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週三公開接見 教宗:祈禱指導我們找到生活的正確方向

(梵蒂岡新聞網訊)為了遵循預防傳染的衛生措施,從11月4日起,教宗方濟各每週三的公開接見活動恢復在宗座大樓的圖書館内舉行,要理講授以遠程方式進行,即沒有信友在場。剛過去的星期三,教宗繼續以耶穌的祈禱為題進行要理講授。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方濟各:死後的希望是賦予生命意義的錨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一(2日)在梵蒂岡條頓墓園聖堂主持追思已亡信友瞻禮彌撒,鼓勵信友「在喜樂和悲慘的時刻、在磨練試探中、在死亡臨近時,要像約伯那樣複誦:『我確實知道為我伸冤者還活着,我仍要看見天主。』」(參閱:約19:25-27)教宗指出,這是基督徒的望德、唯有天主能賜給我們的恩典;我們若是向祂求,祂必將賜予。今天,我們「緬懷許多已離世的弟兄姊妹。注視墓園、仰望天鄉,這將對我們有所裨益」。 在彌撒講道中,教宗提及當天禮儀選自《約伯傳》的第一篇讀經。教宗指出,約伯雖然「被疾病所擊潰、壽命將盡,他連皮膚都幾乎脫落了、瀕臨死亡」,但約伯仍堅信不移地說:「我確實知道為我伸冤者還活着,我的辯護人要在地上起立。」(19:25)教宗闡明,「約伯的處境每況愈下」,但即使在那樣的時刻,依然存在着「光明的擁抱,以及使他安心的溫暖」:「我親眼要看見他,並非外人。」(19:27) 在生命快要結束的時刻,這份確信便是「基督徒的望德」。教宗強調,望德是一份恩典,我們必須祈求說:「上主,求祢賜給我望德。」逆境「使我們失望,讓我們誤以為一切將以失敗告終,死後甚麼都沒有」。然而,約伯的話,言猶在耳。 教宗說:「望德絕不叫人失望,這是保祿告訴我們的。望德吸引我們,賦予我們生命的意義。我看不見來世,但望德是天主賜予我們的恩典,吸引我們寄望於生命、期盼永恆的福樂。望德是我們在對岸的錨:我們抓緊繩索、支撐自己。『我確實知道為我伸冤者還活着,我仍要看見天主。』我們在喜樂與悲慘的時刻、在瀕死的關頭,都要複誦這句話。」 望德是一份「我們永遠當不起、白白賞賜而來的恩典」。《若望福音》記載,耶穌肯定了這一點,即望德絕不叫人失望。因此,教宗引用福音,解釋說:「『凡父交給我的,必到我這裡來。』這是望德的終向,也就是走向耶穌。『到我這裡來的,我必不把他拋棄於外。』(若六37)上主在有錨的地方迎接我們。望德中的生命是如此活出的:手用力抓着繩索,緊緊抓牢,深知錨就在下方。」 在講道的結尾,教宗說:「今天,我們緬懷許多已離世的弟兄姊妹。注視墓園、仰望天鄉,然後像約伯那樣複誦:『我確實知道為我伸冤者還活着,我仍要看見天主。我親眼要看見他,並非外人。』這將對我們有所裨益。而這份力量帶給我們希望、這白白賞賜的恩典,也就是望德。願上主賜給我們每個人望德。」 感恩祭結束後,教宗在條頓公學院長的陪伴下,移步到佔地不大的條頓墓園,為墓園灑聖水,並在一個墳墓前靜默祈禱。接着,教宗走過墓園的每條小徑,短暫佇立在某些墓碑前致敬。離開墓園後,教宗前往只有數步之遙的聖伯多祿大殿,在大殿下方的歷任教宗墓前祈禱片刻。 條頓公學的聖母堂距離教宗的寓所聖瑪爾大之家只有十幾米,緊挨着條頓公學。這座聖堂始建於八世紀,當時那裡有個接濟中心,許多窮人會前來領取糧食和衣物。1450年聖年,朝聖者蜂擁而至,當時的人便決定修建一座聖堂和墓園。1454年,羅馬聖座若干日耳曼裔的成員,組成了一個為亡故窮人服務的團體。15世紀末,一座日耳曼風格的聖堂興建完成,並沿用至今。1876年,一群攻讀基督信仰考古、教會史和相關學科的司鐸在這座聖堂旁邊增建了一座公學。1910年,狂風暴雨造成聖堂嚴重損毀,因此進行了整修工程。 原文連結:梵蒂岡新聞網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為法國尼斯罹難者祈禱 「願我們再次以弟兄姊妹相待」

(梵蒂岡新聞網訊)法國尼斯聖母大殿上週四(10月29日)發生兇殺慘案,造成三人死亡。教宗方濟各為此向法國教會表達哀痛之情並獻上祈禱。在一封由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寫給尼斯教區主教瑪索(André Marceau)的信函中,教宗對「如此恐怖的暴力行徑」表達「堅決強力」的譴責,並保證「關懷法國天主教團體,以及全體法國人民」。教宗同時也呼籲法國人民「團結一心」。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奧地利順伯恩樞機 「面對盲目的仇恨,不該以仇報仇」

在襲擊事件奪走六條人命後,維也納總主教順伯恩(Christoph Schönborn)樞機接受了《奧地利國家廣播電台》訪問,強調「仇恨絕對不是解決問題的方法。」樞機表示,在這段艱難時期,儘管實施封鎖措施,「聖堂依然敞開大門,讓人們能進來深呼吸和靜默祈禱。這其中蘊藏着真正的安慰」。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週三公開接見 教宗:耶穌總是和我們一起祈禱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28日)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公開接見活動,在以祈禱為題的要理講授中,以《新約聖經》記述耶穌開始公開生活為例繼續講解祈禱。教宗特別講到了耶穌在約旦河受洗的情景,四部福音都記載了群衆聚集在一起祈禱,並具體説明民眾聚集具有顯著的補贖特徵(參閲谷5;瑪3:8 )。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斐洛尼樞機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彌撒 慶祝「巴勒斯坦聖母皇后」瞻禮

(梵蒂岡新聞網網)斐洛尼樞機上週三(21日)在梵蒂岡聖伯多祿大殿主持彌撒,慶祝耶路撒冷聖墓騎士團「巴勒斯坦聖母皇后」主保瞻禮。在彌撒中,騎士團的男女成員重發雙重誓願,決意度基督徒生活和關懷耶路撒冷母親教會,以祈禱、愛和慷慨援助支持聖地。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宣布召開樞密會議 擢升13位新樞機

(梵蒂岡新聞網訊)普世教會將於11月28日喜迎13位新樞機。他們當中有九人年齡未滿80歲,因此有權參加未來的選舉教宗會議;其餘四位神長已年過八旬。教宗方濟各一如既往,出人意料地宣布了這項消息。這次他是在上主日(25日)主日誦念三鐘經後,公布了擢升新樞機的喜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