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號角專訪

專訪訪澳道明會士David Goodill神父

專訪訪澳道明會士David Goodill神父「我們需要望德,去活出基督徒的信德」 於澳門聖若瑟大學教授倫理神學的道明會士Fr David Goodill到訪澳門,並在上週五(11月24日)晚上七時至八時正,在玫瑰聖母堂舉行題為「真確之望德」(Making Hope Real)的神學公開講座。本報有幸與神父進行訪談,從「望德」作起點,談到聖多瑪斯.亞奎納的教導和「良知」與「德行」等議題。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為駐校輔導人員舉辦週年退修

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鮑青網)週二(11月28日)假美麗街5號二樓青年中心舉行週年退修日,為服務的九間學校(當中七間為天主教學校,兩間官立學校)、合共33位駐教輔導人員提供靜修。靜修日由青委負責,首先由由教區青年委員會辦公室黃國良主任介紹青委的工作;及後再由青委辦公室趙珠青(Tammy)副主任主講。當日主題是以慈幼會總會長今年對慈幼大家庭的贈言:「成為今日人類大家庭的酵母」,透過與輔導員一同學習製作麵包,在過程中反思「成為酵母」的重要性。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鮑青網主辦「打開心窗」巡演活動

(本報訊)為倡導融合教育,建構和諧校園,讓有特殊需要兒童得到被接納及平等對待的機會,鮑思高青年服務網絡(下稱鮑青網)主辦了「打開心窗教育戲劇巡演2023」,是次巡演得到澳門文化發展基金贊助,並在戲劇教育學會的協助下,於本年10月至11月期間以互動戲劇的方式在本澳各小學進行劇場教育,過程中到訪了共十所學校及社區團體,順利完成了一連25場的巡迴表演。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對話的橋樑:號角報75週年回顧展》圓滿結束

《對話的橋樑:號角報75週年回顧展》圓滿結束嘉賓分享往事趣聞 透過講座學習人權與言論自由 (本報訊)為期一個月的《對話的橋樑:號角報75週年回顧展》圓滿結束,本報特別感謝教區檔案及文物處和各協助單位,以及各教友和市民支持。在上週末最後兩天的展期中,特別開展《對話的橋樑:號角報75週年回顧展》講座系列一,獲不少教會內外朋友到場支持。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號角專訪

【香​​港聖詠節開鑼】閉幕音樂會移師澳門主教座堂舉行 向林樂培大師致敬

香港聖詠節週一(20日)晚在香港文化中心揭幕。為期兩週的香港聖詠節設多場音樂會,藉此推廣基督宗教聖詠,以行動展現基督宗教合一;最後一場的閉幕音樂會更與澳門天主教文化協會合辦,將於12月2日(星期六)晚上六時正假澳門聖母誕辰主教座堂舉行,由嚶鳴合唱團演出,主題為《向林樂培大師致敬》。本報有機會訪問香港聖詠節主席許穎雯女士(Angela)及副主席梁啟信先生(Andrew),一同分享香港聖詠節的構思和細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第七屆世界窮人日 澳門各堂舉行不同救濟活動

(本報訊)上主日(19日)為第七屆世界窮人日,澳門各堂區均舉行不同活動響應,讓教友投入參與,以行動關顧弱小及窮人。主教座堂堂區義工,在當天早上,與仁愛傳教修女會數位修女,在加思欄花園向有需要人士派發福袋。福袋內物資均由堂區善長捐贈。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利瑪竇續辦「腦科學為本的教學基礎培訓」工作坊

為了讓教師從腦神經科學的角度更了解學生的學習狀況及進一步推動廿一世紀教育改革,利瑪竇中學於2023年8月為教師舉辦此項目之專業培訓工作坊,受益匪淺。由於一眾教師反應熱烈,並期望繼續深化學習,促進學生學習成功,學校於2023年11月20日再度邀請「腦效能及神經反饋科技中心」創辦人之一的陳惠良先生蒞臨,為全體中小幼教師開展一連兩天的「腦科學及思維為本的學與教」校本專業培訓工作坊。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保祿學校舉行追思彌撒

11月是煉靈月,聖保祿學校早前在追思已亡節(11月2日)舉行了追思彌撒,全校師生、教職員一同參與。追思所有亡者,並為他們祈禱,為他們獻彌撒,也視為一種愛德行動。彌撒聖祭開始,校長陳信望神父、校牧羅樂仁神父、樊亞成神父、安敬道神父及一眾輔祭隨著歌聲步入祭台,為追思彌撒展開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