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週三公開接見:童貞瑪利亞,祈禱的女性 教宗:聖母的祈禱是靜默的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18日)主持公開接見活動,由於疫情,這項活動在宗座大樓的圖書館以線上直播的方式舉行。教宗在當天的要理講授中以 「童貞瑪利亞,祈禱的女性」為主題,强調我們在祈禱中應秉持隨時奉命的態度,向天主的旨意敞開心門,對待自己的生命不自以為是,而是將它交在上主手裡,如同聖母那樣。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三鐘經呼籲 適逢世界窮人日 心繫菲律賓災民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上主日(15日)第四屆世界窮人帶領信友誦念三鐘經後,講解了主日福音中有關塔冷通的比喻之後,更再次提起本屆世界窮人日的主題「向窮人伸手施惠」(參閱德7:36)的主題,要時刻念及世界上飽受戰爭和天災之苦的人。教宗提起最近幾週遭到颱風肆虐的菲律賓,並向該國人民表達由衷關懷,慰問一無所有的人和救難人員。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世界窮人日:不要忘記非洲薩赫勒地區的苦難

(梵蒂岡新聞網訊)受政治不穩定、伊斯蘭原教旨主義聖戰組織的恐怖襲擊、氣候變化而導致乾旱和新冠疫情大流行的影響,非洲薩赫勒地區似乎比其它貧困和營養不良的地區遭受的打擊更大。根據聯合國人道主義事務辦公室提供的數據,今年該地區有2400萬人需要援助,這是該地區有記錄以來的最高數字。此外,超過400萬人流離失所。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耶穌聖嬰兒童醫院召開線上會議 「不應捨棄臨終病患,而是陪伴並保護他們的人性尊嚴」

(梵蒂岡新聞網)聖座耶穌聖嬰兒童醫院上週三(4日)下午舉行了線上視頻會議,旨在解釋聖座教義部發表的《慈善的撒瑪黎雅人》信函,內容是關於對生命處在危急和末期病患的護理關懷。當疾病不再有被治癒的可能時,不應捨棄病患,而是在末期病患離世的時刻陪伴並保護他們的人性尊嚴,這是本次會議反思的重點。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主持追思彌撒 「復活不是一種幻境」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週四(5日)上午在聖伯多祿大殿主持追思彌撒,緬懷一年來去世的樞機和主教們,28位樞機在場參禮,其中的25位與教宗共祭。教宗指出,「對復活的信德並不忽略和掩飾人性面對死亡的迷失感」,但它讓我們看得更遠。「復活不是一種幻境,而是一個已經存在、讓我們現今奇妙般參與的事件」。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新聞簡訊

