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聖洗聖事若以任意修改的經文來施行則無效,以這種方式領受洗禮的人必須以「專有形式」接受聖洗,即根據教會制定的禮儀規範重覆這項禮儀。聖座教義部在答覆關於一種施行聖洗聖事的經文是否有效的兩個疑問時作了上述表示。受到質疑的經文為「因爸爸和媽媽、代父和代母、祖父母、親朋好友之名,以及因團體之名我們給你授洗,因父及子及聖神之名」。
國際 World
新聞簡訊
教宗在聖母大殿為世界痛苦祈禱 (梵蒂岡新聞網訊)上週三(5日)是聖母大殿奉獻日。在此機會上,教宗方濟各於當天下午前往聖母大殿向聖母祈禱,把他所關心的「很多痛苦局勢,其中包括遭受考驗的黎巴嫩,託付於聖母瑪利亞」。
毛里求斯遇到環境災難 樞機呼籲「喚醒生態良知」
(梵蒂岡新聞網訊)正當毛里求斯島國人民憂心地關注一場範圍廣大的環境災難之際,路易港主教皮亞特(Maurice Piat)樞機呼籲「喚醒生態良知」。兩個星期前,一艘裝載3800噸燃料和200噸柴油的日本貨船在靠近藍灣海洋公園的保護區擱淺,生態系統面臨危險。近三天內,1000多噸的石油洩漏在海中,以致毛里求斯總理賈格納特宣布了「環境緊急狀態」。
為朝鮮半島和平祈禱日:儘早達成和平協定
(梵蒂岡新聞網訊)上主日(9日)是為朝鮮半島和平與統一祈禱日,由世界基督教協會發起。這個祈禱日於每年8月15日的前一個主日舉行。8月15日是朝鮮光復節,即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戰敗投降後朝鮮獲得獨立的日子。
印度「黑色日」 賤民是最容易受到新冠病毒感染的群體
(梵蒂岡新聞網訊)印度「種姓之外」的「賤民」在國内最受歧視,他們是印度教傳統觀念中最低的社會階層。不屬於印度教傳統觀念的基督徒、佛教徒、穆斯林和錫克教徒也被列入這個階層。因此從1950年起,在包括天主教會在内的一些組織的推動下,印度每年8月10日舉行「黑色日」,紀念通過了有關「預定種姓」政策的憲法第3條,這項政策保障印度教賤民的權利。
週三公開接見 教宗:承認每個人身上的人性尊嚴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12日)在公開接見的要理講授中,在教會社會訓導的光照下,繼續談論當前全球疫情的影響。教宗指出,新冠病毒凸顯出每個人的脆弱,以及人人緊密相連。他說:「我們如果不互相照顧,就無法醫治世界。這首先要從包括受造界在內的最弱小者、受創最深者開始做起。」
緬甸貌波樞機 「貧窮與病毒是無聲的種族滅絕」
(梵蒂岡新聞網)緬甸仰光總主教、亞洲主教團協會主席貌波(Charles Bo)樞機在8月2日的主日彌撒中,強烈地指出:「正在肆虐人類的不僅是新冠肺炎病毒,還有貪婪、剝削、飢餓和壓迫病毒」。此外,樞機也就預防傳染措施給不夠富裕的人們帶來的後果表達了他的擔憂,並提到全世界飢餓人數,以及新冠肺炎疫情使飢餓人數不斷增加的現象。 據聯合國糧農組織最近發表的有關世界糧食安全和營養狀況報告稱,2019年有6.9億人忍飢挨餓(其中1.44億人是孩童),比2018年增加了1千萬人。根據該組織的估計,今年的飢餓人口已經增加了1.3億,總數超過了8.2億。 貌波樞機也提到樂施會(Oxfam)提供的數據。該組織的數據顯示:如果新冠病毒以目前的狀況持續傳染下去,每天至少會有1.2萬人死於飢餓,而每天因新冠肺炎死亡的人數則為六至九千。貌波樞機評論道,這是「無聲的種族滅絕,就像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一樣可怕」。樞機最後稱,「這不是因為缺乏食物,缺乏的是正義」。 原文連結:梵蒂岡新聞網
教宗致函聖心方濟各微末修女會 「妳們要藉着祈禱來賠補世界的罪過」
(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心方濟各微末修女會上週六(8日)開啓紀念會祖真福卡亞尼(Maria Margherita Caiani)修女去世百週年活動。這位真福在創立了以培育青年和護理病人的修會後,於1921年8月8日去世。教宗方濟各在這個機會上致函該修會的修女們,祝願她們將這一年作為整個修會追念會祖的一生及其教導的時機。
黎巴嫩首都大爆炸 各國伸出緩手 當地教會困苦中活出信德
(綜合報道)黎巴嫩首都貝魯特港口上週二(4日)發生嚴重爆炸事件,造成接近200人死亡、5000多人受傷、多人失蹤,由於房屋、教堂、醫院、旅館和公共建築倒塌,估計約有30萬人無家可歸。教宗方濟各對時件表示關注。事件震驚全球,更觸發黎巴嫩國內新一波反政府示威浪潮。
專訪曾俊華:不會永遠都贏,所以必須更謙遜
專訪前香港財政司司長曾俊華:不會永遠都贏,所以必須更謙遜 文:Robaird O’Cearbhaill譯:寓風 再沒有比曾俊華先生地位更高、更有知名度的受訪者接受我們的訪問。在2017年,曾俊華先生在行政長官選舉中僅次於林鄭月娥女士;此前,他擔任財政司司長一職,管理香港經濟長達10年。《號角報》有幸訪問這位高民望、網民口中的「薯片叔叔」。他在訪問中揭示了新冠疫情後的觀點和願景:為改革各級教育方式和提高工作技能,以適應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