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煉靈月」看中國的祭祖(一) 陳繼容 大家可能覺得很奇怪,怎麼突然有興趣談中國人的祭祖。其實原因很簡單,因為轉眼間二零一四年已經到了十一月。按教會的禮儀年,十一月一日是「諸聖贍禮」,十一月二日是「追思已亡」。教會更將整個十一月定為「煉靈月」,專為亡者祈禱及奉獻彌撒,好讓他們能夠早升天堂,享受永生。所以顧名思義,十一月是個追思先人的月份。說到追思先人,自然會想到國人的祭祖,尤其是會聯想到十七世紀的中國禮儀之爭。因為在這次事件中,除了涉及真神的名號外,尚涉及中國人祭孔和祭祖的禮節。於是想藉此機會談談祭祖的問題。 中國的祭祖到底有沒有迷信成份?天主教會是不是真的如有些人所說的,不尊敬祖先?由於受到這思想的影響,為了要補救這個天主教禮儀上的「欠缺」,今日不少地區的教友團體,會在農曆年除夕舉行的「謝主彌撒」中,於祭台附近放一塊祖先的靈位。有些人還會安置一張供桌,上面擺上水果、鮮花、香爐等物,以便在彌撒結束前,加插一個祭祖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