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復活期第三主日(甲)

  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路 24: 13-35 今天的福音記載兩個門徒離開耶路撒冷,在路上遇見復活耶穌的情節。他們的心眼被蒙蔽,沒有認出耶穌來。門徒們跟我們一樣都是旅途中的朝聖者。走在耶復活耶穌生命的道路上,認不出祂,或許是因為我們常常身在福中不知福。又或者是因為他們不願意相信耶穌真的已經死了這個事實。耶穌的死亡對門徒們來說,是一件悲傷的事情,因為祂尚未完成祂的使命。但耶穌的使命又怎能是我們可以輕易了解的呢?有時候生命中有些事情是我們無法領悟或明白的,這些認知上的死角,往往也是阻止我們認出耶穌的原因之一。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傳頌主愛至萬代(四)

阮美芬修女 我的堂區聖老楞佐堂的特色,是充滿了家庭氣氛的信仰園地,當時的本堂神父是宗座外方傳教會會士馬迪理神父。馬神父是一個七尺昂藏的大漢子,站在他面前頓覺自己渺小非常,跟他說話更是要仰首抬頭。他不但高大,聲音更是洪亮,當歌詠團成員出席率不佳或遲到時,他會以一當十的開啟嗓門,使我們柔弱的歌聲頓時變為洪亮。他常面帶笑容,但他嚴肅時令人起敬起畏,有時還有點怕他呢。認識他久了,就看到了他的另一面:他有着意大利人的堅強執著性格,永不向困難低頭,直至達到理想才罷休。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卸白衣主日】卸下白衣 肩負使命

  陳思穎 主真的復活了!亞肋路亞! 今年的復活節,本澳教區有逾100位候洗者接受基督徒入門聖事,正式成為基督徒,可喜可賀!他們都經驗了以及經驗著整個「成人入門」的過程——慕道前期、慕道期、淨化光照期和釋奧期。他們在聖週六的復活節夜間慶典之中,接受入門三件聖事——聖洗聖事、堅振聖事和共融聖事,並穿上白衣和接受燭光。 「白衣」是一個標記,象徵受洗者已「穿上基督」(迦3:27),他們也接受燭光以表示他們要成為「世界的光」(瑪5:14)。對於這件「白衣」,還有一個小小的古老傳統,就是在復活節八日慶期的最後一天,即復活期第二主日,在主日彌撒中為新教友「卸白衣」;故此,這個主日又名為「卸白衣主日」。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哲學12】我們如何「連線」

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除了直接推理外,還有其它推理的方式嗎?有的。 直接推理能引領我們在已知悉的真理中發現一直隱藏著的真理,但它不能引領我們到更遠的地方。我們從自身的經驗得知,我們思考時不只運用直接推理,還會使用間接推理。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心語】復活期第二主日(甲)

  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若望 20: 19~31 今天的福音記載,門徒們因害怕猶太人,而聚集在一起,門窗緊閉。突然間,他們認為早已死亡的耶穌站在他們中間說:「願你們平安!」接著耶穌賦予門徒們使命,接受派遣。你我身為耶穌的追隨者,同樣地也被派遣成為傳教士。門徒最重要的任務是「赦免」,使世人跟天主和好,修補破裂的關係,並能在祂內合而為一。雖然「和好聖事」赦罪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今天的福音,但這裡所提到的赦免是超越法律效力,宣告一個人不再有罪的行為,是每一個基督徒團體和成員都可以行使的工作。死而復活的耶穌現在仍繼續和我們這些相信他的人生活在一起,持續進行治癒的工作,讓門徒們奉靠上主的名行事。門徒們也宣講耶穌是救主的訊息,並邀請民眾加入他們的行列。在現代社會中,我們的信仰生活雖然沒有發生劇烈的變化,但透過教會團體,我們漸漸地認識耶穌,進入到祂的真理和生命中。然而,今天的福音帶領我們回到初期教會,回到門徒們還未充分理解耶穌已經復活的時代。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神學入門】第六章:聖經(四)

