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an Grant 一些來自澳洲駭人聽聞的研究指出:有差不多三分一的男性從沒有和父親交談過;另外的三分一當提及自己時,只會說些令人難堪或嘲諷的說話;最後的三分一就會談些空泛的話題,如運動、電動工具等等,十二人之中只有一人有情緒問題時,會找父親的支援。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教區青年牧民中心調整開放時間通知
(本報訊)為配合活動需要,位於羅若翰神父街30號的教區青年牧民中心將於七月一日起調整對外開放時間。經調整後開放時間為:逢週二至週日,下午一時至晚上八時(公眾假期除外)。查詢請致電28210758或電郵至pastoral@macau.ctm.net
陳偉智任青年事務委員會教區代表
(本報訊)澳門天主教教區原任澳門特別行政區教育暨青年局青年事務委員會教區代表,嘉模聖母堂袁偉明主任司鐸,因所屬堂區工作日趨繁重,故向教區黎鴻昇主教請辭青年委員會教區代表一職。黎主教感謝袁神父在青年委員會擔任委員期間的貢獻,並於今年六月份起,委派陳偉智先生接任青年事務委員會教區代表之職。 陳偉智先生從事教育工作多年,長期參與教會和社會事務,對青年工作素有認識,曾任澳門立法會第四屆直選議員,並義務出任澳門觀察報社長至今。
全天候祈禱
主業團成員每天的生活(1) 文祖賢 著 吳志濠 譯 本月26號是主業團創辦人聖施禮華離世40周年。他離世時,約6萬名群眾,絕大部分是已婚人士,已跟隨了他的講道。他提倡一種顧及個人需要的靈修生活和培育,使在俗人士也可以聖化自己,活出成聖的生命。 受聖保祿的教導影響,聖施禮華指出靈修生活就有如做運動,欲參與這運動的人需要:1)合適的養料 和2)足夠的鍛煉。今天我會先講述第1點。
救恩史 -- 耶穌時代(十三)
歡喜三端: 吾主耶穌誕生
主日福音 -- 常年期第十三主日
恭讀聖馬爾谷福音 5:21-43 那時候,耶穌乘船,回到對岸;有大夥群眾,聚集在他周圍。耶穌於是留在海濱。當時,來了一個會堂長,名叫雅依洛,一見耶穌,就跪伏在耶穌腳前,懇求耶穌說:「我的小女兒快要死了。請你來,給她覆手,叫她康復,使她活下去。」耶穌就同會堂長一起去。有一大群人,跟隨著耶穌,擁擠著耶穌。
Ave, Iesu – Music by Aurelio Porfiri
Liturgical Mass Sheet
江蘇省海門教區三廠聖母堂
堂區恢復敬禮海星聖母 祈求指引世間旅人 (天亞社訊)奉露德聖母為主保的江蘇省海門教區三廠堂區,在剛過五月的聖母月後,決定恢復海星聖母的敬禮傳統。 位於長江北支入海口北岸的三廠堂區,有一座具有田園風光的仿哥特式聖堂。該堂始建於一八四九年,是歷史上著名的青龍港海星聖母院,又名大洪聖母堂。該地敬禮海星聖母的傳統,由民間自發形成,始於一八三零年代。 據教區的主教助理陸釔含指出,這是目前中國有史料記載中對聖母敬禮活動其中一個最早的地區,亦是華東地區最早開始聖母朝聖的地方,更是海門教區僅次於南通狼山聖母宗座朝聖地的拜聖母堂。 一九五一年因江岸塌方,聖堂北遷內陸,其後改奉露德聖母為新堂主保,自此中斷了風行百餘年的海星聖母敬禮傳統。
專訪教廷萬民福音部秘書長韓大輝總主教
「真正本地化的意義需要在天主聖言中尋找」 駐台北記者劉力樹 著 葉俊仁 譯 第六屆天主教國際學術研討會於五月二十九至三十日,假天主教輔仁大學聖保祿廳舉辦,是次研討會主題為「梵二以來的教會本地化」。今年亦適逢輔仁大學創立五十週年(1925-2015),及第二次梵蒂岡大公會議結束五十週年(1962-1965)。 梵二為當時整個天主教教會開拓了嶄新的方向及道路,協助教會與現代社會融合,並藉著不同的文化、傳統以及宗教,豐富了教會本身。梵二至今已有半個世紀,研討會中二十六位學者就著教會過去五十年的成就、過失、以及未來的挑戰,進行研討與演講。以下為本報訪問是次會議的主講嘉賓韓大輝總主教的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