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8日)主持例行週三公開接見活動,在要理講授中回顧了他上週在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南蘇丹的牧靈訪問的一些重要時刻。教宗特別感謝天主讓他如願以償訪問了這兩個國家。
週三公開接見
教宗公開接見:傳教使命是基督信仰生活的氧氣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11日)在保祿六世大廳主持公開接見活動,開始新一輪的要理講授,主題為「福傳的熱情」,也就是「使徒熱忱」。教宗表明,這對基督徒生活和教會是一個迫切和關鍵的主題,因為教會始於傳教、蒙召做傳揚耶穌的見證人,將祂的光散播至地級。教宗也強調,福傳並不是勸人改變信仰,兩者不同。
教宗公開接見:天主不是暴躁的判官,而是充滿憐憫和溫柔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21日)主持公開接見活動,繼續以靈性分辨作為當天要理講授的主題。教宗表明,我們每天都需作出分辨,選擇吃甚麼、看甚麼、如何工作及與人交往。如果我們不是有意識地作選擇,最終「生活就為我們作出選擇,將我們帶到我們不願意去的地方」。
教宗公開接見:保持內心警醒,因為魔鬼披着天使的外衣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14日)主持公開接見活動時,在要理講授中強調警醒的重要性:「警醒是至關重要的態度,以免良好的分辨和決定功虧一簣。」這是教宗第12次以分辨為主題的要理講授,此前的幾週,教宗以聖依納爵為榜樣,談論了「分辨的若干元素」,如:祈禱、認識自己、渴望、生命之書、神枯和神慰。
教宗公開接見:内心平安肯定我們作出的決定
(梵蒂岡新聞網訊)為了確定我們作出的決定是否正確,一些重要的因素有助於在隨後的時間予以解讀。教宗方濟各週三(7日)在公開接見活動中繼續關於靈性分辨的要理講授,指出上述要點。
教宗公開接見:學習如何辨別真正的神慰,免誤踏歧途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11月30日)在聖伯多祿廣場主持週三公開接見活動,提出「如何識別出真正的神慰?」這個問題,並指其非常重要,因為能幫助我們「在尋求真正的善」時不上當。
教宗公開接見:我們要尋求天主,不把祂當作使用和消費的物品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23日)主持公開接見活動,在關於靈性分辨的第九次要理講授中,闡明有關「神慰」的主題:「神慰,這心靈之光使我們能『在萬物中看到天主的臨在』,即使在痛苦和最艱困的境遇中也如此。」教宗指出,神慰是一個重要的因素,但我們不能認為它「是理所當然的,因為這會引起誤解」。
教宗公開接見:心靈陷入黑暗時要尋求耶穌,祂總會答覆
週三公開接見教宗:心靈陷入黑暗時要尋求耶穌,祂總會答覆 (梵蒂岡新聞網訊)神枯是教宗方濟各以分辨為主題的第八次要理講授的主軸。教宗週三(16日)在公開接見中闡明,神枯意味着「心靈陷入完全的黑暗悲傷」;它可以是成長的機會,因為我們「如果缺少健康的不滿、悲傷」,如果缺乏「健康的獨處能力」,恐怕會「始終停留在事物的表面」,無法深入其核心。
教宗公開接見:在巴林的訪問是對話與和平之旅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週三(9日)在公開接見活動中,回顧了上週在中東海灣國家巴林的使徒之旅,稱這次訪問為對話與友愛的和平旅途。
教宗公開接見:神枯需要得到瞭解,而不是被丟棄
(梵蒂岡新聞網訊)教宗方濟各在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繼續省思靈性分辨的主題,當天論述了與情感有關的一個因素,即神枯。教宗說,這是眾人生活中的一個普遍經驗,能打消我們追隨福音的意志。 「天主對人心說話」可見分辨不僅是動腦筋的問題,也涵蓋如同感到内心荒蕪這樣的情感問題。這是教宗方濟各在週三(26日)公開接見活動的要理講授中論述的主題。神枯是甚麽?教宗引用聖依納爵的話作出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