  José Morales José Manuel Fidalgo 譯:姚子汶 6. 正確聖經詮釋學的任務和原則 我們已知道,聖經詮釋學的任務是將基督宗教事實與真理的意義,帶到另一個層次的理解。(聖經)文本和具體的歷史事實都不能被消除;但對文本內容的抽象和沒有時間規限的理解、以及純粹的釋經學,並把他們(文本與歷史事實)消除。因此,詮釋學需要進行不同的任務。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復活的證據

  甲年復活期第二主日) 梁展熙 按《若望福音》所載,在復活當日的下午,復活了的耶穌第二次現身,仍身處耶路撒冷的門徒們無疑認出了祂就是耶穌。祂向他們許下平安,賦予了他們聖神之恩,並把天父的派遣,即寬恕修和的使命,傳給了他們。耶穌在耶城的第三次出現,是在一週之後。心存懷疑的多默曾要求要檢驗耶穌復活的真憑實據,當天他得賞所願了。當他終於認出眼前的就是復活了的耶穌時,他發出了新約中至高無上的信仰宣認:「我主!我天主!」。可以說,《若》二十章中的復活信仰出發之路,是透過聖神之恩到耶穌的派遣再到多默的宣認中一路走來的從困惑到承認,從絕望的黑夜到希望的曙光。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驚」喜「空」墳

甲年復活守夜及復活主日 梁展熙   三天前在遠處望著耶穌被釘死,看著他遺體包裹入殮的瑪利亞‧瑪達肋納,在《瑪》受難史中最後的一幕,是在親眼看著大石封住了墓穴之後,坐在墓的對面(26:61)。安息日過後,她和另一位瑪利亞再次來到墓穴──死亡之所,卻率先感受到死亡失去力量,並經驗到復活了的那位的臨在。 每部福音的復活敘述都各有特點。按守夜彌撒所讀(主日則任選)的《瑪》,婦女們在天剛亮時到達,象徵著人類歷史新一天的來臨。只有《瑪》提到的,尚有地震,這在新約中是末世(天主正義在人間的最終彰顯)開始的先兆(見瑪24:7;默11:13-19)。此外,唯《瑪》中有天使──在耶穌時代,人們相信是領義人往天堂的嚮導(見路16:22;參希1:14)──滾開封住墓穴的石頭,然後坐在墓穴之上。這也是克勝死亡的象徵,並深具視覺效果。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速食哲學11】時常陷於自相矛盾?

文:​文祖賢 譯:吳志濠 上一回我們解釋了「等差」關係中的規則。今天我們會探討「矛盾」關係(分別是「A」和「O」、「E」和「I」的關係),「全對立」關係(即「A」和「E」的關係)和「半對立」關係(即「I」和「O」的關係-資料更新: 「半對立」(Subcontraries)的關係應是「I」和「O」的關係,而不是先前所說的「A」和「I」的關係。)。 現在我們先探討「矛盾」關係-A – O和E – I。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週中默想痛苦 痛苦中尋主之旨意

姚子汶 逾越節三日慶典乃整個禮儀年中最重要的日子,同時在提醒著我們,基督的復活是我們信仰的核心。若基督沒有復活,我們的信仰便是死的、便變得沒有意義。然而,當我們提到復活節的喜訊前,我們不得不談到基督的苦難與死亡。 耶穌基督的苦難,就是祂對我們人類的愛。基於這份愛,他選擇了痛苦、受難及死亡。聖週肯定是一個好時期,讓我們花點時間思考痛苦為我們基督徒的意思。要如何默想?最簡單的方法,就是拜苦路,平日亦凝望著十字苦像,注視那懸在十字架上的耶穌。苦難期十字苦像被遮蓋了,更讓我們在心中憶起那被釘的耶穌。十字架,就是福音的訊息,因為這個十字架及他所傾流的血,他拯救了全人類的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