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宗牧職七週年紀念幣週一發行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牧職七週年紀念幣從週一(12日)起將可在梵蒂岡城國宗座財産管理局和梵蒂岡書局出版社的商店出售。 紀念幣的正面是教宗的牧徽,硬幣的外緣寫着「梵蒂岡城」和紀念幣的編號。紀念幣的背面設計與下屆亞馬遜世界主教會議有關,旨在傳達一個信念:即當今在亞馬遜的傳教方式比以往任何時候更需要教會訓導,並聆聽聖神行事,以能確保統一性和多樣性,促成一種在多元和諧中的相遇文化。這些不同的層面,藉由一個類似擁抱的形態,透過鴿子、原住民、河流、植物,以及教會傳教工作中的聖洗和聖體聖事禮儀一一呈現出來。錢幣上的拉丁文「Et vidit Deus quod esset bonum」(天主認為樣樣都好,《創世記》第一章)則體現了天主對祂創造工程的讚嘆,而我們也蒙召接受祂原始創造的多樣性。 紀念幣的設計者是奧列塔.羅西(Orietta Rossi),每個紀念幣都附有一張帶有編號的質保卡,卡片上有聖座國務院和意大利國家造幣廠的鋼印。該紀念幣的發行量分別是:三聯體30套,金幣30枚,銀幣2000枚,銅幣2500枚。
國際 World
教宗接受意媒專訪 「主權至上導致戰爭,民族之間需要對話」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接受意大利《新聞報》教廷記者兼《梵蒂岡內部通訊》協作人阿加索(Domenico Agasso)訪問,談到歐洲現況,又談到氣候變化和亞馬遜世界主教會議等主題。 教宗先從歐盟現況說起,強調歐洲不該瓦解,「我們要挽救歐洲,因為它是個「不能也不該瓦解」的遺產。對話和傾聽若是從自己的身分、人性和基督信仰價值出發,就是對抗主權至上和民粹主義的解藥,也是「復興進程」的推動力。」
教宗方濟各修訂宗教事業局章程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修訂了宗教事業局章程,引入外部審計員按照國際標準審核帳務,並闡明天主教原則乃是宗教事業局使命的基礎。剛修訂的章程於週六(10日)公諸於世,並會試行兩年。 此前,教宗庇護十二世於1942年創立了這個機構,1944年首次加以調整;1990年,為更好地適應「時代的需求」,若望保祿二世通過了當時修訂的章程,使宗教事業局擁有新的面貌。
新加坡吳成才總主教:培育青年的信仰,使之與耶穌的愛相遇
(梵蒂岡新聞網訊)新加坡上週五(9日)慶祝建國54週年。在這機會上,該國總主教吳成才(William Goh)發表牧函,鼓勵該國信友持守歷久不衰的價值,培育新一代人的信仰,使他們充滿熱情,與耶穌的愛相遇:「新加坡需要培養新一代領導人。在新加坡慶祝國慶日之際,我們要感謝天主這些年來透過各種考驗和挑戰來引導和保護我們的國家。」
聖座傳播部部長勉勵非洲公教新聞從業人員促進和平
(梵蒂岡新聞網訊)非洲天主教新聞聯盟(UCAP-Burkina)與科特迪瓦天主教記者協會合作,上週四(8日)至16日在科特迪瓦阿比讓舉辦培訓課程。聖座傳播部部長魯菲尼上週五(9日)致函活動參與者,讚許該聯盟和籌辦人員的「不懈努力」,以及天主教傳播從業人員的「活力」。這些傳播從業人員投身於促進一種「維護和平的新聞」,魯菲尼為此「表達鼓勵和崇高的敬意」。本次培訓課程的主題是「非洲選舉進程:媒體在維護社會和平方面的角色和責任」。
梵蒂岡婦女協會:關注莫桑比克孩童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將於9月4日至6日牧靈訪問莫桑比克。梵蒂岡婦女協會利用這個機會,提出團結互助倡議,將援助物品送達莫桑比克孩童手中,諸如:學習用品、衣服、筆記本和背包、筆盒、原子筆和鉛筆。
五萬名青年齊集參與默主哥耶青年節
(綜合報道)默主哥耶第三十屆青年節上週四(1日)傍晚展開,由羅馬教區署理主教德多納蒂斯樞機主持開幕彌撒。本屆青年節主題為「跟隨我」,來自全球各地五萬名青年參與。
