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老楞佐堂 聖母聖龕信徒 祈禱活動

2015年4月10日

(本報訊)聖老楞佐堂於去年十月已開展了《聖母聖龕信徒》祈禱活動,其工作目的為加強教友家庭與聖母的關係,及在新一代福傳的框架下開展家庭福傳使命。這活動目前已取得不少教友家庭的支持。活動以每個家庭輪席方式恭迎聖母聖龕到家中。聖龕信徒祈禱活動亦沒有堂區地域限制。 誦念玫瑰經是恭迎聖龕一個特別重要的條件。聖老楞佐堂將由2015年4月12日(星期日)開始、逢星期日下午三時於該堂舉行玫瑰經祈禱會,託聖母為每個家庭代禱。歡迎任何人仕參與,期望聖母聖龕信徒祈禱活動能得以積極推廣。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永援中學慈善步行

2015年4月10日

2015年3月28日,陳瑞祺永援中學小學四至六年級,中學一至六年級,合共約一千位同學,老師和家長進行慈善步行籌款活動。早上起步禮由朱孟博院長修女,張湧秀校長修女,明愛總幹事潘志明先生等主持,路程為從學校出發繞水塘一周,最後回到學校。今年也是永援建校60週年和鮑思高誕生200週年。這次慈善步行一共籌得約50萬。 (圖:陳瑞祺永援中學;文:王晶同學)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聖安多尼堂通訊兩則

2015年4月10日

復活的喜訊!亞肋路亞 聖安多尼堂於4月4日基督復活慶典前夕有7位兄弟姊妹領受入門聖事,7位小朋友初領聖體。復活主日(4月5日)亦有兩位小孩子領受聖洗聖事,願主賞賜他們時刻生活在天主的聖寵之中。聖安多尼堂並祝各位教友復活節快樂。願基督的復活,帶給大家平安、喜樂。 6月開辦堅振道理班 此外,聖安多尼堂6月中旬將慶祝堂區主保瞻禮,並將開辦堅振道理班,時間為逢星期三,晚上7時半至8時半。有意參加者,可致電28571629堂區辦事處報名。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教友協進會聖週五舉辦《現代人的苦路》

2015年4月10日

(本報訊)澳門天主教教友協進會(下稱教協)於4月3日(聖週五)上午十時在松山舉行了《現代人的苦路》戶外苦路善功。 教宗在四旬期要求我們堅固我們的心靈,指出天主無時無刻不論在甚麼情況下都愛了我們,而我們每一個人在衪心目中都是十分重要的,衪關心我們,就算在任何情況下,衪都不會漠視我們,轉面不顧。但我們許多時對衪沒有信心,我們為許多現實的問題所困和沮喪,並沒有以同等的方式去回應天主的愛。我們不單對天主冷漠,這種冷漠已擴展到全世界,稱之為「冷漠的全球化」。這種負面的自我封閉式讓我們看不到天主,看不到別人。教宗希望我們正視這個問題,透過注視走在苦路上的基督,為愛人而犧牲,讓我們重温怎樣去關心我們身邊的近人和兄弟姊妹。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本地 Local

難民福利會2015年賣旗日籌近十二萬助難民

2015年4月10日

(本報訊)難民福利會於2015年3月28日及29日(星期六、日)舉行了一連兩日的慈善賣旗及義賣活動。憑著多所學校、團體、明愛轄下服務單位及志願者約200人次的努力,本次籌款日更有義工即場扭氣球義賣,在廣大市民的支持下,共籌得善款近澳門幣十二萬元,該筆善款將透過聯合國難民事務高級專員署(UNHCR)援助世界各地的難民,尤其是敍利亞的難民。難民福利會衷心感謝市民、團體、明愛轄下服務單位及志願者的支持和關愛。 難民福利會於2011年成立,為一致力為世界各地仍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難民而工作的非牟利團體。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從平凡中體現

2015年4月10日

一本平信徒實踐基督徒身份的指南 林蔚民 當看到書名「和耶穌一起去上班 整合信仰與工作」,自內心就呼喚起一股聲音說:「哇!這不就是我們基督平信徒所需要的嗎?」打從我廿一歲跟耶穌會神父慕道天主教信仰起,雖然「道理」與「彌撒之美」很吸引我…,但是要如何去做一個相稱這基督徒身份的作為,總是讓自己身陷困境之中。我們的信仰雖說讓個人一開始會經驗到真理之美、溫馨之愛,不過在走出教堂的那一步起,發現實際的我很快踏入塵世之俗的泥淖,不可自拔。不自覺地退縮到原來的步調,好像信仰只是一個暫時安慰劑,跟我們日常所經歷的工作、事業、人際、婚姻、家庭、愛情…是可以脫鈎的。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基督信仰在東方的一段歷史如何遭到遺忘

2015年4月10日

Rowan Williams / BBC 天亞社編譯 基督信仰有一段歷史,我們大部分人都所知甚少。聖公會坎特伯雷大主教羅恩.威廉斯(Rowan Williams)博士為《英國廣播公司新聞之夜》撰寫的一篇文章提到,一段有關基督信仰向東方、以至向西方傳播的歷史: 我們大概理所當然地覺得,閱讀阿拉伯文宗教書籍的人會是伊斯蘭教徒,但是事實上你會發現,有許多基督徒閱讀這種文字的《聖經》及祈禱書。 這明顯提醒我們,阿拉伯語世界曾經一度出現的多元化。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活出信仰 Faith and Life

聖言啟航

2015年4月10日

同一顆心 同一條命 梁展熙 禮儀年三年循環中的復活期第二主日,福音都是讀疑而不信的多默(若20:19-31)。不過,這並不代表三年的復活期第二主日訊息相同,畢竟讀經一和二是三年不同的。乙年禮儀想我們領略到,也許是聖神在基督徒團體中的作用。 《若望福音》告訴我們,耶穌在祂復活的那一天,就顯現給因為怕猶太人而緊閉門窗的宗徒團體。祂顯現時,向他們噓了一口聖神之氣,就把聖神賜給他們。《若》以呼應《創世紀》中天主以泥捏出人形後向之噓氣以造人的一幕(創2:7),來描寫耶穌如何創造祂的教會──一個雖由不同的人組成卻呼吸同一口聖神的、跟隨基督的團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