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有關推動「具體目標4.7」和「全球教育契約」的專題研討會上週三至四(16至17日)在梵蒂岡舉行,其中一部分研討會是以線上方式舉行。本次會議主題為「教育是希望的舉動」,由宗座社會科學院和聯合國推動,世界各地青年運動領導人和教育領域的專家與會。教宗方濟各在此機會上發表了視頻訊息。 研討會中其中一項活動是推動「具體目標4.7」,這是聯合國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的第四項目標的第七點。該目標旨在「確保包容和公平的優質教育,讓全民終身享有學習的機會」。 教宗在視頻訊息中,對許多國家和教育機構在教育領域作出的努力表示感謝,並强調這是未來的希望之舉,也是對新一代的關懷。因新冠疫情的緣故,「全球教育契約被打破了」,因此,更需要一種「新型教育」,來克服當前全球化的冷漠和丟棄文化。 教宗說,因疫情和其帶來的後果使2020年成為特別痛苦的一年,今年是「強制隔離、恐懼、精神危機和很多人死亡的一年,疫情還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教育危機。有超過10億的孩童學業中斷。在諸多地方,相關的政治和社會危機則加劇了生物、心理和經濟危機」。 在這種背景下,教宗指出,需要「希望的舉動」,透過以社會正義和彼此相愛為基礎的新的教育契機,新的全球教育契約,能夠克勝仇視、分裂和無知的動力。教宗接着表示,「我感謝你們今天聚集在一起,在新的教育中讓我們的希望和共同計劃成長,促進人們超越限度、推動人類整體和可持續的發展、跨文化和宗教對話、保護地球,以及為了和平彼此相遇,並向天主敞開心扉」。 教宗表示,聯合國採取的行動是十分重要的,它促使世界各地政府和社會參與新的教育,並為之努力。此外,教宗說,「在我們這個時代,當全球教育契約被打破時,我很高興地看到各國政府透過聯合國2030年議程和可持續發展,再次把這些思想付諸實行」。聯合國的這些行動與全球教育契約相輔相成。教宗表明,可持續發展的核心是認識到,所有人都能接受優質教育的事實是保護我們共同家園和促進人類兄弟情誼的必要基礎。 教宗在視頻訊息最後表示,他支持「全球教育契約」和「具體目標4.7」之間的合作,二者為「愛、美和團結的文明共同努力」。「我們也不要忘記年長者和祖父母們,他們是至關重要的人文價值觀的傳遞者」。 原文連結:梵蒂岡新聞網
國際 World
聖座教義部:新冠疫苗「在道德上可接受」
(梵蒂岡新聞網)在教宗方濟各的批准下,聖座教義部發表公告,准許在這新冠病毒全球大流行期間,人們可接種那些使用了上個世紀六十年代兩個墮胎胚胎的細胞株所製成的疫苗。公告中列明:「在新冠疫苗的研發和製作過程中,使用了來自於墮胎胚胎的細胞株。施打這樣的新冠疫苗在道德上是可以接受的……當製作疫苗所使用的細胞是從墮胎中取得的時候,人們要明確意識到訴諸於這些疫苗並不意味着與墮胎的正式合作,便可以使用所有在臨床上承認它安全又有效的疫苗」。
週三公開接見 教宗:為他人轉禱是擁有一顆慈悲之心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在上週三(16日)的公開接見活動中,繼續以祈禱為主題展開要理講授。教宗強調基督徒祈禱的另外一個特徵,即:為所有的人轉禱,為別人向天主求恩。特別是為傷害自己的人祈禱,是擁有一顆與天主仁慈相一致的慈悲之心。
禮儀及聖事部針對「聖言主日」發表文件 喚醒基督徒意識到聖經在信仰生活中的重要性
(梵蒂岡新聞網)聖座禮儀及聖事部上週六(19日)發表文件,針對教宗方濟各去年9月30日欽定的天主聖言主日提出一些「關於在彌撒中宣讀天主聖言的神學、慶典和牧靈原則」。教宗方濟各以《開啓他們的明悟》手諭,欽定每年常年期第三主日舉行天主聖言主日,願意教會在這一天特別慶祝、省思和推廣聖言。禮儀及聖事部 的文件由部長薩拉樞機於上週四(17日)簽署,旨在喚醒信徒意識到聖經在信仰生活,尤其在禮儀中的重要性。
第54屆世界和平日文告 照顧弱小者是建設和平的基礎
