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夫婦失胎的傷痛,不會比其他痛苦來得輕,卻往往不為外界所重視。不少夫婦選擇沉默,也許相信小寶寶已成為小天使,但傷痛經年也難以治癒。
本地 Local
更正啟事
上期本報有如下兩項更正: (一)「各堂舉行聖洗禮儀」的報道中(第二版),聖若瑟勞工主保堂復活前夕禮儀有13人接受入門聖事,復活主日(4月4日)有四位嬰兒領洗,該堂共有17人領受入門聖事,令本教區整體人數實為98人領洗皈主,特止更止。 (二)「2021年逾越三日慶典」(第十六版)圖集中,「聖墓祭台」一詞仍需核實,英文為Altar of Repose(意文為Altare della reposizione)。本報將於稍後論及有關Altar of Repose之細節及意義。
宗教課程教師專業培訓課程:學員分享(3) 基礎神學:禮儀篇(下)
陳繼容博士在禮儀導論的單元中,講授禮儀的本質及基本知識,也提及參與禮儀的態度。學員唐健輝表示,十分認同陳博士對「禮儀的管理」嚴格的執著,對不合禮儀的言語 ˴ 行為視作不敬。事實上在現代的社會文化中,「速食文化」往往會把一些美好的古人文化遺忘,同樣人們常因個人便行而有意無意間改變了禮儀,這都是不對的。記起老師在誦念天主經文言文版本時,他實在感到非常慚愧和內疚,他可不知道及不會唸。在誦念前,陳博士說過天主經(文言文版)是由古人多優美的句子組成,所傳達的意思是多麼的全面及圓滿。現在,他也會教導學生及子女去誦念舊經,這一份堅持態度令他印象深刻。又講到禮儀行為並非私人行為,這一點令他恍然大悟。「禮儀行為」屬於教會全體,表達教會全體,這方面令他更堅定了對教會的歸屬感及存在感,一個人不當的行為所帶來的後果不只是個人榮辱的問題,而是會影響到整個教會。明白在主日教會的每一個成員應按其聖秩、職務主動參與,按法律所賦予的權力嚴格執行「禮儀」至為重要。
專訪瑪利亞中心行政總監梁芷茵「面對新冠疫情雖然極具挑戰,但同時讓更多人開始認識我們的服務」
文:Marco Cavalho譯:寓風 近年來,我們能在社交媒體看到許多直播及培育短片,都是由「瑪利亞之聲」(Voice of Mary)製作的。您能為我們介紹這個新媒體的由來及宗旨嗎? 瑪利亞中心由已故慈幼會會士何廣凌神父所創立,主力發展宗教服務,包括信仰培育及福傳工作,以天主教「愛人如己」的精神關愛青少年及家庭,透過天主教的理念牧養他們成長。為此,瑪利亞中心以聖母瑪利亞為模範,開展不同的服務項目,以天主教的精神傳揚正面積極的人生價值觀。
「小天使」(1)爸媽愛你
文:葉釗強心理及靈修工作者 嚴重低估的傷痛 回想起輔導生涯當中,有一個經常被人們忽略的課題,乃是「失胎」後的心理創傷。記起一位女仕,多年來經常出現失眠及身體不明的痛症,看過多次醫生,包括中西醫都無法根治問題。來求輔導期間,女士發現年輕時頭一胎懷孕三個月,不幸失敗,那時丈夫及家人都表示關心,但對失胎之事總是輕輕帶過及不予重視,經常謂及:「你還年輕,將還會再有云云。」因為不想家人為自己擔心,也為不想再聽到他們的安慰說話而更難受,不知怎的慢慢便不想在人前提起此事。當大眾以為女仕已有好轉,她卻經常在單獨時,偷偷地流下眼淚。最難受還要在人前裝作開心,笑面迎人。每當回到單獨一人時,心裡的難受便像潮水般浸滿全身。她自己也想把傷痛放下,但痛感總不聽話。「失胎」難過難受的感覺,經歷二十多年間,「失胎」由新傷慢慢也變成舊患,每當觸及痛處,痛感依然未散。女仕經過一段時間的治療後,難過哀傷的感覺漸覺離開之後,出奇地身體的痛症及失眠也同時漸漸遠離了她。
【新書推介】《釋放心靈的枷鎖:醫治創傷與罪惡,擺脫魔鬼的影響》
本書簡介 唯有仰賴主耶穌的大能,我們才能掙脫罪惡的枷鎖。本書以《聖經》為基礎, 提供切實可行、符合信仰教導的審慎忠告,清楚指引如何尋求釋放與醫治,有效 協助身心靈受苦的人找出問題的根源。
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 退休老師小組2020年及2021年活動
(本報訊)澳門天主教學校聯會退休老師小組,3月18日假京都酒店舉行新春團拜,邀請聯會會長周伯輝神父、監事長潘志明校長及理事長黃彪校長一同出席,同場共有50多位退休老師參加,活動設有豐富圍獎、大利是、幾回的大抽獎,場面熱鬧,大家滿載而歸。是次活動讓退休老師聚首一堂,退休後生活仍然充滿天主的慈愛。
利瑪竇「一人一利是」 助利瑪竇社會服務
(本報訊)利瑪竇中學日前舉辦之「一人一利是」活動,共籌得善款澳門幣27,540.00、港幣207.00及人民幣193.00。該校於2021年3月24日上午早會上舉行善款移交儀式,由張慧玲校長代表利瑪竇中學大家庭把籌得善款,轉交利瑪竇社會服務行政委員會的主席傅南渡神父,援助我國有需要的朋友。
「2021現代人的苦路」戶外拜苦路善功
(本報訊)2021年4月2日,是救主耶穌的苦難紀念日,每年這天都是澳門天主教教友協進會舉辦「現代人的苦路」的日子,今年亦不例外。當天早上十時,眾多參加者齊集在二龍喉公園廣場,一同默想基督的苦難,感恩祂捨身救贖人類的大愛。
2021年李斌生主教復活節文告 這是滿足心靈和生命的喜樂
「耶穌復活了!」「阿肋路亞!阿肋路亞!」我們自初期教會伊始,毫不間斷使救恩的喜訊及歡呼聲,口耳相傳,心心相遞地迴響著。基督永恆地活著,祂是我們的希望,在這世界展現最美好的青春活力。凡祂所觸摸的都變得年輕,煥然一新,充滿生命。無論你走得多遠,復活主都在你身邊,祂召叫你並等待你重新開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