梵蒂岡博物館及岡道爾夫堡夏宮暫停對外開放 (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座新聞室上週三(4日)公布,為預防新冠疫情蔓延,梵蒂岡博物館和岡道爾夫堡夏宮於11月5日至12月3日暫停對外開放。 梵蒂岡博物館中心松果庭院内的銅質大松果最近也修復完工。這顆銅質大松果在公元第一和第二世紀間完成,當時用於裝飾古羅馬的重要古跡,後來被安置在古老的聖伯多祿大殿的前庭直到17世紀。修復工程於2019年年底開始,後來因新冠疫情導致的封城措施,進度緩慢下來。在這歷時10個月的修復工作中,銅質松果和支撐它的大理石底座都得到清洗和保護,使它們免於大氣污染。 教宗為埃塞俄比亞和利比亞的和平祈禱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主日(8日)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後,特別為埃塞俄比亞和利比亞的和平發出呼籲。他説,「我憂心忡忡地關注來自埃塞俄比亞的消息,我敦促大家抗拒武裝衝突的誘惑,同時籲請大家祈禱,友愛尊重、對話,謀求以和平方式重整不和的局面」。 此外,教宗也特別提及利比亞的和平。他説:「今天,在突尼斯開啟『利比亞政治對話論壇』,所有各方都將參與。該論壇非常重要,我衷心祝願在這微妙時刻能找到解決利比亞人民長期受苦的方案,願最近的永久停火協議得到遵守和實現。讓我們為『利比亞政治對話論壇』的代表、利比亞的和平與穩定祈禱。」 教宗接見肯亞共和國總統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週五(6日)上午在梵蒂岡接見肯亞共和國總統肯亞塔(Uhuru Muigai Kenyatta)。隨後,肯亞塔總統會晤了聖座國務卿帕羅林樞機和聖座國務院與各國關係部門秘書長加拉格爾總主教。 聖座新聞室的公告指出,在交談中,雙方強調了聖座與肯尼亞現存的良好雙邊關係。同時強調了天主教會對肯尼亞社會福祉,特別是在教育和公共衛生領域方面的貢獻。交談中並談及肯尼亞的現狀以及該國對非洲大陸和國際層面的多邊主義可以作出的貢獻。另外雙方就共同關心的問題也進行了討論,諸如地區疫情大流行緊急情況、環境變化和難民問題。 教宗11月份祈禱意向:為人工智能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發布11月份的祈禱意向,呼籲全球信友在這個月裡,特別在人工智能科技上祈禱。教宗在短片中說:「人工智能是我們正在經歷的根本性時代變革。 如果機器與公益結合,可創造更美好的世界。因為如果技術的進步加劇了不平等,就不是真正的進步。 未來的發展應導向尊重人與受造界的尊嚴。 願機械及人工智能的發展總是為人類服務……我們可以說『願它有人情味』。」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新奉獻生活團體的成立將由聖座來批准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頒布《神恩真實性》手諭,修訂《天主教法典》中有關獻身生活會之成立的規範。以往在教區內承認新的獻身生活會時,只須請示宗座,今後宗座的意見將起決定性作用。 每一種神恩,即使它只在特定地方發揚光大,都因其本質而具備普世性。關於這點,教宗方濟各早已在2014年致全體度獻身生活者的信函中闡明:「正是因為是給教會的恩典,它不是孤立的或是邊緣的實體,而深切地是教會的一部分。它是教會心中,其使命的重要因素。」秉持這一觀點,教宗於今年11月初頒布了《神恩真實性》手諭,修訂《天主教法典》第579條。 實際上,各教區主教依然有權在其轄區內「以正式法令成立獻身生活會」。但新的法條要求教區主教在做決定之前,「事先取得宗座的書面授權」。以往,《天主教法典》第579條只規定要事先「向宗座請示」。 教宗在手諭中表示,「神恩真實性的一個清晰標記在於它的教會性、它為眾人的益處而和諧融入天主聖潔子民的能力」;「分辨眾神恩的教會性和可靠性,乃是地方教會牧者的教會責任」。同時,教宗也引用梵二文獻《修會生活革新》法令,強調要避免「不當創立無用的修會,或沒有充份銳氣的新修會」(19號)。 因此,教宗指出,「宗座的職責在於陪伴牧者分辨的進程」,以確認是否「教會承認一個由教區管轄的新修會或新團體」。教宗方濟各重申若望保祿二世在《奉獻生活》宗座勸諭中的教導,闡明新修會和團體的「活力必須由教會審斷;教會有責任明辨新創團體的正確目的,以免在多產的相類似的組織中,最後造成過多分裂的小族群」(12號)。這道新手諭最後表示,新的獻身生活會和新的使徒生活團「必須獲得宗座的正式承認,唯有宗座享有最終的裁決權」。 原文連結:梵蒂岡新聞網

國際 World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宗公開接見:祈禱的基督徒一無所懼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在週三(11日)公開接見的要理講授中,繼續講解祈禱的主題。他表明,堅毅、勇氣和謙遜是每個與天主的對話中必備的要素:「我們要是不祈禱,就沒有力量在人生中前行。祈禱有如生命的氧氣。祈禱是讓聖神臨在於我們身上,祂始終引領我們前進。因此,我多多談論祈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