(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座上週四(17日)公布了教宗方濟各第54屆世界和平日文告,主題為「關懷文化是通往和平的道路」。教宗在文告中指出,關懷文化旨在保護和促進所有人的尊嚴和福祉,是建設和平、戰勝冷漠和丟棄文化的極佳途徑。本屆世界和平日將於2021年1月1日天主之母節舉行。
疫情無阻聖誕演出 芝加哥學生以手語傳佳音
翻譯及整合:周嘉穎 每年聖誕,在鄰近芝加哥的聖達彌盎學校(St. Damian School),學生都會參與聖誕演出。他們會穿上聖母、聖若瑟、牧羊人和天使的服飾唱聖誕歌。可是,今年疫情令大型活動需要取消,加上美國疾控中心列出唱歌為可能傳播病毒的途徑,因此今年的聖誕表演改以手語形式進行。
教宗:讓我們探望貧困者身上顯露出來的活馬槽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12月20日主日帶領信眾誦念三鐘經後問候在場信友們時,邀請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上的人和透過大眾傳媒參與祈禱的信友,在此聖誕節時期,特別關注活馬槽,即貧苦弟兄,我們要在他們身上與救主相遇。
教宗三鐘經:以實際的行動迎接救主誕生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於將臨期最後一個主日(20日),帶領聚集在聖伯多祿廣場的信友舉行三鐘經祈禱活動。教宗反思當天主日的福音(參閲路1:26-38)時強調,要效法瑪利亞對天主的邀請說「是」;不要被被消費主義分心,而失去聖誕節的真正精神;在聖誕期間作一個具體有意義的行動,就是給有需要的人一個禮物。 教宗解釋道,成為默西亞母親的邀請給瑪利亞帶來了純全的喜悅和巨大的考驗。按照福音書的記載,瑪利亞已經許配給若瑟,如果被發現未婚懷孕,將面臨被處死的懲罰。教宗說:「當然,神聖的報喜讓瑪利亞的心充滿了喜悅和力量。」 「無論如何,她面臨着一個非常困難的選擇:冒着所有風險,向天主說『是』;或者拒絕邀請,繼續她平凡的生活。」 教宗表示,她的回答不那麽簡單,用一個謙恭的「是」,瑪利亞主動地把自己交托在天主的手里。「她是一個在愛中,準備好完全而迅即服侍天主的女子。」教宗說,瑪利亞毫不猶豫,也沒有向天主提出任何條件。 接着,教宗反思我們不僅在日常生活中,也在靈修生活中常常拖泥帶水。我們知道祈禱為我們有益,但我們常會說沒有時間祈禱。「我知道幫助他人很重要,但我今天作不到,我明天再去做吧。」教宗鼓勵道,當我們跨入聖誕期的門檻時,瑪利亞邀請我們毫不計較地、快速而勇敢地說「是」。 於是,教宗敦促信友們在2020年聖誕節所處的特殊困難的時期,思考天主以甚麽方式邀請我們說「是」。教宗說:「與其因疫情而抱怨不能做甚麽,不如讓我們為那些有需要的人做點甚麽:不是給自己或朋友再添加更多的禮物,而是為那不被顧及、被遺忘的人做些甚麽!」 隨後,教宗提醒,不要讓節日前購買禮物的俗事消耗我們的心。教宗說:「消費主義偷走了聖誕節,聖家注入白冷馬廄的是貧窮和愛,而不是消費主義。」 最後,教宗邀請所有人以祈禱準備我們的心靈迎接主的誕生,「如同瑪利亞一樣:擺脫邪惡、接納並準備好迎接天主」。 原文連結:梵蒂岡新聞網
宗座聖赦院頒布法令 規定獲得「大聖若瑟年」大赦的方式
(梵蒂岡新聞網訊)聖座於12月8日公布了教宗方濟各《父親的心腸》(Patris corde)宗座牧函,以紀念真福庇護九世宣布大聖若瑟為普世教會主保150週年。教宗在牧函中欽定,從今年12月8日至2021年12月8日為特別的「大聖若瑟年」。在公布宗座牧函的同時,宗座聖赦院頒發了由院長皮亞琴扎(Mauro Piacenza)樞機簽署的宗座大赦法令。法令指出根據教宗的意願頒布全大赦,領受大赦的條件是:辦告解領受修和聖事,領聖體並按照教宗的意向祈禱。
教宗方濟各:我們要學習大聖若瑟,謙卑地承行天主的旨意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上週三(9日)在週三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結束時問候了信友們,藉此機會提到他剛發表的《父親的心腸》宗座牧函,紀念150年前普世教會遵奉大聖若瑟為主保的盛事。教宗强調了大聖若瑟在教會生活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