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賴明禮蒙席(Msgr. Josephino S. Ramirez) 編按:100年前,聖母於葡萄牙花地瑪顯現給三位牧童——路濟亞(Lucia Santos)、方濟各(Francisco Marto)和雅仙達(Jacinta Marto)。當中方濟各和雅仙達在得到神視後,先後離開人世,並於本年5月13日、花地瑪聖母顯現百周年的慶日上,獲教宗方濟各封為聖人,他們二人的紀念日為2月20日。適逢10月13日為花地瑪聖母最後一次的顯現及太陽奇跡的紀念日子,本報刊登有關兩位聖人的資料,及他們得到神視後患病所受的痛苦。
所有分類 All categories
傳頌主愛至萬代(七)
文:阮美芬修女 瑪利亞方濟各傳教修會 朋輩的支持在年青人的成長階段是非常重要的,在團隊中,他們得到彼此的認同,能夠肯定自已的身份,建立自信。他們學到與別人合作,尊重其他人的意見。朋輩間的密切關係可以維繫終身,團隊中的關係可以成為彼此的強力支持,尤其在困難的時刻。團隊的共融可散發出吸引力,吸引其他青年加入。我在聖老楞佐堂的經驗就是一個活生生的例子。
女人最痛
文:容偉源 對於不育之謎,如果說我解開了一丁點,相信並不為過。 近期讀到一些有關不孕的研究資料時,得知不孕原來對一些希望傳宗接代的夫妻們來說是生活中壓力指數最高的一項,比離婚更加難受,大概等如別人患上絕症一樣的災難,甚至彷彿嘗到死亡的滋味。細看下,女性由被診斷為不孕,到決定尋求醫療協助,繼而展開不孕治療的整個心路歷程,竟然十分相似我一個好友患癌症的經驗。原來不育之苦在心理上真的可以跟人人聞風色變的頑疾相提並論,令人驚訝。在此作一簡單敍述。
【聖言心語】 常年期第二十七主日(甲)
文:林文森神父 耶穌會士 瑪竇21:33-43 今天耶穌說的比喻,和上主日父親要兩個兒子去葡萄園工作是有關連的。一個兒子承諾要去,但是沒去。另一個起初拒絕,可是後悔了,就又去了。今天我們讀到的福音說的是差不多的事情。可是,我們不可認為自己可以論斷過去某些人。我們不是在讀過去的歷史文獻,相反地,我們是為了反省自己的生活和行為而讀。
【聖言啟航】 權柄 在於不求權柄
Marten van Valckenborch (1535-1612). Parable of the Wicked Husbandmen (btw 1580 and 1590). Kunsthistorisches Museum. 文:梁展熙 甲年常年期第廿七主日 在上主日的福音選讀中,耶穌以〈葡萄園主兩兒的比喻〉來回答司祭長們和民間長老們的「你憑什麼權柄作這些事?誰給了你這種權柄?」問題。其實,耶穌的回答尚未結束,而今天的〈葡萄園僕的比喻〉,正是祂回答的第二部分。然而,以葡萄園作為比喻材料的做法,卻非自耶穌始。今天的讀經一(依五)和答唱詠(詠十八),足為一例。
【神學入門】第十章:神學——信德的科學(四)
José Morales José Manuel Fidalgo 譯:姚子汶 3. 神學,現實中的科學 事實是,信德的語言具有某種象徵性的特徵,並不代表當中所包含的教義(即三位一體的天主、創世、啟示、盟約、道成肉身、救贖、復活、教會等等)只是單單象徵性的推測。 語言標記揭示了一個神秘的現實,這現實是能達到我們的,並透過人類的標記來讓我們達到。真理與謬誤應用在神學的計劃。神學的語言並不是虛構的,或不是意味着一個簡單的指引。 * 當我們說「天主愛人」或「人死後仍能生存」,我們是描述着這些真實的事實,並能直接地影響人類的存在。透過一些經驗,我們知道宗教的教導能遇到以下的行為,包括相信或不相信、懷疑、接受、希望、恐懼、愛等等。
【速食哲學34】偉大所需的條件、機會和原因
文:文祖賢 jmom.honlam.org 譯:吳志濠 上星期我們說了四個重要的概念:本源,原因,條件和機會。我們說了認識這些概念之間的差別非常重要,尤其在分析生活中所遇到的問題時。 再者,我們說人性行為(「人性行為」是指一個人有意識的和自由/願意的行為)時需要謹記一件事。在人性行為中,人的意志是原因。然而,意志不能缺乏理智而運作,因為理智負責提供資訊,使能夠做出一個知情的決定。再者,我們需要運用理智和意志來作出一項人性行為。人的意志,運用理智提供的資訊作出自由的選擇,是人性行為的原因。其它牽涉人性行為的因素只是行為的條件或機會,而不是原因。
玫瑰聖母瞻禮的由來與玫瑰經敬禮的神益
童貞瑪利亞將玫瑰唸珠給予聖道明。(Murillo, c. 1638) 文:維雅納 普世教會訂定每年十月為玫瑰月,特別提醒信眾時常誦念玫瑰經。為甚麼玫瑰經那麼重要?在10月7日教會慶祝玫瑰聖母瞻禮,又是甚麼一回事? 瞻禮的由來 玫瑰聖母瞻禮是由教宗聖碧岳五世(Pope St. Pius V)於1573年所欽定的,目的是為紀念在1571年10月7日,賴聖母的轉禱,基督徒在拉龐多(Lepanto)的戰役中,雖然實力懸殊,卻成功抵抗了入侵的土耳其軍隊。當時回教國家土耳其的軍隊非常強盛,對歐洲虎視眈眈,更威脅教會的生命。這場戰役的勝利,教宗歸功於開戰前軍隊誦念玫瑰經的功效;1716年,教宗克萊孟十一世(Pope Clement XI)更將此瞻禮擴展至整個普世教會。
香港朝聖 + 探訪一天遊
文:馮瑞芬修女 本年8月12日,天氣皓熱,但各堂區的教友卻熱心如火,非常踴躍的報名參加澳門天主教朝聖服務協會舉辦的「香港朝聖 + 探訪一天遊」。早上往西貢鹽田梓,下午參觀位於粉嶺的國籍寶血女修會總修院,順道探訪已退休的胡意清修女,她曾在澳門工作數十年之久。 以為自己在指定時間前15分鐘到達外港碼頭是了不起,殊不知原來有大半的兄弟姊妹已早我報到。主辦單位經驗豐富,將一行60人的團隊,預先分成五組,每組安排一位參加者當組長,很快地魚貫通關,乘噴射船往香港與領隊會合,轉旅遊專巴,開足馬力,過了紅隧,直奔西貢大道,轉向白沙灣,向西貢墟走去。
培聖會新一屆執委會成員就職禮
神師袁神父與新執委成員等合照 (本報訊)天主教澳門培聖會於日前在聖若瑟修院小堂,舉行2017-2018年新一屆執委會成員就職感恩祭,由該會神師袁偉明神父主持。在聖祭中,感謝上主對該會的助佑,並為聖召意向熱切祈求。彌撒後,培聖會又頒發去年度最傑出會員獎予余健烽,表揚他積極參與會務及所作的貢獻。