教宗為美國多宗槍擊案受害者祈禱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主日(4日)在帶領信友誦念三鐘經後,特別為美國多宗槍為美國多宗槍擊案的受害者致哀,並邀請信友同聲向聖母瑪利亞祈禱。 教宗特別為美國埃爾帕索、俄亥俄州和加州槍擊案中手無寸鐵的受害者表達哀悼之情:「我在精神上與暴力受害者同在。這幾天在美國得州、加州和俄亥俄州,暴力導致血流成河,打擊手無寸鐵的人。我邀請你們跟我一起為傷亡者和他們的家屬祈禱。」
新聞簡訊
教宗8月份祈禱意向:為家庭培養人性使命祈禱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發布2019年8月份祈禱意向,特別為家庭——培養人性實驗室的地方——而祈禱。 教宗於視頻訊息中,首先問道我們各人希望把怎樣的世界,留給未來、留給下一代,並隨即答道:「願我們留下一個有家庭的世界,我們應當守護家庭,因為家庭是真正的明日學校、是自由的空間、是人性的中心。」 教宗續指,每個家庭都需要培養和有共同祈禱的習慣:「我們要在家裡保留一個獨自和共同祈禱的空間。讓我們祈求家庭在祈禱與愛的生活中日益成為『培養人性的實驗室』。」 教宗數年前為每個月的教宗祈禱意向發表視頻訊息。教宗祈禱全球網絡受委託負責製作這些視頻訊息,更透過各社交網站加以推廣,以提升急需祈禱的意識。 愛爾蘭戈爾韋教區主教譴責對清真寺的襲擊 (梵蒂岡新聞網訊)愛爾蘭戈爾韋教區主教凱利(Brendan Kelly)強烈譴責當地郊區一間清真寺(Masjid Maryam mosque)遭人破壞的行徑。這間清真寺兩年來已是第二次遭到襲擊:2017年6月,穆斯林齊聚在清真寺為齋戒月祈禱時,遭人投擲石塊。 此前,2019年6月,愛爾蘭主教團在梅努斯舉行全體大會期間發表聲明,對愛爾蘭與日俱增的種族主義、仇外心態和宗教不寬容事件表達關切之情。聲明寫道,這些行徑「有時是自認為虔誠的基督徒做出的」,他們「以匿名的方式,否則便是在社交網絡上、在私下交談中,明目張膽地進行言語攻擊,或是做出肢體暴力」。 主教們指出:「人性尊嚴並不取決於一個人的膚色、國籍、口音或宗教信仰。在日新月異的愛爾蘭,我們呼籲重新建立對每個人的尊重,不將任何人排除在外,並要全力避免以言語冒犯他人。」 戈爾韋教區主教則在7月29日發表的聲明中表示,他對「蓄意且惡意攻擊」清真寺的事件深感「失望和震驚」,並「全心譴責如此行徑」。凱利主教探訪了該清真寺的伊瑪目努南托(Ibrahim Noonanto),表達他的支持並傳達「當地社區普遍感受到的義憤填膺」。這位神長寫道:「襲擊一個敬禮場所乃是攻擊天主和每個有信仰的人。我們與穆斯林鄰居團結一心,跟他們一起抵拒暴力、分裂和仇恨。」 歐洲基督教和天主教領袖聯合發表訊息,籲共同守護受造界 (梵蒂岡新聞網訊)為協助基督徒善度受造界時期活動和準備亞西西大公祈禱聚會,歐洲基督教協會(CEC)主席克里格(Christian Krieger)牧師和歐洲主教團委員會(CCEE)主席熱那亞總主教巴尼亞斯科(Angelo Bagnasco)樞機聯合發表訊息,籲請基督徒和基督徒團體熱心祈禱,並以行動守護環境。善度受造界時期活動將從世界祈禱日9月1日至10月4日亞西西聖方濟各瞻禮日舉行。在祈禱日前夕8月31日和9月1日將舉行大公祈禱。 克里格牧師寫道:「伴隨着環境危機的加劇,其對最脆弱者的惡果也逐漸顯現出來。基督徒蒙召以宣講、行動和祈禱見證對造物主天主的信仰。對於所有基督徒家庭而言,受造界時期是一個契機,來一起慶祝天主是創造者、因一切的生命恩賜而表達我們共同的感恩、為我們濫用環境和自然資源而向天主懺悔並承諾作出行動。」為此,克里格主席呼籲:「透過我們彼此之間及和所有受造物的關係來加深我們與天主的關係。」 巴尼亞斯科樞機則表示:「環境生態需要的是一個整體生態,意味着包含人類生態學,即尊重每一個人的尊嚴、生命和因生命而來的一切:保護人類從開始到自然死亡的生命是承諾保護整體生態的一部分。」樞機主教最後強調,所有基督徒在相同信仰和共同的責任中相遇,期望他們與所有善心人士,一起在一個適當的生態環境中懷着愛去宣講、看待和照顧人、民族和國家。
古巴全國青年節 教宗致函鼓勵與會者成為傳教使徒
(梵蒂岡新聞網訊)古巴上週四(1日)舉行全國青年節,教宗方濟各致函問候,並鼓勵古巴青年堅決跟隨聖母,成為耶穌復活的見證人,並祈求天主護祐所有古巴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