宗若望保祿二世見面。當她到13歲時,巴洛斯身上的腫瘤令她全身癱瘓,幾個月後(即1985年12月5日)不敵病魔離世。 來源:Aleteia 伸延閱讀:梵蒂岡新聞網
2018跳跳紮紮放暑假活動正式開始
(本報訊)教區青年牧民中心聯同聖若瑟勞工主保堂合辦的「跳跳紮紮放暑假」, 於7月14日至8月4日舉行,在連續三週的活動裡,由青年義工們為5至11歲的兒童準備每天多姿多采的活動,務求讓所有的參加者,包括小朋友及義工都能度一個有意義及愉快的暑假。活動自2004年起每年暑期均舉辦,今年參與服務的義工人數達70名,而報名的兒童總數為106位,小朋友參加者當中,有32位教友。
教宗任命平信徒記者為聖座傳播部部長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任命意大利記者保祿.魯菲尼(Paolo Ruffini)為聖座傳播部部長,是首位擔任領導梵蒂岡部門的平信徒。 魯菲尼1956年10月4日生於意大利巴勒莫,畢業於羅馬大學(Sapienza University of Rome)法律專業。自1979年起成為職業記者,曾在意大利多家著名媒體工作,從印刷媒體到廣播電台,最後是電視台。在接受任命之前,魯菲尼是意大利主教團電視台TV2000的台長。 1986年他與瑪利亞.阿爾真蒂(Maria Argenti)結婚。 魯菲尼曾獲多項新聞獎項,他還經常參與多個研究「基督徒在資訊、傳媒道德及新媒體上角色」等議題的研討會。上任後,他將會主力在梵蒂岡傳播部繼續為教宗審理教廷新聞及消息。
與伊斯蘭教對話的關鍵人物 聖座宗教交談委員會主席托朗樞機安息主懷
(綜合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座宗教交談委員會主席兼羅馬聖教會總司庫讓.路易.托朗(Jean-Louis Tauran)樞機上週四(5日)在美國哈特福德(Hartford)逝世,享年75歲。 托朗樞機曾於2013年3月13在聖伯多祿大殿的中央陽台上宣布了教宗方濟各當選的消息。托朗樞機長年患有帕金森病,不久前到美國康涅狄格州就醫。教宗方濟各聞訊後拍發唁電給托朗樞機的妹妹,稱讚樞機是一個「信仰深厚的人」,尤其懂得與「穆斯林世界」建立「信任和尊重的關係」。 樞機1943年4月5日生於法國波爾多(Bordeaux)。他在教區大修院就讀兩年後被送到羅馬宗座法國修院和額我略大學深造,取得神哲學碩士學位;1969年9月20日晉鐸,1973年奉命來到羅馬就讀宗座外交學院,同時也在宗座額我略大學修完教會法典。
《教會新娘的形象》訓令:2020年將舉行世界貞女大會
(梵蒂岡新聞網)為紀念先教宗真福保祿六世於1970年恢復《貞女奉獻禮》(Ordo virginum)至今將近50週年,聖座奉獻生活與使徒團體部7月4日頒布《教會新娘的形象》(Ecclesia Sponsae Imago)訓令,旨在為主教、貞女、接受培育的女性提供指導和推廣路線。 這份文件從歷史的角度重溫了有關貞女奉獻禮的象徵、儀式和傳統,希望在一個完全改變了的世界中重新推動這種特殊的奉獻生活。藉著這種生活,女性能夠在自己平凡的生活中奉獻自己,不必頭戴紗巾。多少世紀以來,這種生活總是保持一種令人驚訝的吸引力,為整個教會是一份富饒。
英國威廉王子到基督聖墓大殿祈禱
英國威廉王子上月底到訪耶路撒冷,是70年來首位英國王室到訪聖地(來源:肯辛頓宮Twitter) (綜合報道)英國劍橋公爵威廉王子上月底到訪耶路撒冷,是英國自1948年以來首次有王室成員到訪聖地,據報指他還在基督聖墓大殿停留一段頗長的時間。 威廉王子6月24日首先抵達約旦,於當地首都安曼與王儲海珊王子(Crown Prince Al Hussein Bin Abdullah II)會面,並參觀一間科技實驗室和參加一個慶祝英女王壽辰的派對。他向約旦人表示,自己非常敬重約旦人面對中東地區混亂局勢時的適應力,特別是為敘利亞及巴勒斯坦難民打開方便之門,值得令人敬重。
日本隱藏基督徒遺址列入世界文化遺產
(綜合報道)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上週五(30日)公布新一批列入遺產名錄項目,當中包括日本長崎及熊本縣的基督徒遺址,以及南韓的七座佛教古剎。 日本放送協會(NHK)及日本經濟新聞報道,今天在中東巴林舉行的世界遺產委員會中,正式把日本推薦的「長崎與天草地方隱性基督徒相關遺產」,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全球最細小的聖母像 要用放大鏡才看到
(綜合報道)玻利維亞(Bolivia)因加維(Ingavi)省城鎮比亞查(Viacha)一座山上的小聖堂,負責照顧The Virgin of the Litanies,字面譯為「禱文之貞女」。要登上這座小聖堂,可說是一個很大的犧牲和奉獻,因為需要登上逾海拔4200米的高山,才能到達。
教宗發布七月祈禱意向:為司鐸及其牧靈職務祈禱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發布七月份的祈禱意向,呼籲全球信友在這個月裡,特別為司鐸們、教會的牧者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