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及整合:周嘉穎 在芝加哥工作的樂高藝術家畢利亞(Rocco Buttliere)花了500多小時構思和設計,並用超過300小時砌成迷你梵蒂岡城。這不是第一個以樂高積木製作的大型梵蒂岡模型。2015年教宗訪美前,一位賓夕法尼亞州神父用50萬塊樂高積木砌成聖伯多祿大殿及廣場,但畢利亞可能是第一人以樂高積木建造整座城。
國際 World
菲國因疫情取消黑耶穌聖像遊行 改在彌撒中慶祝
(梵蒂岡新聞網訊)菲律賓天主教會傳統每年1月9日舉行黑耶穌雕像遊行活動,今年因新冠疫情的緣故,為遵守當局的規定,不舉行傳統的黑耶穌雕像遊行活動,而是以簡單的方式慶祝。當天,在保存黑耶穌雕像的基阿波(Quiapo)堂舉行了15台彌撒來取代遊行活動,每台彌撒的參與人數不超過400人。
從地雷區到和平之地:半世紀來在約但河畔的首台彌撒
(梵蒂岡新聞網訊)經歷了五十多年,天主教徒再次於約但河畔的朝聖地慶祝主受洗日。聖地守護人、方濟各會會士巴頓(Francesco Patton)神父當天上午首次在約但河畔聖若翰洗者小堂外主持彌撒,那裡是福音記載的耶穌受洗地點。那個地點位於耶里哥以東、約但河西岸, 1967年的戰爭把它變成了地雷區和戰地。與此同時,八個基督教會在那個地區擁有土地所有權,包括了代表天主教會的聖地方濟各會團體、希臘東正教、亞美尼亞教會、科普特禮教會、埃塞俄比亞教會和俄羅斯教會等等。
週三公開接見 教宗:在困頓中也能讚頌天主,因為祂的愛永不減弱
(梵蒂岡新聞網訊)祈禱不只是懇求上主,也蘊含了讚頌的層面。教宗方濟各週三(13日)在週三公開接見的要理講授中闡述了這一點。在活動開始之際,在場眾人聆聽了《聖詠》第145篇的讚頌:「我的天主,君王,我要頌揚你,歌頌你的名,世世代代不止。」隨後,教宗從福音出發,省思了耶穌在生活和使命的艱難時刻對天父的讚頌(參閱瑪11)。
聖雅各伯禧年開啟聖門 總主教:以基督徒望德面對困難
(梵蒂岡新聞網訊)孔波斯特拉禧年上週四(12月31日)在西班牙加利西亞的聖地亞哥開啟。殉道聖人雅各伯宗徒的遺體便是安葬在該主教座堂。每逢7月25日,教會舉行這位聖人的慶日,如果這一天剛好遇到星期天,就把那一年定為禧年,邀請信徒到宗徒的墓前朝聖。今年2021年正是禧年。
新聞簡訊
教宗12月份祈禱意向:為祈禱生活 (綜合報道)教宗方濟各發布1月份的祈禱意向,呼籲信友為人類的手足之情服務而祈禱。 教宗在視頻中指出,當我們效法耶穌向天主祈禱,我們與根據其他文化、傳統及信仰來祈禱的人們結為手足。祈禱的人互為手足:「手足之情引領我們向所有人的天父開放,把他人視為兄弟姐妹,分享生活或彼此支持、關愛、相識。」
聖座:確保人人有機會接種疫苗,此乃攸關正義的問題
(梵蒂岡新聞網訊)新冠疫苗是個公共產品,必須以公正又平等的方式提供給所有的人,而且要優先供應給最需要施打疫苗的群體。梵蒂岡應對新冠疫情委員會和宗座生命科學院在一份聯合文件中如此表示,並強調了疫苗在抗擊疫情上扮演的必要角色。
教宗三鐘經:天主在我們的軟弱中愛我們
(梵蒂岡新聞網)教宗方濟各上主日(3日)在梵蒂岡宗座大樓圖書館主持誦念三鐘經祈禱活動。他說,主顯節的福音告訴我們,我們默觀耶穌的誕生,而祂其實在一切事物開始之前、在宇宙、在時間和空間之前就已存在。
天主之母節第一晚禱及謝主禮 教宗:願疫情在我們內激發憐憫,敦促我們關懷受苦者
(梵蒂岡新聞網訊)在教宗方濟各為天主之母節第一晚禱所準備的講道中,教宗邀請眾人為2020年的悲慘處境尋獲「意義」,對病患和遭受新冠疫情影響的人做出「關懷與團結互助之舉」。這項禮儀原定由教宗方濟各親自主持,但教宗的坐骨神經痛復發,迫使他休息療養,因此改由樞機團團長雷(Giovanni Battista Re)樞機主持。
聖家節三鐘經 教宗宣布「愛的喜樂」家庭年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於12月27日聖家節在三鐘經祈禱活動中,籲請信友省思「天主子跟所有孩童一樣需要家庭溫暖的事實」。因此,由耶穌、聖母瑪利亞和大聖若瑟組成的聖家,成了家庭的榜樣,「世上所有的家庭都能從中找到可靠的參照點和啟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